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

发布时间: 2022-05-07 09:35
单位名称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区内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科学研究;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栖息地环境监测与治理;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管理。
住所 陕西省洋县朱鹮南路57号
法定代表人 张社朝
开办资金 43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23万元 47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上一年度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涉及有变更登记,具体内容为单位名称从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变更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变更时间为2021年3月16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成绩(一)内部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健全皇冠山、桑园两个片区班子,出台《关于加强资源管护和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推行片区责任制管理。二是对皇冠山、桑园两个片区开展资源管护、监测等业务技能培训。三是完成了划入人员工资核定录入及“五险一金”转移。四是积极与驻地政府等相关单位沟通衔接,皇冠山、桑园两个片区的固定资产划转工作稳步推进。(二)强化管护措施落实。一是持续加强日常资源管护。有序开展日常巡查、重点区域巡护、资源管护动态监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及涉林违建别墅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结合季节及区域特点适时组织“反盗猎清山”“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暨森林防火”等专项行动。完成日常巡查168条、重点区域巡护151条,专项行动34天次,收集记录表346份、数据表188份。布设资源管护动态监控位点52个、红外相机156台,收集照片15464张、视频3473段。全年区内无动植物疫源疫病发生,无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辖区资源安全。二是科研监测与合作交流稳步开展。编制《2020年度科研项目技术成果报告》,完成两栖爬行类动物及温湿度气象监测、哺乳动物红外相机调查两个项目年度工作任务,组织实施本地资源调查、金丝猴及红豆杉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监测,2021年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有序推进。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值班值守、火源及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应急预案修订完善、机具检修维护、防控信息预警、安全责任夯实等基础工作,组织“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开展森防演练,定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保障了区域资源安全,全年无森林火灾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认真开展社区共管及精准扶贫。为社区蜂农实施“熊猫森林蜜”项目持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巩固社区共建基础。同时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及时调整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消费扶贫,线上线下共计购买扶贫物资3万余元,扶贫工作按照上级和驻地政府要求稳步开展。(三)公众教育宣传拓面提质。一是依托“关注森林网”上传工作动态信息160余条,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信息30余篇,《长青》生态期刊按时出刊,并尝试在微信平台进行电子推送。二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日期间,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编印《生命长青的魅力——2020年长青自然教育活动报告》,修订印制《长青自然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四是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开展自然教育活动9期受众人数436人,开展“生态课堂进校园”活动5场次,开展“长青课堂”5期。五是组织开展“感受红色经典·筑牢红色阵地·当好生态卫士”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的同时,从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配合省天保办完成2016年封山育林工程成效验收,严格按照批复实施2021年封山育林项目,并进行了自查验收。二是完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2020年保护监测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初步验收。三是2020年国家公园补助项目已完成技术培训、第一期外业调查等工作,完成投资300万元,后期将按照计划持续推进。四是报批2021年中央财政国家公园项目的实施方案,目前完成了招标、合同签订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五是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强化项目储备。二、突出亮点(一)首次在低海拔区域拍摄到金钱豹活动影像。(二)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自然资源本底调查专业技能竞赛中,我局获得单位团体一等奖,4名同志获单项个人一等奖。(三)获批“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是我局连续获此殊荣,也是陕西保护区中唯一获此命名的单位。(四)在陕西省首届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大赛中,我局设计的“走进自然保护区 探秘大熊猫栖息地”课程荣获一等奖。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局点多面广,分布距离较远,经费不足,制约发展。二是项目资金中的配套资金得不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效益,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及监测设备跟不上新时代保护工作的需要,且受气候影响区内道路水毁严重,每年需要大量资金修缮维护。三是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急需补充新生力量。四是周边社区发展与脱贫需求大,给资源管护及日常管理工作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四、2022年工作思路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围绕重点工作,针对现状和不足,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按照全省林业工作部署,积极跟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相关工作。(二)持续做好资源保护工作,保障区内资源安全。(三)继续做好科研监测工作,拓宽科研合作交流渠道,促进我局内部科研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四)深化宣传教育,提升【生命长青】品牌影响力。(五)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六)持续发挥【长青课堂】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职工业务技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一、获批“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是陕西保护区中唯一获批的单位。二、设计的“走进自然保护区 探秘大熊猫栖息地”课程,荣获2021年陕西省首届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三、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自然资源本底调查技术培训竞赛中,获得单位团体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