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负责职工工伤、企业失业保险兑付经办。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综合管理;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审批和建档;协调指导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组织实施。 | |
住所 | 紫阳县紫府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贾学平 | |
开办资金 | 21.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9万元 | 41.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1.引言。2021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2.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参保征缴任务全面完成。县人社、财政、税务部门年初联合下发了各险种参保及征缴文件,我中心协同县税务部门加大督促力度,定期通报各镇、各单位工作进度,确保参保和征缴工作有序推进。截止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参20.59万人,完成缴费13.62万人3639.76万元,缴费人数和总额、人均缴费水平较上年度分别增长2122人、462.6万元、30.27元。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0373人,当年新增参保236人,登记率达100%;缴费6814人12857.8万元(含职业年金2097.8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200家7605人,征收失业保险费44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36家10068人。(2)养老保险待遇足额发放。坚持每月25号前发放当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56420人9665.74万元,待遇发放率100%;新增批复享受待遇3085人,减少(停发)待遇2343人;发放丧葬费补助金2970人237.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历经三次提标(其中县级自主提标3元),达到每人每月127.5元,较年初净增长12元。坚持每月15号前发放当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3647人21528.89万元;当年待遇新增140人、减少88人;完成3258名退休人员的调待工作,共补发待遇718.68万元。(3)失业工伤政策落实落地。持续推进失业保险待遇“畅通领、安全办”,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社会减震器、利企惠民作用。全年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310.37万元。积极维护工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待遇应享尽享,全年兑付工伤保险待遇222.09万元,认真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失业保险降费442万元、惠及200个单位7009名职工,工伤保险降费53万元、惠及236个单位9158名职工。(4)经办内控能力大幅提升。建立健全各项内控管理制度,修订和印发了15个内部管理制度,细化了各股室工作职责。为充实经办股室力量,对股室设置进行了优化,将信息管理职能并入稽核股,组建稽核信息股。对各险种经办角色进行了认真梳理,坚持经办、财务、信息职能分离,坚持初审与复审、会计与出纳分设,杜绝不相容岗位兼任现象。压实稽核信息股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数据稽核优势,坚持按月对待遇发放情况进行筛查比对,坚持高风险业务稽核复核制度。按期开展集中业务学习和警示教育,致力提升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5)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持续加大中心对外宣传力度,利用政府网站、短信平台、宣传彩页、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积极推送政策解释、参保流程等信息,加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对各类险种的知晓度,展示了中心良好的工作形象,发出了紫阳社会保障经办“好声音”。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失业工伤保险实现线上办理。按照市处统一安排,为如期实现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三个取消”,我中心对原有参保数据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录入到经办系统。目前,失业保险已完全取消“手工经办、人工报盘、现金支付”;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和待遇核准等业务全部实现系统经办,社银平台拟在2022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失业、工伤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均上线运行,参保单位可通过税务客户端完成缴费申报和费款缴纳,保证了经办部门和征管部门间数据信息化传递,实现了业务办理“零跑路、零见面”,切实提高了经办服务效率,让参保单位和群众真切体验到“线上”办理带来的便利。(2)致力巩固城乡居保扶贫成效。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致力巩固城乡居保扶贫成效,中心始终高度重视城乡居保经办服务工作,坚持“高点统筹谋划、按月动态清零”总基调,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自觉服务全县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继续坚持领导包抓、股室联片、干部包镇的社保扶贫责任机制,适时到镇进村开展督查指导,任务不完成、问题不清零决不收兵。截止2021年底,全县脱贫人口及特殊人群城乡居保参保10.56万人、待遇领取3.26万人、代缴保费1.25万人116.94万元,脱贫人口及特殊人群参保率、待遇发放率、代缴率均为100%,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贡献出城乡居保力量。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基层经办力量薄弱。镇村经办能力不足,镇社保站的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不能适应当前为群众提供高效经办和优质服务的需要。改进措施:加强对于基层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及时了解基层经办情况,提高基层经办能力。(2)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宣传参保缴费成本过高,量大任务重。改进措施: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率,采取“三微一端”和电话的方式,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参保情况,并宣传参保政策。5.下一步工作思路。(1)扎实推进全民参保扩面计划。以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为工作目标,坚持分类施策、创新引领、协同共享的基本原则,巩固当前各险种参保成效,全力做好全民参保计划扩面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保险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覆盖面,引导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保缴费,力争城乡居保、机关事业保应参尽参、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超额完成任务。(2)基金安全风险防控常抓不懈。将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坚持定期开展风险防控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经办风险防控意识。坚持不兼容岗位分设原则,探索完善股室分工协作机制,使各经办角色之间形成有效制衡。加强中心内控稽核能力建设,对各险种经办业务实行按月比对筛查,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重点核查。依托但不依赖经办系统,始终坚持经办业务“线上”办理,力争年初启用工伤保险社银平台,有效规避人工操作风险,筑牢社保基金“安全网”。(3)着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以“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理,坚持业务受理一次性告知承诺制,适时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经办服务,致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城乡居保“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经办能力建设,充分发挥“321”基层治理模式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失业和工伤保险经办服务流程,实行失业和工伤保险按月征缴,失业保险待遇申领采用“线上+线下”受理方式,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参保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授予“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