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县城工业园区开发发建设的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 | |
住所 | 洛南县城关街道樊湾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詹绪民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4.93万元 | 246.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域工业集中区紧盯市、县考核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夯实责任,转变作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集中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各项经济指标顺利完成。预计12月底,新增入园企业10户,超出年度任务8户的25%,企业总数累计达112户,完成规模企业培育2户。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4.6%;完成工业增加值42.6亿元,同比增长8.5%。新纳入统计备案项目29个,预计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超全年任务66.7%。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2亿元,超出年度计划50%。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4.7万平方米,超出出全年任务17.5%。预计可完成招商引资额20亿元,100%完成年度考核任务。二是规划修编工作取得成效。积极对接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总规,启动编制了“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初稿,积极配合并提供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数据和资料;积极配合陕西九州华泰不动产评估公司对工业集中区土地进行“集约节约”评估工作。启动编制集中区规划环评工作,对接自然资源局,起草《集中区土地要素保障意见》,并将“五杆”迁移工作作为征地前期工作纳入意见,今年已完成土地收储238亩,超出年度任务200亩19%。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今年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累计投入1.2亿元。对洛河北路沿线企业的供水工程进一步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面竣工。启动实施了环亚源生态岛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4万平方米,入驻洛铜工艺品和富邦铜材项目已建成试产,秦创园公司已正常运营。卫东产业园路网工程一期已建成通车,电力、通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宁洛产业扶贫示范园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装饰装修接近尾声,正在进行配套的污水管网和绿化亮化硬化工程。陶岭工业核心区产业大道完成初步设计。陶岭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和管网铺设,预计明年6月底前可建成投用。卫东工业污水处理厂地基全部平整,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和相关手续办理,预计明年3月可动工建设。工业集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四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集中区实施重点项目16个,新建11个,续建3个,前期2个。其中环亚源生态岛项目,目前已建成2.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入驻投产运营3户企业,其他道路、水网、路网电网、停车场以及三线博物馆修复全部完工,并成功迎接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获得与会观摩人员一致肯定。环亚源二期项目标准化收贮中心已建成投用,厂区道路、绿化工程已完成,厂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同步完成;宁洛产业扶贫示范园项目已经建成2.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公共服务中心以及餐厅及职工休息室等,外部装修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入园招商工作正在同步跟进。陶岭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厂区主体工程,配套的管网工程同步铺设当中。得实润澤尾矿建材、鑫磊恒达建材等其余重点项目均按照年初进度计划稳步推进。五是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积极谋划成立了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公司,目前公司基本架构健全,人员也已基本到位,正常开展业务工作,开发建设公司的成立大大破解集中区开发建设资金匮乏难题。积极申请增设管委会内设机构,增加编制15名,管委会机构不断完善;并根据新批复的文件,积极修改新的“三定”规定;同时,积极申请增设经济运行局,健全内部运行机构;严格执行集中区招商准入政策,坚决实施招商项目“双卡制”,落实“亩产论英雄”发展思路,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条件,积极拟草并申请出台了《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试行)》,集中区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六是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坚持一线工作法,定期入企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困难问题10余件;组织召开生态环境及安全生产会议10余次,累计入企宣传《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2次,组织开展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活动1次;全面开展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集中大排查大检查6次,累计开展联合执法督查检查3次,关停排放不达标企业1户;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次,强化企业主体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积极开展防汛工作,紧急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累计排查险情6处,设置临时安置点2个,救助受困群众300余人,确保辖区企业安全度汛。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增入园企业9户,超出年度任务8户的12.5%,企业总数累计达112户,完成规模企业培育2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工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8.5%。新纳入统计备案项目2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超全年任务66.7%。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2亿元,超出年度计划50%。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4.7万平方米,超出全年市考任务4万平方米的17.5%。重点项目中环亚源生态岛项目标完成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入驻企业6户,其中3户已建成投产(运营)。完成喷泉广场、三线博物馆等其他建设内容,并成功迎接市级重大项目观摩,获得一致肯定;宁洛扶贫产业示范园一期项目完成2.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中心以及职工宿舍餐厅建设;恒森道路建材、洛铜工艺品、洛铜物流、环亚源二期、三羊通达建材、得实潤澤墙体材料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中泰玻璃和鑫磊恒达建材项目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玖耀环保材料和宝隆尾矿材料正在办理土地手续;环亚源一期、泰华医药产业园等一批新投产企业满负荷生产。集中区水、电、气、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着重完成了樊湾片区自来水提标改造工程、卫东产业园区道路、水、电网改造工程以及陶岭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个,各类统计备案工作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共性指标方面,上级交办件(案)及时办结,其中信访件1起、主办市政协提案1件,协办市人大议案1件;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实现连续9年无事故目标;其他意识形态、依法行政、平安建设、统一战线、工会、保密、计划生育及联创工作均能按照工作要求顺利完成。在县重点工作方面,力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上半年在包扶石塬村工作中,下拨包扶资金5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争取苏陕扶贫协助项目资金分红6万元,协调77户建档立卡户加入野里社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每户分红300元,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下半年包村调整到永丰镇东湖村以后,集中区首先对全村474户群众进行了入户走访,为村上下拨帮扶资金6万元,协调环亚源公司出资1万元,用于改善东湖村办公环境和整治环境卫生。积极帮助帮扶村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9户75人,准备编织袋、被褥、米面油等救灾物资,走访慰问受灾户30余户。同时,积极帮助帮扶村拓宽就业渠道,向集中区企业推荐劳动力,成功就业6人。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配合完成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开展“秦岭卫士行动日”活动,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年签约招商项目20余个,完成招商引资额20亿元;争取项目10余项,争取资金1.62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获得荣誉方面:2021年,工业集中区被评为2020年度工业集中区建设先进单位;卫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项目用地问题突出。二是项目环评手续办理难。三是建设发展资金短缺。一方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制约集中区发展建设水平,集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融资能力不足,导致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企业自我抵风险能力较差。整改措施:一是协调相关部门,缩短报批程序周期;二是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进度;建立入园企业环保考核机制,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环保日常监管工作,督促企业开展环境隐患自查自改。三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中区综合承载能力,有效促进企业融资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发展目标2022年,工业集中区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创建省级经开区和全市“一流”县域工业集中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首位产业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升工业集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有力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入园企业8户,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工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二)重点工作(一)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五)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六)强化运行保障能力。(七)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八)注重长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九)统筹兼顾,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工业集中区被评为2020年度工业集中区建设先进单位;卫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