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5-11 15:40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负责依法保护遗址文物安全及区域内文物的整理与研究。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梧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
法定代表人 杨旭华
开办资金 32.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64万元 31.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1年累计对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巡查130余次,联合公安机关巡查4次,马王村城楼巡查27次,不可移动文物点巡查17次,违法建设图斑巡查20余次,文保员累计对遗址巡查886次,各类巡查合计1080次。保障了区域内文物安全。定期对办公区域火灾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开展消防演练。精心策划了今年的5·18国际博物日活动。今年活动形式内容多样,分别通过线上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下展览、制作汉代合范铸钱泥塑、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及现场宣传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考古发掘面积848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收获。本次发掘的遗迹、遗物十分丰富。经过清理,共发现灰坑50多个,暂定房址2座,窑址共有9座,不同时期的井(窖)11口,砖池一处,疑似冶铸的坑穴两处,铺砖或铺钱范的地面多处,出土了大量各类遗物。多次与上级部门沟通协商,《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原则上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提出部分修改意见,待下一步重新修改报批省政府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定期组织职工业务学习,集中组织学习遗址资料、关于文物的指示批示文件及文物保护法知识,观看文物保护相关纪录片,全年共计集中学习10余次。组织单位职工分别前往顺陵文物管理所业务交流学习、陕西省钱币博物馆学习钱币知识、大唐西市博物馆、鄠邑区文管所、鄠邑区钟楼博物馆、太平遗址等业务学习。2021年完成对“四有”档案的补录工作,分别为:增补主卷·图纸卷;主卷·照片卷;副卷·行政管理文件卷;副卷·大事记卷;副卷·法律文书卷并上传四有档案系统。整理完善四有档案相关立卷工作,做到了规范档案整理,及时准确的完善文物四有档案的续补归档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本单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存在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年进行文物安全常规巡查1000余次有条不紊,尤其是联合公安机关重大节日巡查4次,夜间巡查2次有力地震慑了文物犯罪,文物安全执法成效显著,确保了遗址区域内文物安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宪法宣传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做好文物宣传工作,全年累计进行宣传10余次,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年考古发掘848㎡,搞清了遗址内涵,为以后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为以后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遗址面积大,范围广,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地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与西安市鄠邑区、西安市高新区三个区的交界处,涉及周边6个行政村的生产生活用地,保护面积717.16公顷,保护范围不确定,相对增加了保护难度。人员短缺。现有在职人员5人,保护力量薄弱。希望上级单位考虑实际情况增加人员保护,以利文物安全。办公场所不固定,单位成立至今一直租赁办公用房,不利于及时有效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整改措施:下一步争取保护规划力争取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明确遗址保护范围及各区县保护职责,增加人员编制,采取更多用人方式充实文物保护队伍,根据规划建设办公场所。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遗址区域文物安全;(二)及时跟进《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批复工作,力争取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三)继续配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所第二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四)做好文物宣传工作,加大力度做好文物宣传工作;(五)走访遗址区域村民收集遗址相关线索,鼓励群众主动上交遗址出土文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