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政府、社会组织提供信息化技术研究服务。信息化工程领域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基础软件、平台类及应用软件等研究、设计、开发及系统集成服务;信息化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及技术方案的制定;软件测评;信息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高新区茶张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朱志祥 | |
开办资金 | 110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西安邮电大学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97.01万元 | 1339.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 从业人数 5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在理事会和政府部门、企事业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全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顶着疫情压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努力开拓业务,全年共签署各种技术服务和科研项目合同70多个,合同额达2000多万元;牵头并参与国家标准编写21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4项;较好完成了202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社会责任研究院全力做好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公路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和西安市大数据局等信息技术支撑工作。还承担了省市县各级政府有关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方案论证评审和验收等社会义务工作,积极参加省市大数据产业协会和陕西省信标委等社会团体工作,很好地履行了科研和技术服务支撑机构的社会责任。体育赛事信息化系列标准。牵头和参编的《体育赛事信息化建设要求与技术要求总则》和《体育赛事信息化建设与技术要求场馆信息化》等系列地标,首次应用于十四届全运会场馆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场馆信息化建设。第十四届全运会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承担国家级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信息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建设管理、测试赛保障、正赛全面保障、项目验收等工作,获得组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肯定。比赛场馆信息技术联络人员。在疫情情况下,通过全院齐心协力、社会招募培训,保障第十四届运动会和残特奥会遍布我省13个地市53个场馆的信息技术联络人员,圆满完成了所有场馆比赛的信息数据传递。全力支撑全省信息化建设。全力做好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公路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和西安市大数据局等单位信息技术支撑工作。完成“十四五”规划类项目10个、政府支撑类15个,管理信息系统2个。提高应急预警的时效性。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打造的城市动态人群监测系统,在陕西省应急厅的城市级动态人群监测预警、陕西省2021年节假日旅游大数据服务推广应用,为我省社会安全防控贡献力量。积极参加省市大数据产业协会。成为陕西省区域大数据产业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朱志祥院长受聘为西安市大数据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为我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贡献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团体。2017年我院获批作为陕西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的秘书处,在信息技术专业领域内,从事全省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工作,负责全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2021年我院持续在发展咨询业务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在体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数据运营、新型智慧城市、软件研发、新技术等领域拓展业务。电子政务业务深入持续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2021年圆满保障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化支撑工作,负责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建设实施集成、测试赛保障、三次联调管理、正赛运行保障及项目验收收尾工作,单位荣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化保障服务“先进单位”,5人获“突出贡献奖”称号。还承担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会场馆信息技术保障两个项目;完成陕西省智慧体育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陕西省智慧体育标准规范项目。两化融合部快速适应升级版贯标,持续提升新业务。面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要求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因素,咨询团队人员积极学习,抢时间抓质量,克服困难,开展了20多个贯标咨询项目有较大增长。2021年陕西省唯一一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服务机构。智慧城市部深耕细做,向专业领域发展业务。2021年重点承接了榆林某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规划设计项目,西咸新区“十四五”智慧城市、汉中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等专项业务。大数据部聚焦数字方向。全力做好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西安市大数据局等信息技术支撑工作。全年完成交付“十四五”规划类项目9个、方案编制类项目6个、政府支撑类15个,项目整体实施效果较好,实施质量较高,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数据运营部持续推进数据运营业务。确保原有项目稳定运行,积极探索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打造城市动态人群监测系统,实现城市级动态人群监测预警,在我省2021年节假日旅游大数据服务推广应用。研发部进一步拓展技术服务领域。承接了陕西省公路局、陕西省应急等项目,积极向省外拓展业务,实现新业务布局。增强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我院取得发明专利为2个,软件著作权已达20个。针对我院年轻人员多,组织实施了学习研究型组织建设计划,还针对大数据应用专题,聘请专家教授为研究人员系统讲授理论知识。软件测评实验室满分通过评定。2021年8月,软件测评实验室参加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的能力验证,经过评定,12月以结果满分的优异成绩获得CNAS评定;独家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服务机构。全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工作组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服务机构名单的通知》,我院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首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服务机构;我院牵头两项电子政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我院牵头制定《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总体规范第4部分:服务实施》(GB/T34078.4-202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规范第3部分:服务安全》(GB/T34080.3-2021)2项电子政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政务云国家标准的空白,为规范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指导。同时我院也积极参加《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3.0和《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等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继续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保障了对所承担项目完成情况的质量把控能力。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把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达成业绩作为绩效考核主要标准,做到人岗匹配。构建和谐工作环境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单位的活力、员工之间沟通和理解。疫情工作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不松懈,按照高新区和省信息化大楼物业相关防疫要求,全院职工在精神上高度重视、工作中严格执行、生活中加强防范,工作和防疫两手齐抓。在防疫紧张的情况下,共克时艰,完成了全年的外地调研和项目顺利开展。一年来,围绕陕西省信息化发展需求,为政府部门、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获得好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化要求比,还有更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将加倍努力、继续做好各项信息化技术支撑、服务、咨询和研究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长期有效,发证机关陕西省工程咨询协会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乙级证书,有效期至2023月6日10日,发证机关陕西省国际保密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L14521)——软件测评实验室,有效期至2027年3月17日,发证机关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政务云计算配套安全接入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奖荣获十四届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竞赛信息化保障“先进单位”和“突出贡献奖”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