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

发布时间: 2022-05-12 10:19
单位名称 宝鸡北坡森林公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美化城市环境做好组织建设管理工作。北坡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绿化组织实施及绿化管理、北坡区域内土地征租工作、北坡绿化管理综合协调工作。
住所 北坡八角寺12号
法定代表人 谭广勋
开办资金 222.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7.32万元 508.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坚持精细化管理,有计划、有措施,效果明显.始终把修剪、打草、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做细做实,全年修剪绿篱64914.3平方米,修剪球类造型、云片造型8621株、草坪5090平方米;修剪干枯枝、下垂枝9500株,清理林地死树、杂树、倒伏树木共计269株;林下打草2100亩,清理杂草11580平方米;苗木涂白380余株,针对高温天气开展抗旱保苗工作浇水70多车。2.对金台区上塬路道路拓宽形成的东坡面10余亩荒裸地进行绿化改造,通过栽植色叶植物,突出公园“秀美屏障”功能。对金台区道路改造遗留的东坡面10余亩荒裸地进行了绿化改造,栽植金叶复叶槭、黄栌253株,紫薇、花石榴、结香、腊梅等94株,白皮松350株,增加坡面林木色彩,有效提升森林景观。3.实施陵塬西路、塬顶观景平台周边绿地景观提升工作。围绕陵塬西路不断提升绿地景观,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微地形南广场,及时补植竹子、红叶李、小叶女贞等绿化苗木200多株,引进毛地黄、勋章菊、天竺葵等新品种时令花卉。4.按照《宝鸡北坡森林公园防火应急预案》,完善防火设施,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并按照林业部门相关要求,进行科学疏林。主动上门与园区五个村签定防火联防责任书;组织干部职工和村组联防队员坚守年三十、正月十五、清明节、“寒衣节”等关键防火节点,全园防火巡查坚守,消除火灾隐患;邀请政安消防2次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开展2次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坚持24小时全园巡防预警,4次有效处置胜利路林地、上塬小道路火灾险情。有计划进行科学疏林,清理林下落叶枯枝180多车,林下喷水增湿1200多吨。5.积极实施生物防治,抓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林木病虫害疫情。对于出现病虫害的植株,及时修剪枝条、剪除病叶。利用对人体和生物低毒的药剂,对染病植株进行喷洒,采取交换农药种类、复合配置等方法降低抗药性,保证综合防治的最佳效果和可持续性。6.做好大庆路日常绿化精细化管护及经二路绿化提升工程监管工作。为巩固提升大庆路绿化改造成果,我园主动承担起绿化管护任务。按照植物属性、季相时差等特点,科学制定管护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组织公园绿化职工开展修剪、打草、追肥、浇水等日常管护工作。对全段36000多平方米草坪修剪和集中清理杂草6次,对1535株乔灌木、月季球等造型修剪27次,采用取水器人工拉水管、车辆浇灌、喷灌等相结合的方式全年累计浇水1万余吨,设置保护绿地温馨提示牌25组,补植人为踩踏草皮800多平方米,补铺树池雨花石1000斤,对全段草坪施肥200斤,冬季苗木涂白1100余株。及时清理干叶枯枝、下垂枝、白色垃圾、烟头、动物粪便等,处理数字化案件128起。同时抓好经二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监管,修剪草坪10次,抗旱浇水30多车,补植桂花、红叶石楠球等45株,补植草坪40平方米,处理数字化案件20余部。7.完成园区滑塌地段生态修复工作。公园地处陕西省重点防滑区域,一年来公园始终把滑塌及生态修复作为重点工作,全年累计处理大小滑塌点位30多处。由于今年雨水较多,加上秋淋季节强降雨,诱发严重地质灾害,造成公园11处坡体大面积滑塌损毁。自11月份开始,公园发动全园职工迅速开展道路清淤修复工作,打通了美林路、康养大道、杏园路、桃园路、国税亭等全部游园道路,确保市民正常游园健身,累计出动600人次,清理土方800方。8.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园区垃圾分类全覆盖。不断巩固垃圾分类试点成果,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单位,我园邀请专业人员现场勘测布局,设计园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宣传景观装饰设计方案。持续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协助游人做到正确投放。制作张贴分类标识125张,增设宣传广告牌9块,向游人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600余份。刷漆翻新各广场、道路旧垃圾桶30个,添置标准化分类垃圾桶35个。利用公园废旧果皮箱进行刷漆、翻新改造,向金台区新维巷社区和雷神洞捐赠分类垃圾桶各5个,并指导其做好垃圾分类引和周边环境整治。9.做好百年宝鸡城市建设图片展览馆日常接待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全年累计接待游人1450多人次,接待省住建部、邮储银行、垃圾清运中心、宝一中等大型团队10组。10.做好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氛围营造、花卉布置工作。春节前夕,在中心广场摆放一组以“金牛送福”为主题的迎新钢架结构造型,悬挂灯笼6000多个,并对周边树木进行彩灯亮化,完成4次时令花卉更换,引进鸡冠花、天竺葵、勋章菊、黄地毛等6个新品种,精心设计造型图案,全年累计栽植时令花卉76114盆。11.支持美丽宝鸡建设,向四区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组支援捐献绿化苗木。累计捐献樱花树、中槐、大叶女贞等乔木591颗,红叶石楠、贴梗海棠等灌木1375株。12.打造杏园花海“鲜氧健身场”。高质量完成40亩杏园疏林、场地平整及清杂工作,修剪杏树5650株,清理杂树90车,粉碎树枝30吨。邀请市体育局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安装健身器材10组,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践行“精品工程”理念,全力打造姜谭路精品工程。今年我园承担姜谭路绿化品质提升任务,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实地踏勘,按米放线,精雕玉琢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克服工期短、任务重、反季施工等困难,历时80天,提前高质量完成姜谭路绿化提升改造任务。2.践行“生态治理”理念,积极投身联合国人居奖创建工作。2008年,北坡灾害治理及移民搬迁结束后,为了从根本上防治北坡滑坡地段地质灾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园实施了林相更新、陡崖绿化、拆迁区绿化三大工程,使园区森林覆盖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为市区人均增加绿地面积3.5平方米。3.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打造“便民休闲”营地。因地制宜,将塬顶1600平米雪松林打造成浸入式“便民休闲营地”,游人可以自带吊床、吊篮,搭设帐篷露营.4.践行“低碳园林”理念,干枯枝变“废”为“宝”。今年以来,在管护中修剪清理了大量的干枯枝及园林垃圾,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园林理念,我园改变传统的拉运填埋处置模式,采取现场就近粉碎处理的新办法,将粉碎的物料撒在林下,经过发酵,作为有机复合肥料循环再利用。此办法有效的降低了绿化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大量树枝堆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累计全年粉碎干枯枝30余吨,节约管护经费3万余元。5.践行“园艺城市”理念,有效提升森林景观观赏价值。积极践行园艺城市理念,实施林彩点染工程,对东坡面、西上塬路沿线10余亩荒裸地进行了绿化改造,栽植色彩植物,增加坡面林木色彩,同时对康养大道、大踏步和陵塬西路,通过修剪、绑扎等手法打造球类、云片、孔雀等造型植物,建成通透灵动、简洁大气、富有韵味的浸入式绿化景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习转化效果不够明显。尽管能够下功夫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但普遍存在“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学习成果转化不够明显。2.创新思路、特色亮点不突出。面对公园发展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疏于工作经验、方式方法的总结提炼,导致总结形成特色亮点还不够。(二)改进措施1.提高学习的深度、广度,严格学习要求,提升学习质量,互相学习工作方法,借鉴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到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2.大胆开拓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将园区“绿化”转向“美化”、“艺术化”,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公园发展经验,打造有特色、有靓点的城市森林公园。四、2022年工作计划按照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要求,对标成都龙泉山公园,把公园按景区打造,积极打造“高品质城市绿心,四时风景各不同”的森林景观,满足游园群众需求,把公园建设成风景独特、内涵丰富的特色公园。1.突出公园“城郊旅游”功能。坚持生态优先、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加坡面林木色彩,提高森林观赏价值,突出“形态、色彩、风韵”的鲜明特色,丰富森林小景观,提升森林公园的美学观感。2.突出公园“秀美屏障”功能。继续在大绿大美上做文章,通过在坡面林地进行林相更新,增植色叶树的方法点染季相,使北坡公园这道宝鸡市区的“绿色屏障”变为“立体画”,让公园成为春天离开最晚、夏日最清凉、秋彩来临最早且最美、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3.突出园区“眺城品景”功能。强化塬顶三大观景亭、台、长廊眺城功能,提升亭、台、廊周边及观景视域范围内绿化品质,以美化、艺术化让市民和游客留下宝鸡城市的美好记忆,充分发挥北坡眺城品景的平台功能。4.突出公园“鲜氧健身”功能。打响公园康养健身牌,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天然氧吧”健身康养功能,加大园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将康养大道打造成市区最具特色的健身“绿道”,将杏园打造成综合“鲜氧健身场”,使公园成为市民身边鲜氧健身、休憩的幸福之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