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商洛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9 09:06
单位名称 商洛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建设和监测网络建设,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研究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开展全市耕地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全市农村能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开展全市农村能源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2号
法定代表人 胡海锋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3万元 41.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能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情况开展1、建立市级示范点,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坚持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原则,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工作,全市累计开展技术指导68场次,培训2302人次,宣传报道12篇次,全市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合理利用。加快洛南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县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示范点,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样板。2、加强耕地土壤环境监测,提升耕地土壤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2021年,全市共完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国控点土壤农产品协同采样送样10个,完成省控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点采样23个,市级农产品加密检测点位采样53个。通过监测结果核算农产品达标率及本区域受污染耕地安利用率达到100%,为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提供科学依据。3、调查外来入侵生物,完成外来入侵植物危害评估。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市县专业技术队伍40余人,填写《行政村外来入侵植物调查表》30份、《种群覆盖度记录表》15份,拍摄记录照片90余张。通过逐县区调查确定了商洛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分别为:小蓬草、空心莲子草(水花生)、一年蓬、鬼针草、牛膝菊、钻叶紫菀、牵牛、垂序商陆、曼陀罗等9个物种,编制完成商洛市外来入侵植物名录,通过外来入侵植物发生区域、面积等的调查,完成外来入侵植物危害评估。为下一步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提供依据。4、开展农村沼气安全排查,消除生产安全隐患。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安全防范及户用沼气工程运行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市中心认真部署排查,明确各级安全责任,通过强化日常监管,市级核查小组于7月8日至7月16组织人员对全市农村沼气安全排查工作展开核查,共核查户用沼气73户,其中正常使用43户,停用30户。重点检查沼气工程设施,在全市核查沼气工程36个,其中养殖小区沼气工程28个,大型沼气工程8个。在排查过程中,免费为群众维修维护沼气池12个,更换灶具及配件187台件(套)。有力地保障了行业生产安全,2021年度全市沼气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5、开展农田残膜监测评价,严密监测耕地白色污染。11月份省厅在全市共布设残膜监测点位16个,市中心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成立市级技术专家组,逐县开展业务指导,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为上级部门全面掌握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和地膜污染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6、配合落实市局中心工作,对标开展检查验收。积极开展“两边一补齐”工作,对标验收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完成丹凤县149个村、社区验收工作,有力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大提升。对标验收秦岭生态图斑问题、秦岭生态五乱问题整改,30个秦岭生态问题得到全面整改。对标督导省环保督查反馈丹凤县问题28个,加快了问题整改进程,提升了整改质量。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持续推动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开展。一是持续推进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和管控利用工作。确保了全市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二是在洛南县开展市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示范县建设工作,通过选择合理的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治理与修复等措施,确保洛南县受污染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县建设顺利推动,为遴选出适宜商洛市推广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提供技术支持。2、编制完成商洛外来入侵植物名录。一是市农业生态中心制定并印发了《商洛市农业农村区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其风险评估项目实施方案》,对县区进行入侵植物物种和区域进行调查;二是强化培训。西北农林大学资环学院吴振海教授莅临商洛进行现场教学培训,培训市县区技术人员40多人;三是深入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在商洛发生面积和区域较大,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的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小蓬草、鬼针草和一年蓬。3、制定产地环境监测方案,完成采样监测工作。年底国、省农产品土壤协同监测点位已经全部完成采样、制样、送样工作,省控点及市级加密监测完成采样及送样检测。经监测省控点和市级加密点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4、加强农村能源管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排查检查,提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严格执行“管行业必管安全、管业务必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管安全”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大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今年各县区向广大群众发放《农村能源与维修》、《沼气安全使用须知》等各类宣传资料,使农村能源安全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强化检查督查,确保沼气生产安全。修订《商洛市农村能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全市安全风险防控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安全意识淡薄,存有麻痹、侥幸心理的沼气用户进行安全知识宣讲,有效的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5、加强残膜监测,全面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全市农膜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提高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建立农膜残留监测数据库和回收利用监测体系,掌握农田地膜污染现状,为全省地膜污染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度全市的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难。一是农村沼气,随着农村种养方式发生变革,已建户用沼气和沼气工程闲置或废弃数量逐年增加,利用率不高,废弃的沼气池没有进行安全处置,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单位改革完成后,承担了新的业务,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关专业业技术人员等问题。整改措施:一是要针对当前农村沼气现状和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完成农村沼气设施安全处置工作;二是加强安全技术指导和服务,认真组织和指导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协调引进相关高层次技术人才,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能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实施耕地分类管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2、继续在洛南县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县建设工作,筛选出适宜全市推广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艺技术。3、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防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有效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4、强化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建立沼气安全生产台账,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等工作;5、加强农膜污染防治,完成残膜监测和农膜台账建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