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第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丹凤县城建设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传锋 | |
开办资金 | 5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5万元 | 3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丹凤县第一小学 | 从业人数 1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依托计划扎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教学工作严格落实部颁课程计划,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规范开设校本课程阅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教师能按课表上课,不缺课,不挤占技能类课程。各部门、学科组、教研组和教师均能依照开学初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组织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学校着眼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促进校内师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创设能激发教师工作主体意识的平台和搭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舞台。本期我校教师张莉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周龙龙、周妮、刘莎获得丹凤县“最美教师”称号;第九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我校39人获奖;张扬、姜会盈、刘文英等30余名教师获得丹凤县第一小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称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规范学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以质量效益为本,通过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教研,实现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推动教育持续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秀教风,廉洁从教,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化课改,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抓好课题研究。二、完善机制,强化常规管理,助推“双减”1.各部门、各教师明确责任目标,高效执行。教导处、教研处,教研组、学科组和教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改革工作方法,敢于担当,携手共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2.过程管理严、实当头,有效性大大提高。本期我校继续推行领导蹲组包级包班、每日巡查、常规教学周检月查、听课评课等管理制度。班子成员每天进班巡查,检查教案、作业以及教师到岗、学生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并在微信群进行通报,效果良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定主题、定时间、定发言人,研讨作业布置和“双减”的落实,每周安排汇报课、研讨课、展示课,领导班子的听课评课最高达45节(杨程波、叶英飞、舒爱芳),其余领导班子听课超过30节,所有教师听课超过20节;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和通报,本期共进行常规检查5次,从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研修笔记、政治学习、班务笔记到作业作文的批阅、优化设计的批阅,第一时间了解师生情况,指导教学。教导处也做好了各类常规的表格、学籍、考务、资料的发放、统计和收集整理。3.落实奖惩机制,凝聚力增强。坚持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把“质量立身”“质量永保第一”的思想行动与评优树模、晋职晋级相结合,及时进行颁奖表彰先进,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本期奖励学科带头人20余名,坚持“一马当先”“千里马”优秀学生奖励制度,持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奖励“一马当先、千里马”学生一千余名。4.加大宣传力度,激发荣誉感。本期我们借助公众号、微视频、宣传栏、展板等媒体工具,大力宣传为提升教学质量贡献突出的教师,表彰奖励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生,树立典型,激励后进,营造全员抓质量的良好氛围,本期我们利用公众号发出83篇宣传稿,宣传、总结了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在此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抖音、微视频记录了我校30余名教师的精品课,向家长、社会开放,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社会反响好。5.办好家长学校,开好三个会。本期我们召开家长会2次,利用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文化、思路、目标;中期的中高年级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大家访活动,使得老师充分了解每个孩子家庭等情况,进行精准施策,一对一帮扶;领导班子每周一次行政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专题研讨会,研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导处每月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1次,查漏补缺。三、精细管理,做好常规教学工作1.学校以《丹凤县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四清”制度的落实为抓手,让教师明确备、讲、批、导、考、评各环节的规定和操作要求,注重细节,随机听课,每月进行一次大型常规检查,通报反馈,把常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到到位,把向常规要质量落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各年级各学科质量的同步均衡提升。2.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师生良好习惯。备课从研究课标开始,分析学情,关注“学习基础”,与整册教材、整个单元相联系,找准起点,做好充分的准备;预设问题注重悬念性、阶梯性、探究性;确定教学内容要兼顾学生看得懂说不出的内容,体现“课标”结合“学情”的重点内容,“不用教”的内容。实行单元、课时备课,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等环节齐全。3.改革教学方法,落实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备课分层、上课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分层,找准最近发展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潜力。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引入学科思维导图。4.规范教研活动,抓好校本教研。本期我们分设了高语、低语、高数、低数、英语、综合六大教研组,下辖语、数、英、体、音、美、信息等20个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学科组间周活动一次,年级组每月活动一次。四、扎实研修,促进专业发展1.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考查,与专家名师互动对话,真正实现理念刷新,行为改变。本期我们派送30余人次到西安、渭南等地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对外,与南京雨花实验小学、西安大学南路小学等地名校结对,邀请名师、学带、专家教授等来校讲学,本期南京支教教师谢娟、金卓、杨丹老师为我校教师示范课6节,讲座4场,提升办学品味;对内,通过移植课、二次培训等方式,让全体教师接收到来自改革最前沿的信息,与教育教学发展改革同步。2.深化校本研修,推进教学改革。强化问题意识,通过理论学习、部编教材培训、思维导图、自主研修,以及青年教师汇报课、能手骨干示范课、中青年教师评优课、学科组研讨课等活动,落实新课程理念,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善“六步导学模式”,优化教法学法,全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本期张扬、张莉两位教师参加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张莉荣获省级教学能手,12月份学校又推出6名校级教学能手,也为来年的教学能手大赛打好基础;本期我们还进行了信息技术2.0、希沃白板等等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普遍提升。3.实施青蓝工程,壮大骨干群体。鼓励青年教师拜师学艺,组建了17名省市能手、学带为主体的名师团队,每人收徒(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潜力型教师等)2名,指导他们参加学科竞赛、优课、微课评选等活动,通过一对一指导、每周一课、同课异构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师徒教艺同步提升。4.抓好课题研究,本期陕西省精品课程《小学美术+地方非遗资源》,陕西省课题《学科讨论式教学研究实践》得以继续研究,商洛市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顺利开题,县级微课题《“双减”背景下体音美社团活动有效织策略研究》等已上报;校级课题《小学生阅读指导研究》、《小学音美社团活动的美育实践研究》继续加强研究,力争下学期开题,大力提倡教师参加省市县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本期我校教师参与的第九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39人获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