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申报,品牌化建设等提供技术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青年北路 | |
法定代表人 | 闫东林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18万元 | 28.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水平1、不断完善实验室功能及能力提升建设,实验室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为标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了年度校准、检定,开展《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换版、修订工作,并根据实验室认证后运行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表格,按计划完成了2021年度的管理体系内审工作、保持体系文件与技术操作相统一。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39号令、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T2763-2021)进行学习、宣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正在有效推进。对照安全县创建任务开展实验室定量检测,完成360个样品的定量检测任务,积极派员技术培训、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2、加强监测机制建设。制定了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对象,合理布局,以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为监测重点,加强对辖区内生产基地农产品监测。先后在东联基地、磨子桥张赵2个蔬菜基地,县城中心蔬菜批发市场、谢村集贸市场等10个市场,新华盛、汇丰超市等4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监测点。并根据我县农产品生产分布,将全县分为8个重点监测区域和12个一般监测区域,将监测抽样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镇监管站,做到了抽样监测工作全覆盖。全年共抽检蔬菜定量检测共抽检14大类、304批次,合格率100%,农残定性速测共抽检18大类、9223批次,合格率100%;水果定量检测共抽检7大类、44批次,合格率100%。农残定性速测共抽检9大类、1360批次,合格率100%;食用菌定量检测共抽检2大类、12批次,合格率100%。农残定性速测共抽检2类、634批次,合格率100%。现阶段共完成定性检测任务11217个,其中蔬菜9223个,水果1360个,食用菌634个。全年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3、加强风险管控扩大监测面。一是加强生产环节监测。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大重点品种、重大节假日及农产品上市旺季的检测频次和密度。对东联、磨子桥张赵2个生产基地开展密集性抽样检测。二是加强“两品一标”获证农产品监测。采取镇监管站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抽检密度和频次。三是加强销售环节监测。抓好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为主的风险评估监测,对新华盛、汇丰等8个超市,城区、405、槐树关等7个集贸市场开展密集性抽样检测,以本地生产的叶菜、芹菜、豇豆、韭菜、鲜食食用菌、黄瓜等时令蔬菜瓜果监测为重点,防范不合格农产品入市。四是配合市级抽检。对我县开展例行监测抽样2次,在洋州街道办东联村、磨子桥镇张赵村等生产基地,华盛超市、蔚蓝超市、城区中心农贸市场,进行随机抽样,经检测全部合格。(二)加强全程监管,筑牢安全防线1、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镇、村三级监管员培训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媒介、电视、新闻、移动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和“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开展宣传,深入生产基地、集镇、村组广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立了大型宣传牌6面增加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农户安全生产水平,提升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度。2、筑牢监管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基地、企业名录,重点针对已认证基地产品和注册合作社等,逐一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安全生产告知书》。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明确了各生产基地负责人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镇监管站负责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针对生产实行分户经营,由种植习惯形成的基地,监管责任落实到了村组干部村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了网格化监管。二是继续推行对禁止销售和使用的46种农药、限制使用的19种农药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全面参与、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销售、使用禁(限)用农药等违法犯罪活动。3、加强生产环节监管。一是持续推行“痕迹”工作法,积极落实巡查制度,加强对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记录档案建立、禁限用农药使用、生产技术规范执行等情况,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经双方签字,实行跟踪整改,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监管无盲区、无死角。二是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免费发放《洋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到各生产基地,严格要求生产基地认真记录,规范生产,确保生产有据可查。4、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配合省上升级改造了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使用追溯二维码4.9万多枚,同时按照市农检要求开展电子合格证试运行,现有4家企业参与。推进新版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力争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合格证全覆盖。(三)推进品牌创建,提升标准化水平1、规范生产。积极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合作社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档案,手把手、一对一开展认证培训,如实记录病虫害发生、投入品使用、检验检测等生产情况,严格监管生产环节,建立档案资料库,实行动态管理。3、开展绿色食品认证。跟踪为具备认证条件的1家企业1个产品的认证提供服务,洋县菜花的申报资料通过省上审核。(四)围绕党史学习,抓好党建促发展今年,中心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单位为主题,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八项规定,严明纪律,提升效能,有效推动了单位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体职工在学习全会精神时纷纷表示,将坚持学与思、学与用、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继续以最严格的监管来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1、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活动,提升干事创业激情。一是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2021年作风建设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健全工作机构,全面启动作风建设活动。二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政治责任落实和全年目标任务,纠正党员干部“庸懒散漫虚粗”作风问题,并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评、集体议等方式,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持续好转,用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验作风建设、自我超越和追赶超越的实际成效。2、积极开展“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奋进新时代追赶超越”主题活动。把开展“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奋进新时代追赶超越”主题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开展推进。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县局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集中开展学习教育、观看视频、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交流等形式,听民意、摸实情,全面查找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洋县农检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农业农村局坚强领导下,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立足补齐短板和追赶超越,聚焦主业狠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品牌化创建等工作全面完成,有力推动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高质量建设“六个洋县”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检测参数范围有待扩充,专业技术人员有待充实。二是监管压力较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宽复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自检能力弱。三是机构体系不健全。镇监管机构设施设备缺乏,镇村级监管员队伍缺失缺位。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专技人员招聘及业务培训,扩充检测参数范围。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频次和力度,培训企业自检业务水平,提高企业自检能力。三是积极协调镇监管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强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对标对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依据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申报条件和量化考核标准,逐条对照,创造条件落实,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指导培训,推动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充分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作用,压实主体责任,鼓励“菜篮子”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3、持续推进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按照追溯“四挂钩”要求,以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及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园区为重点,达到追溯管理要全覆盖,积极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监管目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