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实验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三贤路南段 | |
法定代表人 | 何焕利 | |
开办资金 | 37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03.24万元 | 2712.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实验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7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渭南市实验小学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各项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踏踏实实做好常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以“品质教育、美好生活”为目标,坚持党建统领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品质课堂建设为抓手,在传承中创新,丰富爱的教育内涵.(一)坚持党建统领,筑牢思想防线。1.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根据学校党总支“11344”党史学习教育思路,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坚持每天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2.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有效。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平台等,开展党员、少先队员讲党史故事活动;先后开展“百年荣光永远的初心”主题征文活动,“读红色经典颂家国情怀”学生学科活动;组织党员代表和少先队员参加“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陈云琛爷爷给党员、少先队员讲党史故事;邀请检察院、医院、高管局、交警三中队、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和家长中的优秀党员进校园等,增强吸引力、感染力。3.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积极引领党员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党员、教师每月开展一次大家访活动,促进家校沟通,助力学生成长;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中定期开展“三帮”活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组织党员及教师进行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温暖他人;开展端午节走访慰问活动;参与了财政局社区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工作;参加火车站和高速东入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区上组织的交通文明劝导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二)坚持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1.仪式教育点亮红色之家。开展了一年级新生入学礼,二年级入队礼、六年级毕业礼,为四年级孩子举办幸福成长礼。2.红领巾课程探索实施。以节粮、节水护水为主题的节约课程,“红领巾点亮银杏林”“天宫课堂”“探叶”等探究课程,“飞上云端来看您”“致敬,老师”“妈妈,辛苦了”感恩课程.3.红领巾友谊悄悄开花。学校少工委和富平县东区小学少工委成为红领巾友谊大队。两校少先队员互赠礼物,鸿雁传书。实小孩子为东小孩子赠送书签,东小孩子为实小孩子赠送花籽,两校之间共同开辟“红领巾友谊园”。4.主题班队会丰富多彩。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日行为规范教育”“爱心一日捐慈善活动”“难忘师恩”“我为创文做贡献”主题系列活动,“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少年”“暖冬走进三张镇一贯制学校”系列活动。(三)筑牢安全防线,建设平安校园。1.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思想重视常态化、工作部署常态化、防范措施常态化、健康教育常态化,坚持分级分类分块管理,实行全员动态网络化管理。2.坚持安全管理常态化。坚持依据制度做事,落实保障措施;坚持抓实抓好“每天、每周、每个假期”放学前的安全教育;坚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坚持开展春季、夏季安全常识教育;坚持隐患排查,排查设施设备、排查三小矛盾、排查思想动态。3.坚持联动治理常态化。与交警、综合执法、巡特警、派出所等部门联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与区局、中心校、社区联动,强化疫情防控监督、上报、应急处理;与家庭、社会联动,筑牢“家长护学岗”安全防线。(四)落实常规管理,助推教师成长。1.课堂管理常抓不懈。加强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超周备课,在教学设计中勾画出学生“自学—互学—实践”的学习过程,对课堂作业设计要进行简要说明;加强巡课管理,由课程管理中心牵头,制定“课堂日巡制度”“日巡评价内容、标准”“教师、学生课堂行为规则”,涉及课程管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包级领导、值周员四条线,开展“网络+现场”相结合的网格化全覆盖巡课。2.课例研磨百花齐放。在区局安排引领下,学校结合“学导式四声”课堂教学学科化、课型化教学思路的思考、操作,分学科、分批次组织开展校级范例课研磨并参与区局组织的“临渭金秋”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学导式四声”课堂教学理念的有效运用。3.体艺活动异彩纷呈。坚持上好三操一课,以“多彩童年,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抓好大课间活动,并创设了多样的室内操,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收获累累硕果:航模、合唱、女足分别荣获区局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优秀社团。4.劳动教育凸显亮点。以课程为引领,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打造一米方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激励评价健全劳动素养。5.家校协同助力成长。每周三为“家校共育日”。二、踏踏实实探索实践,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一)规范落实要求,助推“双减”落地。1.课后服务规范开展。合理安排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生作业辅导为主,兼顾开展各种学生特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学业帮扶,提高教学质量。各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每天分层布置作业,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辅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答疑,对学有遗力的学生适时拓展,面向全体,关注差异。2.作业管理落到实处。严控学生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严格落实1-2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坚持作业层层审批制度,每天作业由教研组长审核---课程管理中心主任审核,符合要求后再予以布置的原则,规范作业管理;坚持作业日、公示制度。(二)立足品质课堂,深化教学改革。以“达标校”为推力,以“示范校”为动力,通过明暗线交叉、多方面开放的形式,持续深耕学导式四声课堂改革。1.能手示范引领品质教学。为了更好呈现“学导式四声”课型化特点,十月中旬为推进学校教师全员化成长,组织省能手进行示范引领。2.人人行活动精品呈现。实行人人参与公开展示,推进“精品课型人人行”活动的落地。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和平台,对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3.国培精准帮扶稳步实施。12月1日至12月14日,承担了“国培计划(2021)”革命老区县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精准帮扶培训项目。我校与富平县新安小学结成一对一校际帮扶。(三)探索课程融合,创新评价方式。1.课程融合多元育人。探索尝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思想性、活动体验性与少先队思想教育融合;将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感知、拼图构建等与少先队实践感知相融合;将劳动教育中实践体验、技能操作等与少先队实践体验相融合;将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中的主题活动、调查研究等相融合;将少先队主题队会、主题实践与主题班会、研学旅行等有效融合。2.为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创新评价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变“考”为“玩”。采取游戏闯关的形式,将语、数、体、音、美、劳等学科进行整合,融知识性、趣味性、益智性为一体,通过“童言童语—智慧乐园---音舞飞扬—素手绘心---活力舞台”五个关卡,让学生采取闯关集章的方式进行评价。三、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名校+”送教送培送温暖。与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常态化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开展了“微型课示范及培训”“管理干部跟岗培训”“如何撰写反思”等集中培训活动。还开展党建知识培训,赠送党建刊物等,开展党支部结对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让冬日的暖流流淌在每个孩子心间。2.“名师+”带动引领助成长。通过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对导师工作室的指导作用,成功开展送教送培和课堂研讨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3.“名校长+”抱团成长促提升。借助校长工作室资源,借力成员校平台,何焕利校长工作室通过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读书分享活动、实地观摩活动等,组织成员校副校长、教师代表等围绕五项管理、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互通互学互帮互助,同心协力推动质量稳步提升。四、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校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单位,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我为祖国点赞”示范学校、渭南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我与名家同写作”渭南市第八届暑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渭南市鼓号队展演金奖等荣誉,荣获临渭区教育局教研“先进单位”、“先进共同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临渭区教育学会先进单位”“临渭区无烟单位”。在临渭区2021年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视频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等荣誉。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在常规教学的管理中,落实还不到位,需要从细节入手,强化各种制度的执行与落实。2.班级多,教室少,学生社团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改变理念,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保证孩子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六、下一步工作打算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学期即将开启,学校将继续遵循“以爱育爱,爱心相传”的理念,牢记“包容、责任、感恩、奉献”的校训,在传承中发展,在思考中前行,努力推动学校迈向新征程。1.抓好队伍建设,凝心聚力共发展。重点抓好四支队伍建设,通过“我的岗位我来谈”“校训人人谈”等主题活动,讲述管理故事,引领新航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体,进行分层引导,分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修订教师量化考核,探索实施教学述职,努力打造开放课堂,讲好教学故事。强化班主任培训,设立“班主任节”,借力“班主任工作室”等,加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讲述教育故事。党员队伍建设。主动亮身份,起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讲述党员故事。2.从“三改”入手,构建品质课堂管理体系。“从改善课堂关系,改进工作机制、改变固有模块”入手,积极优化品质课堂管理体系,通过改善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课内与课外关系,落实“备、上、听、研、巡”五步走,改进工作机制,加强常态课堂管理。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单位,我们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改变自己以前的行走方式,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努力建设品质教育,共同构筑美好生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