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幼儿园

汉中市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5-09 16:00
单位名称 汉中市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建设巷9号
法定代表人 温霞
开办资金 2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57.85万元 2858.33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8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保教质量稳步提升1.特色活动,助力成长(1)利用节日、节气,开展了“清明节”“中秋节”“春分”“谷雨”等别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传统的节日、节气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民族自信的种子。(2)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中,特邀驻汉火箭军部队官兵在国庆节前来园,举行了主题为“喜迎国庆、祝福祖国”升国旗仪式。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3)积极响应“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教育理念,一是打破幼儿年龄限制,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促进幼儿间社会性发展。二是启动全园幼儿“体能锻炼项目”,鼓励全体幼儿和家长小手拉大手,一起来锻炼。三是开展了以班为单位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评比”,4个班级被评为“优秀户外活动展示班级”。(4)积极组织幼儿开展“小小歌唱家”“故事大王”“小小达芬奇”“小小舞蹈家”“幼儿自理能力”等比赛,为幼儿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以此培养起幼儿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充满自信的品质,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5)开展了“亲子共读乐享童年——快乐嘉年华”庆“六一”游园会,“庆元旦,迎新年”才艺展示录播、亲子手工、美术作品展,“筑梦成长憧憬未来”参观小学,“淘你欢心快乐集市”大班毕业季等大型活动,丰富了孩子的视野、增强了孩子的参与感,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6)开展了新入园幼儿半日体验活动,有效减缓了小班新入园幼儿的焦虑情绪,获得了全体小班家长的一致认可和肯定,帮助小班幼儿平稳过渡到幼儿园生活。2.家园合力,携手共育(1)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分别召开了3次线上家长会。教师通过在线讲解和线上互动,使家长充分了解到幼儿新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当前发展的状况,为形成家园统一教育思想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重新选举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和校园重大事项决策,有效提升了我园政务公开、民主决策的能力。(2)以温霞家庭教育基地为阵地,构建家园合作新平台,以“家园”文化为引领,根据家长需求,开启线上线下公益服务。一是通过园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家长推送图文、音频、视频等家长课程资源30余期。二是针对家长困惑的问题开展线下家教沙龙8期,公益讲座2期,积极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经验,解答家长困惑。三是接待对外联谊、相互交流活动4次。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杰,陕西省妇联副主席党洁、陕西省妇联办公室主任刘李娜、汉中市妇联、勉县妇联等联谊单位,来园参观家庭教育工作室并进行了相互交流,对我园家庭教育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四是根据家长需求,接待家长咨询50余次。(3)以《指南》为指导,强化科学育儿宣传。利用家教专栏、家长会、家教沙龙、教师大家访、班级微信群、线上家庭教育讲座等不同形式,多角度、全方位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转变育儿理念,提升科学育儿水平。(4)利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感恩节”“元旦节”等开展亲子活动,促使家长从幼儿成长的旁观者转变为陪伴者、参与者。(5)针对特殊儿童和贫困儿童开展了“大家访”活动,全年全园累计走访幼儿家长230余户。(二)食品安全常抓不懈1.建立炊事员培训考核档案,通过开展岗前培训、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卫生知识考试等提高全体炊事员的责任意识及业务水平。2.落实安全巡查常规。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日查”“周查”“不定期查”“晨会”制度。实施“六T”管理评分标准,每周由班级老师进行工作质量量化评比制度。行政值班领导、主管副园长和食品安全员每天不定时检查厨房卫生安全工作,每周五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将检查、评比结果纳入炊事员绩效考核。3.定期对供货商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其经营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价格比对,保障进入我园厨房的食材价格合理、品质优良。4.严防死守疫情防控。从食材的定点采购、与供货商签订安全责任书、配送人员健康承诺到无接触配送、食材包装消毒、肉品清洗切配等10大环节进行全面防控。5.开展家长参观厨房、家长食品品鉴活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及建议,将我园厨房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三)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师资队伍。1.扎实教学研讨,夯实研修实效。(1)全年教研组共开展了39次教研,教师在分享、研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日常教育教学困惑和难题,更让年轻教师有目标、成熟教师有提升、骨干教师有拓展,实现了教师分层成长。(2)围绕园本课程“生活化、融合化”探索改革,课程建设小组开展了3次“课程二期改革”项目化教研,在成员的反复探讨和审议中,不断推进园本课程实现“生活化+生成化”特色,彰显园本家园文化融合和班本地域特色凸显的园本课程新定位。(3)在“陈芳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的带动和引领下,共开展园际、县际联合集体教研9次,工作坊在陈芳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为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提供了指导、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平台。(4)开展“汉中市幼儿园幼教集团、市直学前教育领域学科基地”联合教研3次,在充分发挥我园示范、引领与辐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拓展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引领的空间。(5)年级组合力开展教研成果的收集与汇总,编纂印制园本课程幼儿用书、教学用书25种、168册,“食育主题——市幼味道”幼儿生活体验活动用书1套,切实将食育课程落实在幼儿的经验里、生活中。2.落实课题研究,奠基内涵发展。本年度,我园4项市级课题、8项园本课题顺利结题,其中黄蓉主持的《“竹文化”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2项针对园本课程建设和幼儿情绪健康管理的省教育规划课题也进入成果汇总环节,即将完成结题申报。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园课程建设革新、教师内涵发展、保教质量提升、儿童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强化专业培训,助力专业拓展。(1)持续开展集中培训。聚焦幼儿园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强化陕西理工大学、爱立方培训学院及网络教师培训平台的资源支持,采用“集中培训+线上研修”的形式开展立体培训。园内线下培训35次,线上培训14次,内容涵盖专业技能、安全法制、健康急救、课程建设等多领域内容,培训为教师多元化、专业化、特色化、快速化全方位助力。(2)开展引领分享培训。安排教师外出培训57人次,在“一人一领域,一人一专长”教师成长、示范、引领下,14位教师利用例会集体教研时间开展交流、分享、“微培训”。(3)重视丰富学习资源。购买专业指导用书88册、领域核心经验用书50册、课程建设指导用书20册,投入金额8000余元,以充足、前沿的专业用书拓宽教师专业眼界,革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我园严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研在汉中”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和“进、知、解”活动为抓手,科学保教、强化队伍、扎根教研,在“家园”文化的统领下,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先后荣获了“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12项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三、目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园本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人员紧张,功能部室高效能作用发挥不够。(二)改进措施1.推进园本课程建设,探索课程建设生活化、过程化新途径。全面落实“环境有幼儿参与、课程有幼儿审议、评价有幼儿话语”的儿童观和课程观,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快乐成长。2.通过招聘高层次人才、遴选免费师范生等充实教师队伍,缓解人员问题,配齐功能部室专职教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狠抓幼儿园党的建设,以“五星示范、双优引领”党建工作为目标,推动党建与教育业务深度融合,争创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完成党支部换届,指导团支部换届,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新发展党员2人。2.抓牢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建设,着力在夯实理论武装、注重思想引领、强化作风整训、加强阵地建设、推进依法治园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市级文明校园成果。3.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园,全面提升集团成员园高效优质发展。力争在2022年度为徐幼培养市级教学能手1-2名,高质量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验收。4.以市直学前教育领域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为依托,实施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力争在2022年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3—5名、骨干教师30名,申报和完成省、市、园级教育科研课题10项。5.以“温霞家庭教育工作室”为依托,利用工作室专家团队资源,大力宣传全面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6.以疫情防控工作为重点,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科学搭配幼儿膳食营养,加强体弱儿、肥胖儿的日常管理以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幼儿健康发展水平。7.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全力营造“阳光、科学、绿色、平安”的园所环境,确保全年校园零事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3被汉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1.6荣获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组委会评为汉中市七运会花球啦啦操(幼儿组)一等奖;2021.6被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8被汉中市教育局评为“第七届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