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丹凤县> 丹凤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丹凤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9 09:51
单位名称 丹凤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挥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的多种效益功能,促进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事业的发展。业务范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驯养繁殖许可证》审核;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天然林管护资金的管理、野生动物损毁财产调处。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北新街44号
法定代表人 胡进志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丹凤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6万元 5.48万元
网上名称 丹凤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中心围绕年初目标责任,一手抓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一手抓生态脱贫成果巩固,确保生态护林员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落实。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共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是全面落实党的建设,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局机关支部组织的“正风肃纪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牢记嘱托奋进商洛”“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采取记笔记、撰写体会、相互交流等方法扎实开展学习活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干部自身的业务和履职能力。同时教育职工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局中心参与开展长江禁渔、林区禁毒、林业三乱治理、秦岭保护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二)强化档案管理。因县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档案混乱,特聘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对我县生态脱贫、天保修复、打击整治秦岭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专班、疫情防控、野生动物管理等档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整理归档,目前共整理档案2411盒。二、业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以天然林保护和修复为目标,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一是认真组织两个国有林场认真开展2020年度天然林保护工程0.2万亩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的自查;2017年我县0.2万亩人工造林近三年保存情况核查以及2016年0.3万亩封山育林成效情况复查,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林场进行整改,加强工程建设扫尾,开展补植补造工作,并积极配合省林勘院天保工程建设2020年度省级复查验收工作,确保天保工程省级复查顺利过关。二是加快森林抚育项目实施启动。对林场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设计进行现地批复,督促林场严格项目管理,加快项目招投标,进行森林抚育施工培训,强化项目施工“森林资源和施工人员”双安全。完成封山育林2.3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退化林修复1.4万亩。(二)、抓生态脱贫成果巩固,确保生态护林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停伐补助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一是严格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加快护林员工资发放。结合市县问题反馈意见,我县在2021年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中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细则》要求,严格选聘续聘条件,严格控制生态护林员选聘指标,在选聘过程中不随意增减指标,按照时间节点,按时按要求全部完成了选聘续聘任务,2021年我县新聘生态护林员144人;续聘生态护林员1334名。并扎实做好全县1478名生态护林员的考核、培训等管理工作,提高生态护林员履职尽责能力,按时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费,全年累计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费921.984万元。并为全县1478名生态护林员每人购买100元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一份,以镇(办)为单位开展生态护林员培训2次。(三)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现群众增收。加大生态效益兑付力度,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户。2021年上级下达我县我县国家公益林补偿面积67.49万亩,补偿资金1057.39万元;地方公益林补偿面积83万亩,补偿资金394.25万元;2020年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面积32.03万亩、资金512.48万元,2021年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面积32.03万亩、资金512.48万元。全县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补偿面积214.55万亩万亩、补偿资金共2476.6万元,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先后联合下发了202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兑现方案,目前,兑现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其中涉及脱贫户13243户46810人,兑现资金391.9979万元。(四)、加强野生动物管理,积极探索野生动物管理难题。除积极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救助、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户日常监管及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日常办公外,一是以“清风行动”“三乱整治”等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活动有效开展,活动期间全县共出动巡护执法车次165车次,出动执法人员660人次,动员护林员1478人,巡护面积67513公顷,清查面积43513公顷,没收非法狩猎工具5个,办理野生动物行政案件1起,林业公安办理非法狩猎案件三起。二是采购一批实用的野生动物救助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器材物资,使工作开展得以保障;三是加强野生动物管理巡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发放各类野生动物宣传品28000余份。救助危困野生动物11起;四是积极探索野生动物野猪损害农作物及鼯鼠养殖管理两难题,全年接待群众野猪损害农作物18起,调查答复商洛市12345热线平台8起,针对减轻野猪危害我县积极开展野猪狩猎试点工作,减少野猪种群数量,降低野猪危害。为了规范狩猎活动依法有序进行,林业局党组多次研究,制定了《丹凤县林业局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狩猎证核发规范(试行)》,印制狩猎证办理《告知书》、《承诺书》,并以文件下发各镇办,目前,并按照此规范,并通过村、镇两级申报,拟在我县蔡川、庾岭、铁峪铺三镇13村开展狩猎试点,拟猎捕野猪288头、草兔288只、雉鸡288只。核发《狩猎证》11人,使狩猎队成员拥有合法的狩猎身份。并指导镇村加强狩猎期间狩猎计划和狩猎安全、猎获物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监管,狩猎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猎杀野猪5头;组织专人开展鼯鼠产业情况调研,摸清了我县鼯鼠产业现状、特点,并形成系统调研报告上报县政府,为下一步鼯鼠养殖发展管理理清思路思路。三、存在问题一是由于机构改革,林业系统在镇(办)没有明确的办公机构,导致少数镇(办)工作责任落的不实,生态脱贫工作人员不确定,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作完成差距较大。二是少数镇(办)工作推进不力,未按照县上的时间节点开展工作,有关资料未能按县上的统一要求上报,严重影响全县的工作进度。三是野生动物救助的时效性、专业性有待提高。随着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对野生动物救助工作要求和期盼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救助具有突发性特点,而救助所需交通工具需向公租平台临时租赁,到达时往往错过救助最佳时效,加之干部野生动物救助专业知识限制,使得野生动物救助时效和实效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四、2021年工作计划围绕全年目标责任,补短板,一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护林员的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加强生态扶贫政策宣传工作。二是强化镇办督查指导,使2022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兑现任务准确到户。三是完成2.3万亩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封山育林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