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活动组织;文化科技讲座;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研究与保护。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1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青 | |
开办资金 | 141.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12万元 | 168.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文化馆扎实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馆2021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根据业务范围开展的工作情况(一)党建引领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集体组织学与个人自主学相结合的方式,共组织集体学习20多次。党支部书记为全体党员上党课3次,支部成员为党员讲党课1次;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参加上级党委举办的各类培训、读书班活动2次。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6次。以抓好党建工作引领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迅速召开市文化馆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制定市文化馆作风建设实施方案。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群众文化事业的信心,对党的光辉历史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以人民为中心,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作为商洛市群众文化的领头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落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2021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4场次,其中10场次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活动有《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3场),“永远跟党走”群众文艺巡游演出,“永远跟党走”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发布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商洛文化》杂志专辑,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商洛市书法美术展。连续3年举办陕西省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商洛分会场活动。这些活动现场直接受益群众1万多人次,线上点击率30多万人次。(三)多措并举提档升级文化设施,推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取得较好成绩。市文化馆在市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文化馆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要求,扎实开展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以此次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发挥工作主动性,奋起直追。借鉴优秀经验,锐意进取。积极调动现有各类公共文化资源,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商洛市文化馆公共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经过全馆干部职工勠力同心,团结协作的努力,商洛市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在之前三级馆的基础上,被评为二级馆。(四)强化传承意识,扎实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我馆按照市文旅局要求,完成2020年非遗传承人考核工作,组织策划2021年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商洛市文化志愿服务队入驻“志愿汇”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民歌》传承基地授牌,推动《商洛孝歌》传承保护工作。在12月份举办“商洛民歌”传承成果汇报跨年音乐会。根据商洛非遗保护实际,为省非遗保护中心贯彻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具体建议。(五)提前布局谋划,数字化办馆意识不断增强市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建成了商洛市文化馆网站,商洛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商洛市文化馆研究生商舟号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完成商洛市文化馆数字党建党史教育板块。商洛市文化馆网站共开设9个栏目,2021年发布150多条信息。微信公众号发布140多条信息,累计阅读、分享人次达到2万多人次。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录制书法美术网络公开课17节。(六)开展对外交流,举办艺术展览展示2021年7月19日,市文化馆应内蒙古巴彦淖尔文化和旅游局、巴彦淖尔文化馆邀请,参加第十八届河套文化艺术节·“群星闪耀颂党恩”陕甘蒙晋赣五地文化馆联盟演出。本次活动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是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增进馆际交流开展的文化活动。此次活动,市文化馆携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形象大使马阳、谢文娟,陕南民歌十大歌手、商洛民歌传承人王鹏,创作演出的诗歌朗诵《雄鹰归来》,商洛民歌《小船》等节目,联动其他四馆,共聚一堂“唱支山歌给党听”。(七)办好馆办刊物,提升文学创作水平一是编辑出版庆祝建党100周年《商洛文化》专辑,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纪实等稿件190余篇,在《商洛文化》杂志2021年2期庆祝建党百年专辑共刊登30篇(首),以文学艺术的方式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贡献文学力量。二是我馆文学创作干部在在《安徽文学》、《海燕》、《延河》等省市级报刊头条位置发表中短篇小说7篇(部)。《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分别推出我馆文学创作干部的作品小辑。湖北数字新媒体电子书推出我馆文学干部创作的长篇小说2部。在《艺术界》、《云南群文》、《大众舞台》等期刊杂志发表文艺评论、小品2篇。在商洛日报等报刊物发表散文3篇。我馆文学干部撰写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通讯稿“《化庙村群众收到文化礼物》”被商洛市政府网站全文转载。三是完成《商洛文化》杂志2016年至2020年5年的合订本出版工作。《商洛文化》杂志五年合订本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在缺少编辑,印刷厂关停的情况下,我馆《商洛文化》编辑部多方协调,克服困难,完成了合订本的编辑、设计、印刷、装订出版工作。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通过培育组织20多个优秀群众艺术团队的700多名演职人员,代表商洛200多万人民群众,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盛大节日,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用艺术表演展示党的百年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市文旅局党委对文化馆党支部组织系列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的工作予以肯定,并授予文化馆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我馆坚持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全面整合现有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向数字化转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化宣传方式,为“一都四区”建设贡献文化力量。在对外开展馆际交流活动的同时,市文化馆2021年全年开展线下展览活动7次,线上展厅活动17次,全方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渠道提升商洛地域文化美誉度。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不适应群众对文化工作开展需求。文化馆通过“走出去”办活动的方式,培育了20多支,700多人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些群众团队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主力军作用。与其他10个地市横向比较,文化馆场馆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这些群众团队排练、展示展演等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未列入预算,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三是编制人员少,艺术门类不齐全。尤其是音乐专业人才匮乏,创作文艺精品存在困难。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整改措施:1、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充分利用我馆现有活动场地,吸引更多文艺团队和文艺人才来我们馆参加活动。2、发挥民间艺术团体、艺术学校和社会各类人才的力量打造“丹江放歌”“舞动丹江”群众文化品牌,来完成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3、加强文化志原者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作风建设向纵深开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增强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新形式,配套更新基层活动阵地设备,确保基层党组织阵地功能完善、活动开展经常、党员活力增强。以党建引领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落实作风建设整改台账责任,建立作风建设长期机制,以作风建设建章立制来确保抓实作风建设工作。(二)做好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工作提升建党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假日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强化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艺术水平。发挥群众文化多样性,创新展示展演活动形式,落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三)抓好文艺创作,助力“生态商洛、康养商洛、礼仪商洛、22℃商洛”宣传工作引领文化馆业务干部,立足商洛,扎根于人民群众,围绕“生态商洛、康养商洛、礼仪商洛、22℃商洛”等主题,以摄影、文学、书画等艺术形式,创作具有商洛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四)持之以恒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要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形势,坚持不懈,落实落细场馆消杀、闭馆、预约限流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