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水库建设管理中心(长安斗门新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水库建设管理中心(长安斗门新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5-16 09:27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水库建设管理中心(长安斗门新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斗门水库项目筹备、建设、运营管理制定斗门水库片区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斗门水库片区整体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开发与运营、招商引资、产业投资及管理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镐五路
法定代表人 司关民
开办资金 50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328.64万元 49548.16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西咸沣东水建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2021年各项重点工作(一)斗门水库建设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北池主体工程按期完工,26.1公里南池引水管道和42.6公里黑河副线工程全线贯通,分洪枢纽工程具备引水条件,6月28日正式开闸试水。二是堤岸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乔木栽植1.26万余棵,园林绿化面积达120万平米,11.2公里环北池8米路具备通车条件,8座景观桥梁主体完工,正在进行桥体装饰。三是北池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已完成200万平米水草种植,平均蓄水深度50公分左右。同时,成立了斗门水库水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于8月31日召开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启动了斗门水库北池调度运行和水生态安全保障课题研究,已完成初步研究大纲。(二)深入开展片区各项规划设计工作。一是先后完成了昆明池智轨旅游专线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礼苑和云汉商业街项目建筑方案设计、婚姻登记处项目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昆明池景区临时停车场项目方案编制及施工图设计等。二是推动斗门水库堤岸生态修复工程和昆明池片区西侧、西南侧用地纳入沣东新城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昆明池片区交通、旅游专项规划完成深化,已报送资源规划局、党委宣传部进行审批。(三)全方位做好文物考古服务保障。今年2月底,高标准完成了占地约37亩、建筑面积约9000余平的考古营地建设及周边路网环境提升改造,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于今年3月初正式进驻开展工作。同时,根据文物考古发掘工作需要,我们及时配备各类设施设备,确保斗门水库及太平遗址文物考古工作顺利实施。(四)耕地保护和临时用地手续办理进展顺利。今年3月以来,先后收到5批整改图斑,涉及复耕总面积约2296亩。我们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确保第一时间全面复耕到位。并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将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同时,依法依规开展片区临时用地手续办理。截止目前,斗门水库工程施工临时用地、斗门水库工程项目部、斗门水库工程考古营地、昆明池智轨旅游专线项目车辆基地等项目约4004亩临时用地手续办理全部完成。(五)深入推进片区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创新水生态治理与维护,七夕湖各项指标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长期维持2米以上,大水大绿的大美生态环境已逐步形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500余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赢;二是圆满完成了2021央视七夕特别节目录制。三是深入挖掘昆明池历史文化内涵,先后完成了127篇故事创作与文学编撰和《昆明池历史规划演变和文化展示手法研究报告》编制。四是组织文旅领域专家学者编制了《昆明池文脉梳理及文旅项目发展战略方案》《昆明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划》《斗门水库(昆明池)片区旅游策划方案》。(六)高品质开展昆明池景区运营筹备。一是根据景区阶段性开放节点正在加快人员招聘;二是为满足广大游客游园需求,我们规划了环湖三大服务板块,设置经营点位88余处,涵盖文创商店、主题餐饮以及观光车、水上游船等配套。三是正在加快大数据采集+AI智能总控中心建设,构建一体化园区管理运营指挥平台,进一步实现水、车、人统一调度和“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的智能管理模式。四是已完成昆明池智轨控制中心建设和道路铺设,6列智轨电车交付,剩余2列正在加快生产。五是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多次就景观、道路系统命名方案进行研讨,于6月初完成最终成果编制。(七)强化监管打造廉洁示范工程。自项目全面启动以来,本着依法依程办事的原则,组织纪委、审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切实把廉洁自律、风险防范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截止目前,已完成斗门水库项目前期决策、审批流程、工程招标、制度建设等重要环节审计,梳理审计问题11项,通过集中研判、评估现已整改落实9项,剩余2项正在抓紧整改。同时,我们还围绕招投标、重大资金支付、工程变更等方面修订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了权重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了防控措施全覆盖、有重点、无死角。二、社会效益情况主要指标完成良好。截止10月底,中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0.45亿元,重点项目投资约43.41亿元,利用内资约52亿元,引进10-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1-10亿元产业项目2个,争取中省资金1.82亿元。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培新和学习,继续完善中心各项内部管控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创草有利条件,提前筹划。全力以赴解决土地审批及征地拆迁等问题;进一步明确管理目标、职责,使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目标任务在实施过程中一步步落实到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突出抓好斗门水库工程建设。一是抢抓今年秋冬施工黄金时期,确保2022年春节前北池蓄水深度达到2米,斗门水库汉堤区域园林绿化实现全覆盖,正式开放;二是持续加快北池水生态治理和区域配套设施完善,确保2022年5月1日前北池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完工,北池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环北池景观带全面建成,景区配套设施全部到位,斗门水库北池正式全面运营;三是配合新城文物局,确保2022年内完成斗门水库南池文物发掘、文保利用方案编制和相关变更审批工作。并根据文物发掘进度,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启动斗门水库南池工程建设。(二)全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系统梳理昆明池蕴含的汉文化、水文化、七夕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新载体,刺激片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二是持续做好昆明池赛艇赛、央视七夕晚会等重大活动的组织举办,坚定不移朝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板块迈进。(三)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和落地实施。一是持续抓好片区续建项目。统筹协调推进斗门水库工程、堤岸生态修复工程、昆明池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西安昆明池智轨旅游专线和文博公园等五个重点项目,确保达到既定形象进度。二是着力推进新项目落地实施。计划完成礼苑、昆明池临时停车场、昆明池七夕公园实景演艺、昆明池片区种植(复耕)、国际交往公园等四个新项目前期各项筹备及落地实施。(四)全面完成北池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一是计划2022年5月完成斗门水库北池水草种植和水生动物投放,建立水生生物链,从而构建自我循环、自我平衡的水生态系统。二是在池区水调度、监控、清洁、应急管理等方面,采用科技手段实现管理数据化,推动水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北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斗门水库水生态保护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和专家团队。并围绕斗门水库北池水调度、南池水生态保护等课题深入探索研究,努力把斗门水库水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打造成以昆明池水治理为立足点、面向省市水生态治理的专业研究机构。(五)持之以恒抓好片区综合治理。一是严格按照沣东新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筑牢织密片区管控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二是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持续加强建设施工、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坚持源头预防和不稳定因素化解,确保片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优秀河湖长制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优秀共产党员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