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

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7 09:35
单位名称 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调查研究服务。环境评价技术标准研究;环境评价报告审批前、危险废物异地转移、代处置风险、土壤承载的技术评估;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研究及技术支持;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审计研究。涉及资质认可内容的以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的内容为准
住所 西安市西影路112号陕西环保综合办公大楼13层
法定代表人 鲍建军
开办资金 878.8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10万元 150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我党建党的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在这个光辉历史时刻,中心各部门严格落实厅党组下达的各项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围绕2021年生态环境改革重点任务及省厅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大力推进环评、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及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高效完成省厅下达的“抓点示范典型引领”工作任务,取得多项示范性成效。其中,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排污许可、三线一单、土壤和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作均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表扬和感谢。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业务工作取得成效(一)以环评主业为核心,不断提高评估质量今年,中心共受理规划环评审查7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14个,出具技术评估报告77个,通过60个,通过率77.9%,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评估质量与管理效能。一是严格落实评估报告“三级审核”和技术审查委员会制度,对环评技术评估级级把关、集体公开审核审查,筑牢环评审批“第一道关口”;二是修订项目环评技术评估管理办法,将评估时间缩短至20个工作日,并制订完善了电离、电磁类等8个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点,同时对于西延高铁等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进行主动咨询、指导,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号召,提升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技术支撑水平;三是严格开展13批次共400份环评文件(含规划环评文件60份)的技术复核工作,对于发现质量问题的项目,对企业、编制技术单位和编制人员进行通报,并要求整改,同时配合省厅环评处、辐射处对环评技术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抽查,倒逼环评机构加强质量控制,从源头提升环评报告质量;四是从874人中择优选取424名专家,建立陕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老中青比例约为1:5:4,结合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基本构建起了一支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识合理的技术评估团队,不断支撑我省环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开展2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效果评估工作,并配合执法局承担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管技术支撑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环评技术评估为核心,“三同时”监管和竣工验收效果评估为抓手,覆盖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升为省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以抓点示范为重点,助推管理能效提升今年,中心共承担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和典型行业排污许可审计式试点两项抓点示范工作。一方面,完成了第一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通过析研究涉及全省12个地市的229个产业园区环境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完成《陕西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初稿),深入探索入园项目环评内容和形式的简化,有力提升了园区的环评审批效率,推进了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体系衔接;另一方面,权力开展排污许可审计式试点工作,形成火电、水泥和砖瓦三个典型行业研究报告,并以典型行业排污许可执行报告为抓手,持续完善火电行业审计式相关支撑文件,形成了“一企一单”,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性成效,为推动构建排污许可审计式监管体系,强化证后监管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和参考价值。另外,中心还配合环评处和固体处开展“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和秦岭区域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两项抓点示范工作。其中,“三线一单”市级成果落地应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省厅有力指导与协调下,提前完成全省12个市(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部发布,成果数据已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同时初步建成了“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开展了39个规划、36个重大项目与省级“三线一单”成果的对照分析,形成“两高”行业分析研究报告,配合环评处服务陕西省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应用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案例》,并向全国推广;秦岭区域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取得了尾矿渣中硫离子和氰根离子的检测方法、尾矿库环境采样方法和采样管理APP系统等多项创新式成果,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通过部省级专家组验收,位居全国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前列。整体工作属国内首创,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向全国推广。(三)以技术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对厅支撑中心还承担了多项对厅技术支撑工作,一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支撑,完善我省200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基础信息和成果集成,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严格污染地块的准入管理,得到生态环境部“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报表扬;二是配合开展排污口管理,开展了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评估,建立陕西入河排污口矢量化图库,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服务;三是推进重点行业重金属治理,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和涉镉等污染源的排查整治,及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及锰污染排查工作;四是及时总结成果,形成了《陕西省排污许可审计式监管指南总则》、《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15项标准和技术研究成果,其中,选送的《陕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项目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研究》和《陕西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信息研究与应用》分别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021年,中心能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全年工作从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很多时候疲于应对琐碎繁杂事务,抓具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大;二是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方面还应与时俱进;三是在沟通中心同志,不断提升内部业务能力方面还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持续发力,狠抓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保障扶贫村脱贫成果和发展村特色经济。二是立足主业,持续全力服务环评审批管理,继续规范开展项目环评的技术评估工作,持续强化对基层部门项目环评审批指导。规范高效开展各项技术以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效果评估工作。三是加大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持续探索规划环评宏观指导效能,继续深化我省产业园区试点改革,加强规划环评对建设项目环评简化指导。四是继续探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巩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做好排污口管理与整治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