单位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和监督指挥工作。负责区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城市管理科技创新工作,加快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收集城市管理领域的问题信息,受理城市管理领域的投诉和咨询,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西二环南段5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瑜 | |
开办资金 | 1774.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2.6万元 | 156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区城管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区城管委高位协调、高位指挥、高位监督作用,以干净、整洁、有序、安全为目标,完善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提升长效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下发通知,明确责任,要求各成员单位,根据最新工作职能对本单位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畅通联络渠道,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对改进标准化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不适用的,需要废止、修订的标准进行申请、上报,有力促进了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二)路长制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路长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区路长制工作推进会。一是优化路长设置,全区设“路长”553名,其中:一级路长33名,由区级领导担任;二级路长99名,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三级路长421名,由街道、社区科级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担任。二是狠抓路长上路巡查,区级领导带头履职,下沉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5月底以来,全区各级路长共上路排查涉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问题18类、69项、63580件,其中,区级路长巡查发现解决问题5228件,处置率达到96%。三是对路长直通车进行全面升级,优化路长直通车界面功能,简化路长直通车的操作程序,结合精细化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增加街景亮化、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等6大类城市管理事件,明确责任部门与联络人,并与“门前三包”电子码系统互联互通,形成了路长+城管+商户的联动模式,打造了路长直通车2.0升级版。四是严格落实路长“双报告”制度,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及时将发现问题通过路长通过车APP上报处置,截止目前,区数字化信息平台共受理路长上报立案20027件,督促协调处置问题18739个,处置率93.5%。五是坚持开展以“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成”为主题“逢三必动”路长“整治日活动”,在辖区各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了路长制暨道路大冲洗、大擦洗、大清理活动。六是强化督导检查,采取抽查、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形式,每月对各街办路长直通车报送情况、路长上路履职情况、道路市容环境情况进行检查,评出最佳路长和最差路长,汇总排名通报全区。共下发《通报》9期,抽查道路190条,通报处置道路市容环境问题1237余件。七是编制《莲湖区“五长制”工作手册》,印发并发放750余份。(三)城市治理第三方考评监督有力。每月分别抽取一、二类道路20条(次)、三类道路75条(次)、公厕26个(次)、老旧小区12个进行测评,抽取测评样本1217个,共采集问题信息24375条。由区级牵头部门对照工作任务,依据日常检查和工作督导情况进行打分;区城管委办公室依据上级通报、工作督查、媒体监督、投诉处置等方面确定加减分值,按照第三方测评占70%、专项考核占30%的权重,形成月度城市治理综合考评成绩,依次对西大街管委会办公室及各街办进行汇总排名,通报全区,及时召开全区城市治理工作会,通报了2020年度城市治理第三方考评结果,兑现考核奖励9万元。(四)数字化城管平台持续求实创新。案件处置情况: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莲湖区数字化城管平台受理城市管理各类问题91538件,立案84271件,立案率92.06%;处置83499件,处置率99.08%。其中,专职信息采集员巡查上报57681件(包括自行处置案件5155件),占总案件63.01%;视频监控发现问题3240件,占总案件3.54%;路长“直通车”报送问题28164件,占总案件30.77%。(五)两部热线运行情况良好。一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021年“12345”市民热线总体处置量略有下降,投诉主要集中在11月进入供暖季后,对于市民的各项投诉,我们严格按照市、区平台要求,规范案件的回复流程和书写,加大与处置科室和投诉市民的沟通力度,取得市民对城管的理解和配合。2021年,我单位共接收派发案件14427件,退单7296件,处置完成7024件,工单完成率98.50%,对比2020年,案件处置量减少1773件,下降率19.91%。二是“12342”城管热线,2021年,“12342”城管热线接收转派我区案件21415件,全区应处置共21415件,实际处置21411件,按时处置18534件,按时处置率86.55%,共结案21407件,结案率为99.96%,按期结案18327件,按期结案率为85.58%。同比分析,处置案件数量较上年有所下降,下降5967件,下降率21.79%。(六)强化考核,发挥管理监督职能。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坚持每月对各处置部门进行月度考核,年终进行年度考核,考结果(综合评价指标值)由系统按照处置率占40%、按期处置率占20%、返工率占10%、结案率占30%的标准自动生成。(七)持续推进城市化管理平台升级改造。2021年我们持续推进城市化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先后对区劳动公园、区儿童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多次召开改造研讨专题会议,并与相关公司对接沟通,以保障各方切实掌握平台改造需求,尽全力做好此次升级改造工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一是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各成员单位职能发生转变,对各自的标准不熟悉,甚至有不知晓的情况,虽然试点办多次组织培训,但个别单位领导重视不够,还存在认为标准化工作和本单位业务工作是脱节的问题,兼职干部不固定,工作没有连贯性,甚至部分资料丢失,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标准化试点工作是推进本单位业务工作、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严格督导考核才能保证试点工作质量。区试点办要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对职能变化和群众不认可的标准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我区标准体系。二是路长履职还不到位,有个别路长上路频次较少,发现解决问题不全面,问题处置不到位,虽然每周、每月区路长办都会下发通报通知等,但是推动效果不明显。路长办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和效果导向,将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见成效上,在“抓实、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三、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1.标准化试点工作方面。着眼于深入推进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针对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变化、调整,加快各成员单位标准化文本的修订工作,提高标准运行的效果和各项标准的可行性和时效性。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区试点办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标准化工作培训,将宣传培训贯穿于工作始终,同时,积极督促各单位要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标准化工作培训,制定一些标准化宣传口号,营造宣传氛围,标准化兼职干部确定为本单位正式人员,在工作开展期间不能随意更换,确保单位内的知晓率要确保达到100%。组织单位间开展座谈交流会,选取实施效果好的单位介绍经验,展示标准化的成效。二是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工作思路。规定标准化兼职人员硬性学习内容及课时,是其深刻了解标准化的内涵、意义,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如何更有效实施、改进、评价标准提供借鉴。提高各单位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流程和检查重点,推进我区城市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2.路长制管理工作方面。一是突出重点工作补短板,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查问题、补短板,深入推进路长制工作。二是建立闭环体系强管理。坚持路长“双报告”制度和吹哨报道制度,确保路长整治日活动形成常态,抓出长效,取得实效。通过“路长直通车”软件系统,加大问题巡查发现和快速处置的有序衔接,形成问题“上报、立案、派遣、处置、核查”闭环管理体系。三是夯实工作职责抓落实,在上路巡查,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置问题上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四是强化监督抓考核,加强监督检查,根据《莲湖区最佳路长和最差路长评定办法》,开展最佳和最差路长评选活动,每月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月综合考核的依据。3.第三方考评工作方面。依据《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评分办法》,在《莲湖区城市治理第三方考评体系及方案》的基础上,将各街道及西大街管委会办公室路长、所长、车长、场长及院长制工作纳入第三方考评序列,制定《莲湖区城市治理“五长制”工作第三方考评实施方案》,奖优罚劣,发挥考核监督指导和推进器的作用,每月对各考评对象城市治理“五长制”工作分别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定,推动“五长制”工作扎实开展。4.数字化平台升级改造方面。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聚焦市民群众关注点和城市管理的难点,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立足问题早发现、快处置,有力地推动我区城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