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信用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联合征信中心)

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信用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联合征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7 16:02
单位名称 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信用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联合征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省经济信息资源、基本省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开展全省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承担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开发和服务。运维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发改系统纵向网。
住所 西安市省政府新城大院信息中心楼
法定代表人 魏立峰
开办资金 26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65.19万元 546.6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信息中心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和专项问题研究。一是撰写《2021年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及2022年展望》、《陕西省拟建投资项目特征分析》、国家信息中心区域调研材料、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陕西篇)、舆情监测报告,并完成2021年陕西年鉴信息服务供稿工作。二是完成《全国部分省市区“十四五”规划建议比较研究》《2020年陕西与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主要支撑点比较分析》《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陕西“十四五”开局起步》《陕西省扩内需促销费融入新发展格局路径研究》等专题研究。三是开展宏观数据搜集处理及报送,完成2021年上半年《陕西省情概况》和陕西宏观经济数据展示平台数据更新,每季度向重庆信息中心提供陕西宏观指标数据。四是扎实推进项目数据治理,完成全省2020年重点项目数据核对整理分析和2021年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数据治理。(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不断强化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信用平台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服务功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网站获评2021年省级特色平台网站荣誉称号。开展省市一体化信用服务研究,完成《关于申请组织实施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工程的报告》,提出《全省信用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申请。二是持续推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编制《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2年版)》,联通59家省级部门、中央驻陕单位和12个市(区),建立平台用户167个,实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归集信用信息6亿多条,解决了自然人基础信息比对问题,归集了社保信息、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信息。开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纠错治理、数据专项治理和“双公示”专项治理,“双公示”信息数据合规率位于全国前列,获得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三是创新支撑信用监管改革。开展失信线索监测预警,形成失信线索“发现-研判-预警-报送”机制。支撑信用全流程监管,大力推广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支持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监管应用。完善信用奖惩机制,与省高院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最高人民法院平安建设考评预扣分整改工作的通知》。四是持续深化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测评价系统,确定18项监测事项,采用动态循环评价方法,对全省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监测评价。配合做好政府拖欠中小企业欠款、冬季煤炭保供和煤炭价格整治等重点领域专项督导。印发《全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情况通报》(2-5月、6-9月),持续提升全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五是创新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建立“陕西省放心消费诚信监督服务平台”,探索“可信评价+信用承诺+信用监督+失信惩戒”机制,积极拓展“信易+”应用场景。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六是优化提升信用咨询服务。重新设计网站版面,优化栏目结构,全面提升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运维能力。提供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服务,全年累计查询拟录用人数8139人,查询各类专家人数累计15505人。构建“积极宣传、合规处理、快速修复”信用修复服务机制,全年信用修复4000多条。七是信用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于2021年11月26日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三)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升级和建设运维。一是推进陕西项目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项目升级。征集意见建议117条,并赴河北、四川省调研,对接多个相关业务系统形成解决升级方案。联合陕通院编制《陕西项目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已下达,正在开展招投标。二是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数据共享和归集。进一步提升与国家平台数据共享效率,提高项目信息准确性和实时性。对接优化“百日攻坚”行动,完成了办件库、事项库、统一认证平台、好差评等功能。与省工建系统数据共享初见成效,优化数据交换标准及清单,推送办件数据3万余条,接收数据近3000条。归集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通过不断加强数据共享归集,在线平台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升,我省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三是提升在线平台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完成了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解答问题咨询9500余条。与建行陕西分行合作完成投资项目金融超市开发。四是实现全省重点项目云观摩。实现全省重点项目实时查看、分类统计、重点项目视频图片等进度形象在线观看。省级重点项目共上传项目视频图片2325条,报送月度进展4875次,市级重点项目共上传视频图片7018条,报送月度进展11468次。平台有效支撑了中共陕西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各市(区)重点项目集中观摩内容。(四)支撑全委业务信息系统运维。一是保障全委视频会议。自6月份以来,共完成全国发改系统会议、全省发改系统会议和工作培训应用等线上视频会议活动130余场次,确保每场视频会议音质清楚、图像流畅,实现无故障、零差错。二是保障政务一体化平台日常运维。新增人事考核季度变更、“党史答题”、国宏云课堂等专栏,与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关中地区散煤治理在线平台等系统实现数据对接。目前,平台具有用户数量875个,完成工作流程13697条,非涉密公文、人事信息、业务流转、项目审批等关键业务数据297.3万条。三是做好网站的日常维护。对省发改委网站进行栏目变更、增设专题、调整页面、数据统计等,设计党史学习教育、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苏陕协作等专题专栏,排查处理突发故障,与政务云平台对接完成服务器扩容和数据库版本升级。对能源局网站增设政务服务、政府信息公开、国务院信息链接等栏目。对中心网站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包括网站运行状况的日常监测和异常错误信息的筛查,文章的加载及修改等。四是完成了关中地区散煤治理在线平台、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信息管理平台、陕西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项目管理的运维和技术支撑工作。(五)网络运维和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完成了国家发改委纵向网,省发改委、能源局和中心互联网、发改委内网的网络设备和机房的维护、检修及故障处理等工作。二是全年维护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50余次,完成电话移机、装机、维修工作200余次。三是完成省网信办、公安厅以及委内年度安全检查考核工作;保障“七一”和十四运期间网络安全,编制《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七一网络安全工作分解》等。编制《陕西省信息中心2021年网络安全核查报告》《陕西省信息中心2021年网络安全风险自评估报告》《陕西省信息中心网络安全整改方案》。支撑省发改委2021年度网络安全工作演练。四是完成省发改委协同办公一体化平台、陕西省四级项目库管理平台等系统国产化环境迁移适配和等保测评工作。(六)配合支持一带一路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一是以宣传和服务我省“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为宗旨,先后报道了第五届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重大事件,全年网站发布信息4600余篇,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1300余条。创新宣传形式,制作《陕西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陕西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图解,被陕西发布、陕视新闻等平台广泛转载。全年向国家一带一路官网报送信息239篇。二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通讯员制度,全年收到投稿近600多篇,投稿图片近400张、投稿视频近40个。以丰富秦岭72峪、秦岭有生灵、秦岭无闲草、秦岭大美等栏目为抓手,与西安日报合作,以“春山新籁”为主题,推出12篇报道。全年网站发布文章3600多篇,公众号发布300多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