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

西安市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

发布时间: 2022-05-13 11:36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林木种苗/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森林培育、经营管护与防火;林木种苗病虫害防治。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工贸园区北段
法定代表人 张健
开办资金 1386.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7.9万元 1353.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9月26日办理了开办资金变更,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好天保工程区森林防火的宣传、督促检查工作。在森林防火期内一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全年防火检查50余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入户宣传,更新森林防火宣传牌13块,在交通要道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刷新、张贴防火宣传标语1000余条,散发防火宣传彩页5720余张,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240余台次,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送森林防火知识300余条,利用4块LED屏每天滚动宣传不少于4小时,受宣传人数6400余人次;二是在春节、清明节、五一、寒衣节等易发生森林火灾的重点时段,安排管护人员在重点地段设检查宣传岗进行宣传检查、扎点值守。三是加强对林区群众和中、小学生安全防火、避火知识的教育,林区受教育人数达到100%。四是严格按照《2020-2021年度森林防火工作计划》落实培训、训练、演练等工作,在防火期内组织扑火队员进行了4次防火知识培训、1次防火知识问答、2次体能训练、2次应急演练及1次集体林森林火情扑救(2月8日八里坪赵力沟集体林发生森林火情)。截至目前我场辖区内未发生森林火情。(二)抓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我场制作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宣传横幅5条、更新宣传牌20块、宣传展板4块;各管护站开展入户宣传,发动群众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利用LED屏持续滚动宣传;出动宣传车沿路进行宣传;积极组织并参加了各类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科普进校园等活动。二是各站设立检查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三是加强巡查,在辖区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三清”工作,对日常发现的野生动物出没区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四是扎实认真的开展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及野猪非洲猪瘟监测排查工作,并坚持执行日报、快报制度。五是配合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林区野生动物出没相对集中的沟道安装红外相机21部。全年累计排查沟道850余次,巡查清查林地18.55万亩;出动宣传车240台次,入户宣传510余次,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品2920余份;检查过往车辆1000余台次,受宣传人数10000余人。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发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线索、未发现野猪非洲猪瘟疫情。(三)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我场严格按照天保工程资源管护、网格化管理、“秦岭五乱”排查及《鄠邑区四治一增三年行动方案(治山部分)》要求,扎实开展好天保工程区国有林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五乱”排查工作,全年累计出动人员8100余人次,巡护、排查区域810余处。截至目前我场天保工程区内无“五乱”及毁林案件发生。2021年全场森林覆盖率为96.1%,活立木蓄积由2020年度的111万立方米增长至112.7万立方米,年净增长1.7万立方米。(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是对454株华山松大小蠹虫害枯死木进行了卫生伐除,并对伐除的虫害木通过剥皮、撒药、焚烧等方式进行了处置。该项工作已通过上级验收。二是在静峪站岭沟及沙坪管护站设立了重大有害生物临时检疫检查站,严格检查过往苗木及木制品运输车辆,对发现的疑似违规调运苗木情况及时联系区林业检疫机构进行处理,累计设点300余次,检查登记过往车辆100余辆,发放宣传彩页1680余份。截至目前两个检查站未发现违规调运苗木情况。三是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制定下发了我场《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方案》,各管护站严格按照方案开展普查工作,共普查46个林班,春秋两季共发现不明枯死松树287棵,取样13份已送检;积极组织实施除治工作,12月向区林业局上报了除治方案及林区用火的申请。截至目前我场辖区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四是开展美国白蛾普查检测工作,制定下发了我场《美国白蛾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各管护站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我场辖区未发现美国白蛾疫情。五是按照《鄠邑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在静峪管护站辖区设置3处监测点,悬挂松褐天牛诱捕器6套,截至目前共回收各类昆虫507头,已送松防办检测。截至目前我场辖区未发现松褐天牛。(五)抓好林长制工作。按照省市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场实际,制定印发了《涝峪国有生态林场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场、站、员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设立了林长制办公室,各级林长能够切实按照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制作、安装了4块林长制工作公示牌。(六)抓好干部职工及护林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重头戏,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将主题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将领导干部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巩固和保障教育成果;四是扎实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将建章立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抓”变成“主动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校园、进村组等活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及林区群众秦岭生态坏境保护教育,引导和鼓励社会群体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由点及面的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森林防火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我场的头等大事来抓,以“严”字当头,夯实责任,以“实”为重,细化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勤巡护,细排查,除隐患活动,坚持“爬千山万水,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的工作举措,在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自建场以来45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切实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在生态扶贫方面,聘请5名贫困户为公益专岗护林员,使他们能够早日脱贫。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同志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学习成果来推动工作开展,存在零敲碎打、急用现学的现象;二是林场人员结构老龄化,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存在惯性思维偏重,工作创新性不足、措施不精准问题;三是现代化管理设备落后,影响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实施和发展。四、整改措施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以解决思想问题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二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大胆调整思路,更新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着眼于林场的长远发展,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以新思路、新方案、新举措,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三是不断加大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力度,通过智能化的森林植被监测手段,让林区破坏森林植被行为、秦岭“五乱”、火灾隐患等情况无处遁形,实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用科技推动林业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严格按照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2、严格按照天保工程资源管护、网格化管理、“秦岭五乱”排查及《鄠邑区四治一增三年行动方案(治山部分)》要求,扎实开展好天保工程国有林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五乱”排查工作。3、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使森林防火人人皆知;在林区开展勤巡护、细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做好培训、训练及演练工作,提升半专业扑火队的扑火技能;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4、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5、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监测工作,按时完成2021年度华山松大小蠹虫害木伐除工作。6、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7、完成上级下达的2022年中央财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西安市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2022年智慧林场建设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