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6 08:48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空港新城提供人力资源和服务保障,构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托管人事档案,进行人事代理、人才派遣,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及再就业服务,促进人才交流,建设管理人才市场。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航投大厦
法定代表人
赵建锋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万元
1.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已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68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6%,城镇登记失业率3.3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0.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开展就业见习20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9%,全力推广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秦云就业小程序,个人累计扫码34078人(其中实名注册30014人,脱贫劳动力注册718人),完成个人注册任务的119%;单位注册202家,完成单位注册任务的105%,组织各类技能培训2877人(以工代训1977人,就业创业培训900人。),顺利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审核以工代训5809人,申请补贴金额673.00万元,各项指标在新区排名靠前。完成营商环境、十大实事、群众满意度提升等全年工作任务。(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我在空港喝咖啡”、用工政策培训会等特色人才就业活动8场次,宣传空港新城引才政策,搭建企业和人才沟通平台。(三)打造集人才认定、补贴兑现、档案托管等服务“一窗受理”人才服务平台。认定新城高端人才104人,D、E类人才624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14.60万元,托管档案500余份。(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信息采集工作,入库人才300余人。(五)率先在全省开展航空产业职称评审,实现技能与专技人才互通互联,有力推进新城航空维修产业建设和航空技能人才培养。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加大招聘服务力度。举办“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线下招聘会3场,依托“空港人才”“智联引才专区”等云平台周周推送,累计为200余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1千余条,浏览量37万余人次。(二)扩大“在岗培训”“以工代训”覆盖范围。全年培训就业创业劳动者277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三)落实稳岗补贴政策。鼓励就业创业,累计申请和发放各类补贴871.37万元(其他补贴288.62万元,以工代训582.75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213.34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7人10.44万元,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9人2.34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25人62.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640.00万元,贴息15.45万元。就业见习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80万元,见习生活补贴70.8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全年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工作中忙忙碌碌,围着任务打转转,缺乏对工作的思考和筹划,存在工作质量不高,亮点不多的问题,很多长期存在的难题依然没有得到突破。一是就业工作基础薄弱,对辖区群众的就业情况缺乏动态的了解,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中的新问题的新动向。二是就业培训依然沿用老办法,培训效果不佳,培训补贴直补个人的政策没有出台。三是校企合作进行了初步尝试,但校企合作平台未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引进机制尚未建立。四是受疫情影响,空乘职业技能大赛、空港工匠评选等人才活动未能如期举行。下一步将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提高任务完成标准,创新工作方式。不断的提升中心的业务水平和范围。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在村(社区)设立就业专栏,固定公布招聘信息和政策信息,建立服务群众的固定平台,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发布空港新城急需紧缺目录,对目录内的工种探索补贴直补个人,提升就业培训效果。引导幸福航空、飞鹰航空等企业培训中心申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目录清单,指导长安航空培训中心开展各类在岗培训,并申报培训补贴。三是建立空港新城校企合作联盟,促进企业和高校开展常态化合作。四是加强和民航西北局的沟通,提升民航系统空乘技能大赛规格,扩展竞赛工种,高标准开展竞赛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