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劳动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市场提供服务。再就业指导、服务、培训、失业保险、劳动服务公司管理、职业介绍 | |
住所 | 三原县丰原街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荣 | |
开办资金 | 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43万元 | 75.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劳动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失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业务活动:(一)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截止12月初,我县累计发放贷款374笔7565万元,2021年创建信用乡村六个陵前镇长坳村、独李镇刘官村、渠岸镇大村王村、大吉村、黄毛村、渠岸村。贷款回收情况:我县到期贷款回收率100%,无逾期现象。(二)就业培训工作我中心共开展创业培训14期350人,就业培训55人,收集项目库资料100个。推荐创业典型25个。(三)失业保险工作到11月底,全县共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546.17万元。其中:21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332.49万元,领取医疗补助金51.21万元;298人领取失业补助金141.29万元;1人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0.91万元;75人领取职业技能提升补贴11.75万元;178人领取取暖补贴7.96万元;184人享受疫情期间物价补贴0.54万元,42户企业享受稳岗返还补贴46万元。为我县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截止11月底,根据减免政策,共减免失业保险费188.89万元。其中:减半征收情况(按单位应缴部分的50%缴纳):大型企业减半征收8户、累计17033人享受减免政策、减免失业保险费41.50万元;免收情况(全部免除单位应缴失业保险费部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152户、累计46255人享受免收政策、免收单位部分失业保险费共计131.39万元。积极响应中省市文件精神,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提标扩围”政策精神进行普及宣传、做到特殊时期应保尽保、应扩尽扩,及时落实待遇,确保企业职工岗位稳定,使有限的扶持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今年,通过网络报导、召开提标扩围推进会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政策宣讲普及活动,我县共对符合本次稳岗返还条件44户的企业进行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共发放稳岗补贴178.31万元。6570人受益。有力稳定了我县企业稳步发展。2021年,为45名符合条件,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资金5.1万元。推动了失业保险待遇由保障基本生活向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促进就业的转变,做到从源头上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截止11月底,线上处理各类申领信息469条。其中:失业补助金申领335条、失业保险金申领312条、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2条、技能提升补贴申请34条。共为8名符合退休年龄的失业人员办理退休业务,为4名退休人员办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失业保险动态监测单位进行及时有效严格管理,按时上报动态监测数据,做好失业保险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陂西镇桃余新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8人。现已全部脱贫。一是产业扶贫。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中心拿出2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发放信用村贷款300余万元,为桃余新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截止12月初,我县累计发放贷款374笔7565万元,占全面发放任务7500万元的100.86%。其中发放个人贷款366笔5465万元,发放信用村贷款239笔3235万元,扶持小微企业贷款8笔21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374人,带动就业3526余人。(二)创城培训工作五个创业中心共入住企业25家,扶持创业76户,带动就业2241人。失业保险工作截止11月底,我县失业保险扩面1754人,参保23424人。完成年扩面任务600人的292%。三、存在不足;(一)失业保险工作一是由于私营企业视缴纳失业保险费为企业负担,认识不到位,比如医保定点参保单位,有些单位几年都没有缴纳失业保险金,多次督促效果不大;二是由于事业单位单位部分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导致事业单位缴费不能实现系统软件操作;三是部分国有企业“名存实亡”,历年欠费数额较大;四是由于以前财务人员没有按时进行系统支付结算,追朔年份太多,对现在的自查工作造成困难。(二)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一是担保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县创贷工作正常开展的最大瓶颈。二是担保形式单一极大的限制了广大创业人员的借款积极性,尤其是贫困创业人员。(三)创城、培训办工作一是培训网络及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二是培训从报名到开班时间太长,人员流动变化大,难以保证学员到课率;三是创业培训受放款期限影响,学员积极性不高;四是培训课时太长硬件要求太多,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员积极积极性不高。五是培训时间灵活性不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培训需求。六是加强中心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实施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七是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严格资料审核把关,培训质量过关,培训后就业率过关。八是强化管理2019年1个县级、4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2021年再创建5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赴标准化创业中心示范县区多交流多学习,取得好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标准化创业中心新的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改革性开展。四、改进措施加大失业保险政策宣传,协调做好事业单位列入财政预算工作。制定更加详尽可操作的工作经办流程和规范。与经办银行加强沟通,进一步明确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对人员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操作要领、贷款流程、贷前调查、贷中跟踪、贷后服务等进行进一步明确规范和管理。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创业融资服务各项政策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银行、基层工作平台等现有工作场所和服务窗口,在显眼位置张贴悬挂创业贷款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同时,印发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册,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相关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加大信用乡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信用乡村建设力度,简化贷款程序,方便群众贷款,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脱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企业申请、银行推荐、创贷中心推荐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形式。加大与财政部门、经办银行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简化担保程序,丰富担保形式,方便群众贷款,进一步加强培训设施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加强高技能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定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专业的实用性。根据目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及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五、今后工作思路一是扩大失业保险参保范围,继续做好失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二是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基金征收管理。三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和调控工作。四是做好参保单位的补基数工作。五是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实现失业保险各项工作新发展。六是继续加大创贷信用村工作力度。七是对已经按时足额还款的陵前镇曹师村做好二次放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八是对拟创建的两个信用村会同经办银行做好全面考察,协助指导村级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制约措施。九是继续做好个人借贷线上受理和贷前考察,为2022年元月份放款奠定基础。十是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小微企业做好前期考察和资料准备工作,为后续放款做好准备。十一是继续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严格规范流程,加强就业指导,切实服务群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