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丹凤县> 丹凤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丹凤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9 17:59
单位名称 丹凤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业务范围:负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养老金额领取手续的办理、参保登记、参保养老保险费的征收、退、转保业务和养老金审批发放,个人帐户和档案信息管理等工作。
住所 丹凤县北新街西街就业局二楼
法定代表人 陈振华
开办资金 2.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丹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万元 2.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全年任务完成情况截止2021年末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参保登记21.2万人,其中当年参保缴费12.3万人,收缴保费2400万元;待遇发放4.37万人,发放养老金7260万元,其中发放八大员工龄补贴4796人,发放资金537万元,发放丧葬补助1500人,发放资金120万元;为1.5万名低保残疾等群体代缴保费103.39万元,为1.61万名已脱贫老年人发放养老金2279.2万元。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夯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保工作开展,将其列入督查内容,由各镇(办)具体安排落实。县税务局、人社局密切配合,对参保缴费工作尤其是社保扶贫保费代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推进工作落实。各镇、村高度重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上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运行机制。居保办全体干部职工每名干部包片包镇,督促指导镇、村工作开展,实行周汇报、月总结制度,对工作开展不力的镇办每天进行排名通报,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二)密切配合,做好保费征缴工作。今年是社保费征缴职能划转后的第二年,税务部门缴费系统尚未成熟上线,为了确保收费工作顺利进行,避免群众缴费受影响,今年我们将参保缴费工作作为重点,积极组织县、镇、村三级经办人员投入到保费征缴工作中,为220名经办人员配备“陕西养老保险APP”机构版账号,方便了群众缴费;县人社局、税务局,社保所、税务所密切协作,相互支持,抓好参保缴费工作,今年的保费征缴没有因职能的划转产生影响,今年全年共计参保缴费12.3万人,收缴保费2400万元,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三)周密安排,确保应保尽保。一是年初对全年待遇支出周密安排,制定详细的预算和支付计划,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和财政局联系,确保每季度初足额划拨支付预备金,每月25日前全面完成当月待遇支付,全年待遇发放无遗漏、无错发、无跨月。二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待遇增长机制。分别在今年10月和11月对基础养老金和八大员工龄补贴进行了提标调整和补发,基础养老金由最低档115.5元调整至119.5元,八大员工龄由7.34元提高至7.7元,计划在12月中旬再次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调整和补发,由119.5元每月提高至124.5元每月。(四)落实扶贫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丹凤县社会保险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积极落实社保扶贫工作,每周对国办扶贫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督促到龄参保人群积极参保,2021年我县已脱贫人员中有62688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60周岁以下参保缴费46536人,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16152人。一是完成身份标识,实行数据动态管理。按照参保人群动态属性,我们每季度将国办数据、低保残疾数据与城乡居保数据进行实时比对筛查,根据人员年龄、户籍、职业的变化进行参保动态管理,确保符合参保条件人员一人不漏全部纳入城乡居保参保范围,并在信息系统内做好身份标识,确保及时享受到扶贫优惠政策,为实现应保尽保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做好50元保费代缴工作的落实。按照政策对未脱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及时落实50元保费代缴。根据年初预算积极申请资金,并在11月初完成低保、残疾等群体保费的代缴工作,今年以来共为15650名低保特困等群体代缴保费103.39万元。三是完成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工作。建立未享受养老待遇贫困人员信息台账,逐人进行筛查,及时通知镇、村为60周岁以上老人申报养老金,对因户籍等原因无法正常办理领取手续的特殊群体,我办积极协调公安、银行等部门,为特殊人员上门办理相关待遇领取手续,全县共为1.61万名贫困老年人发放养老待遇2279.2万元。(五)规范运作,注重服务促经办。严格按照《经办流程》要求,层层把关,做到科学化运作。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工作重心前移到村组,为各村及移民点配备协办员,方便群众办理参保登记、待遇申报等相关业务。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自缴费之日起实现信息化实帐自动管理,做到了参保人员信息真实准确,系统内自动记账、自动计息、自动核算养老待遇,参保群众缴费和待遇领取信息录入率达100%。全年办理注销退费527人,49万元;关系转入、转出729人64.2万元;个人账户合并332人次,参保信息变更维护3600人次。养老待遇的发放采取金融管控平台每月25日加密发放,实现人工“零”干预,今年6月对各项业务进行一次内控稽核,并对8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一是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为了保证基金安全规范运转,严格按照《基金管理制度》、《基金管理流程》等制度要求,树立基金安全“高压线”意识,将基金法规政策贯穿“收、支、管”的全过程。对基金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实行时时监控、定期检查,按照“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要求,将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多措并举,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结合我县实际,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按比例足额上解基金,由省级财政投资运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在上解后仍留存基金,按照预算计划继续转存管理,确保最大收益实现保值增值。目前基金累计滚存结余2.37亿元,上解省财政投资运营9600万元,定存管理一亿元。三是加强内控稽核检查。针对我办业务特点,对待遇发放、注销退费、关系转移、网上业务经办开展内控检查,及时反馈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定期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员、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员进行信息比对筛查,对跨险种重复领取待遇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回一起;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及时对接联系筛查服刑人员信息,并对违规领取待遇进行追回。四是对全县待遇领取人员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每季度对待遇领取人员信息进行比对筛查,年中年末对领取信息在政府网站和镇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年采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对全县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认证,今年共计认证43711人,对未按时认证的93名人员进行了待遇暂停处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12年9月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