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提供管理服务。区域长期发展规划拟定及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管理·土地储备管理和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新产业发展·相关社会服务项目。 | |
住所 | 西咸新区沣西钓台街道尚业路与秦皇大道交口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刘宇斌 | |
开办资金 | 206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8344.66万元 | 991435.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政务 | 从业人数 13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西咸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总如下:主要工作情况(一)秦创原总窗口建设高质量推进。总投资448.2亿元的32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项目集中开工;曹家滩创新中心、创新港二期A板块8个单元20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启动建设,首栋单体建筑已封顶;B板块、C板块规划设计已完成;西部云谷四至七期正在加快建设。承接秦创原签约项目24个,清控科创、特种材料增材制造项目等13家企业已入驻西部云谷;陕投、陕汽等12家省属国企入驻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交大54项科技成果在沣西转化并注册企业;孵化科技中小微企业55家;累计签约秦创原项目55个、总投资162.65亿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1.38亿元。成立秦创原(中直单位)创新促进中心;引入清控科创、小米生态链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孵化载体;设立规模1亿元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基金,设立8支30亿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设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沣西新城分中心,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二)项目建设不断加快。省、市、新区三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投资130%以上。创新港二期A板块、鲲鹏智造园、联东U谷、万博酒店、丰泽新苑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高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浙商银行、橙天地文化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智能飞行器、西部云谷三期部分建成投运。(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招引重点项目62个,合同引进资金269.19亿元,产业类项目占比100%。引进内资3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3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引进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8家、年纳税额200万元以上中小企业21家。酷哇机器人、维谛技术、中国电子等一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落地沣西。(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高质量推进沣河、新河综合治理,新河、沣河水质分别达到Ⅳ类、Ⅲ类。完成13.6公里“三河一山”沣河绿道建设,获评市“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优秀项目。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6.98万平方米、海绵城市面积68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热面积5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推广装配式建筑200万平方米。(五)配套服务更加完善。完成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27项,年度投资50.5亿元,新建成通车市政道路32公里;建设公共停车位1200个;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条,与西安、咸阳及各新城连接更紧密。创新港中小幼、沣西八幼等6所学校已于9月全面建成开学,新增学位9360个;沣西一小和沣西实验南校区、沣西五校、创新港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便民生活圈156处。全年兑现各类政策奖补资金2.14亿元。二、社会效益情况(一)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全年生产总值134.2亿元,增长9.9%,两年平均速度10%以上,总量位于新区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59.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9.5%;新增“五上”企业26家,总数109家;新登记市场主体3.8万户。(二)要素支撑坚强有力。征收土地3788亩,获批土地4373亩,供应土地134宗、5840亩。拍卖地下砂145万立方米,实现财政收益1.28亿。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3亿元;发行地方专项债11.03亿元;发行中期票据、绿色碳中和债28亿元。认定市高层次人才5人。(三)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1705人,职业技能培训1942人。新建健身场地6处,举办全面健身活动14场。12个安置房项目完成投资31.23亿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完成户厕整改620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03起;创建“七无”村(社区)9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是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二是项目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措施: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怡康医药、新华锦西北总部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无人系统研究院、浙商银行科研中心等项目尽早完工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投资服务,加快推进中国电子、秦川机床等已签约项目落地。二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凝心聚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全力以赴加快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成效见势。加快推进西部科技创新港二期、西部云谷四至七期等科创载体建设,加大项目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力度,加快形成创新创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二是一以贯之推进绿色创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继续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索实践,不断提升推广已有创新成果,创造更多新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经验方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