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丹凤县> 丹凤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丹凤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9 16:29
单位名称 丹凤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加强对蔬菜、烤烟、食用菌、水杂果等特色产业管理服务。业务范围:承担蔬菜、烤烟、食用菌、水杂果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和特色产业政策落实等职能。
住所 丹凤县北新街东段77号
法定代表人 贺卫平
开办资金 2.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丹凤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9万元 2.58万元
网上名称 丹凤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水杂果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县新增水杂果面积1052亩,其中,猕猴桃260亩、葡萄520亩,大樱桃90亩、冬枣50亩,其他132亩,水果总面积达到31528亩,可采摘面积达27650亩,受早春低温多雨影响,大樱桃花期受授粉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产量只有往年的10%的收成,受夏秋持续暴雨、连阴雨影响,葡萄发生裂果、落果等生理性病害,销售难,价格低。猕猴桃发生烂根、死株等现象,这些都给今年的水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全年水果产量1.71万吨,产值达到1.02亿元,较上年减少27%左右,一是加大标准果园创建。从建园选址、土壤改良、种植标准、品种搭配等规范标准引导果农科学种植,规范水杂果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引导果农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继续加大对花庙村、花魁村大樱桃基地病虫害发展趋势和危害监测,组织农药集中对花庙村的桑白蚧、褐斑病、叶斑病进行科学防治。三是积极开展春季果园科管指导工作。在化庙村、中心村、黑沟河村、万湾村等基地开展大樱桃、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共举办培训班4场次,现场指导26场次,培训果农280余人次。2、茶叶产业稳步推进。2021年全县新增茶叶面积0.12万亩,总面积达到2.078万亩,较上年增长6%,采摘面积达到1.052万亩,无性系茶园0.462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0.026万亩,干毛茶总量达到127吨,其中绿茶121.5吨、红茶5.5吨,干毛茶总产值达到824万元,其中绿茶779万元、红茶45万元。全县发展茶叶生产加工企业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申报省级家庭农场1个,茶叶初加工5家,现有清洁化加工生产线5条,年加工能力达1000余吨,销售渠道不断外延,西安、北京、商州等地茶叶销售门店10家。一是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范围和基地规模,在竹林关、毛坪、楼子、梅庄、阳阴等适生区新栽黄茶、白茶、龙井43等3个新品种无性系良种茶650亩,扩大标准化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二是提升茶园科管水平。围绕竹林关新建茶园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除草、科学施肥等技术,建设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水平。以老茶园改造和退耕还茶,撂荒茶园开发利用为途径,改善茶园立地条件,提高老茶园整体产茶水平,增加采茶面积,提高茶叶生产总产量。三是积极组织秦鼎茶业、华微茶业、金茗源茶业、秦山茶业等茶企积极参加茶博会,农产品交易会、电商消费扶贫会等产品促销活动,积极推介茶产品。组织5家茶企参加商洛市首届斗茶大赛,我县选送的秦鼎红茶获得红茶类优秀奖、秦鼎炒青获得炒青绿茶类特等奖,金茗源炒青获得绿茶类金奖,武关仙茗和丹凤毛尖获得包装创意奖。3、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平稳。2021年全县发展代料香菇3020万袋,平菇230万袋,木耳600万袋,食用菌总产量4.91万吨(鲜品)。其中香菇3.76万吨(鲜品)、平菇0.58万吨(鲜)、黑木耳0.3万吨(鲜)、双孢菇0.27万吨(鲜)。总产值4.57亿元,其中香菇3.76亿元、平菇0.46万元、黑木耳0.24万元、双孢菇0.11万元。新发展袋料木耳基地2个600万袋,棣花食用菌产业园二期工程已全面投产,354栋标准化双孢菇大棚根据市场需要自行调节转产部分发展平菇、木耳、羊肚菌等菌类。4、蔬菜产业多元化发展。一是坚持露地蔬菜、设施蔬菜和蔬菜园区统筹发展,全面提升蔬菜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2021年种植蔬菜2.3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0.05万亩、大中小棚蔬菜0.12万亩、露地蔬菜2.18万亩。二是开展设施栽培多样化生产。在武关南坪日光温室发展以玫瑰、百合为主的花卉生产,发展以百香果、草莓、圣女果为主的采摘园;在棣花万湾日光温室发展火龙果、草莓采摘园;在竹林关南院设施大棚引进示范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西葫芦、架豆王、甜玉米等新品种。三是继续开展设施蔬菜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在竹林关南院村宏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新型大棚蔬菜基地装备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应用技术。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LED增温补光技术,小太阳智能监测仪。促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加快蔬菜产业多元化发展。5、魔芋产业保持良性发展。一是推进魔芋产业转型升级。丹凤县李氏凯农生物有限公司建成魔芋标准化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建成魔芋精粉生产线3条,魔芋食品生产线1条,自动包装流水线1条,气调库4000立方米,生产的魔芋食品系列产品8个。二是开展魔芋良种引进,示范种植,新技术、新肥料引进推广,辐射带动我县的竹林关、土门、寺坪、月日、花瓶子、铁峪铺等重点镇魔芋基地建设。三是积极推广“魔芋+玉米”、“魔芋+林果”等多元化间作套种模式。建立魔芋规范化种植基地6处,面积2000亩,全县种植魔芋1.2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6240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