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做好泾河新城开发建设,打造大西安北部中心。统筹开展辖区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相关职能;对辖区国土资源、国有资产实施规划、监管;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发展现代农业。 | |
住所 |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河大道中段产业孵化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宏伟 | |
开办资金 | 20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9191.37万元 | -252604.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泾河新城.政务 | 从业人数 68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泾河新城在新区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1年,GDP同比增长9.9%,位列新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新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47%,位列新区第二;新增市场主体68568户,同比增长91.05%;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争先进位、追赶超越。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先后签约隆基、创维、陕煤等项目40个,总投资额约641.38亿元,其中百亿级产业项目2个,10—50亿产业项目11个,1—10亿元产业项目10个,较2020年实现了显著突破;招引落地科研机构及国家省市实验室35家,现有各类科研院所已达近100家,引入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瞪羚企业1家,引入各类人才总量超5万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日渐凸显。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隆基项目作为全球单体最大、产能最高光伏电池生产基地,自2021年1月签约,仅用2个月实现开工建设,5个月便交付了全球单个厂房面积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1号厂房,8个月交付2号厂房,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泾河速度”。新城先后承担一季度全省集中开工仪式西咸新区分会场、二季度全市集中开工仪式主会场,全年省级、市级、新区级重点项目投资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2.15%、111.4%、109.85%,法士特沃克齿轮核心零部件基地、恒德精密机械制造、中富食品饮料包装项目、玉沣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四是城市品位显著提升。2021年优良天数286天,位列新区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位列新区第一;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绿靓”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新增城市绿化面积80.23万平方米,泾河花海、悦心公园等建成开放,新城绿化总面积达到740余万平方米,“彩绿清”的美丽新城形象日益凸显。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泾河新城第一中学、第二学校初中部、第四小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5160个,完成9所学校提升改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泾河医院开工建设并快速推进,将于2023年建成投用,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乐中心卫生院核酸实验室建成投用,新建公有化村卫生室2所;5万平米的体育中心2021年1月开建,2022年5月1日投入运营,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正在设计之中,即将开工建设。二是社会大局实现了显著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年辖区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6次,在重点时期实现“零上访”。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全力抓好社会治安工作,社会环境得到有效净化。在2021年底疫情爆发以来,新城按照“1223”的工作思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了无疫情的阶段性成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新城经济体量还需进一步提增。虽然全年GDP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规模达到2018年的1.5倍,但在新区总体占比还较低,与其他先进开发区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隆基、创维、陕煤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还在建设当中,尚未项目投产达效,重大产业项目对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速、做大经济总量的带动能力还没有完全凸显。二是对外开放程度不足,实际利用外资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共计1227.58万美元,完成区考全年指标(14950万美元)的8.2%,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加大对外开放,今年要在引进外资方面加大力度,补齐短板。三是高品位城市的生活配套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综合体、大型超市、商业街区等生活服务配套数量较少,还没有投入运营的五星级酒店和写字楼,有待进一步配置完善。(二)整改措施一是聚力攻坚项目建设,全力树牢高质量经济新支柱。严格按照《泾河新城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64个,总投资2792.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3.24亿元,同比2021年,项目个数增加52个,增长46.4%,年度投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项目41个,同比增长78.2%,制造业年度计划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31.1%。二是紧密聚焦招优引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紧密围绕“招优引创”的总要求和总方向,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大招商信息搜集,创新招商工作方式,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精益求精,显著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干净、有序、有品位”的城市形象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永乐街道、原点家居城2个片区要制定专项的整治提升方案,并推进落实,确保在年底前出成效、出形象,打造成为新城“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现追赶超越、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跨越之年。一是经济总量新突破,综合实力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GDP)持续保持年均20%以上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增市场主体增速保持新区“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在新区稳定保持第一。在这方面要敢于冒尖、敢于提高、敢于争先,我们制定的目标必须是跳起来才能达到,不能是踮起脚就够到,不能出现小富即安的心态。二是产业层次高精尖,质量效益大跃升。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不断提升,整体产值规模实现翻番,西安“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初步形成;创新机构、人才、技术不断聚集,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产业链”和“创新链”进一步融合,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三是项目建设出形象,投产达效大跃升。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氛围持续高涨,一大批重点项目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基本呈现主体形象,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建成并投产运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力度显著提升。四是城市面貌焕新颜,形象品位大跃升。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城市生态发展不断深入,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对外交通更加便捷,核心片区的路网骨架更加完善,城市秩序更加井然,市容更加洁净靓丽,建筑更加精致美观,公共设施更加齐备完善,新城高品位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被西咸新区管委会评为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