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红十字会

商洛市商州区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 2022-05-05 16:55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红十字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人道、博爱、奉献。负责开展备灾、救灾、社区服务、卫生救护、红十字青少年、无偿献血、国际人道精神的传播等工作;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开展人道领域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依法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开展与国际、国内红十字会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工作。
住所 商州区政府东二楼
法定代表人 刘永超
开办资金 2.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3万元 12.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红十字事业稳步推进。一是严格项目管理,2016年以来实施香港红会“博爱家园社区为本”减灾项目6个,中国红十字总会博爱家园项目1个,争取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对项目村群众进行了健康知识、妇女病预防知识、樱桃科管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25场次,并建成了逃生路3条,避难广场2处,逃生桥2座,发放生计金15万元,受益群众1万余人。二是争取栖霞区红会宁商协作社会扶贫项目资金40万元,开展助困、助学、慰问等活动22场次,受助贫困群众1050余户,2350人;贫困大中小学生1000余人。三是上报中国红基会天使计划项目申请15份,为10名14周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及5名白血病患儿申请项目救助资金60余万元。四是争取陕西省彩票公益金救助项目,救助20余名大病困难家庭,救助金额10万余元。(二)以困难群体需求为导向,人道救助深入人心。一是每年争取省红十字会救助物资、自筹款物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5年来共筹集款物100余万元,全区受益户数3000余户,人数1万余人。二是联系爱心企业家捐款20余万元,开展“博爱助学”活动,已救助贫困大学生200余人。三是争取省红十字会药品、奶粉等价值200余万元物资,发放到各镇办卫生院及贫困山区贫困群众手中。四是用筹募的资金开展“关爱五保老人送温暖”、“中秋节为贫困老人送关爱”、“建党节慰问困难党员”以及“为贫困学生送文具开展博爱助学”等系列活动。通过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影响,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以群众生命安全为宗旨,救护培训大力普及。区红十字会努力完善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创新救护培训工作方式,大力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五进活动”,5年来举办救护培训培训32场次,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每年在包扶村、基层组织、示范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5场次以上,每年开展应急演练2场次以上。二是每年在电信广场、文化广场等人群密集地方,宣传家庭急救、野外急救等知识3场次以上,并现场操作,让公众掌握固定、搬运、包扎、心肺复苏等基本应急救护知识。三是发放急救知识彩页、急救包、急救手册、毛巾、纸杯、洗衣粉等宣传品,提升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以壮大红十字队伍为己任,基层组织规模壮大。一是借助入户走访、慰问救助及项目培训等机会,向村、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宣传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员与志愿者管理办法,动员他们积极加入红十字组织。二是借助上街宣传、进企事业、进学校培训的机会,向爱心人士、学校师生、医务工作者宣传红十字相关知识,会员志愿者的权利义务等,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红十字会活动,自愿加入到红十字组织中来。三是截止目前已发展基层组织15个,会员562名,志愿者104名,较去年有大副度增长。立足本职工作,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是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在原本单位就人少的情况下安排派驻1名队员常驻西联村,其余单位4名干部每人帮扶6户贫困户,积极配合包扶村完成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二是为改善包扶西联村办公条件,硬化村级活动室场地、购买电脑空调、建爱心超市、村级灶等投资13万。三是为包扶村161户贫困户争取到食用菌、光伏产业认领分红项目,年分红4500元;为贫困户发放产业补助1.5万余元;为1名公益岗位贫困户发放工资0.6万元。四是为西联村贫困户、困难党员、大病家庭发放米面油、棉衣棉被、保暖衣、运动鞋、红心包、夏凉被、电饭锅等价值15余万元的慰问救助物资。五是组织志愿者深入包扶村开展脱贫文艺演出、送医送药、理发活动3场次,激发激活脱贫内生动力,扶志扶智工作有力推进。统筹协调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捐赠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捐赠工作,好捐赠款物收支报表的上报,并建好收支台帐,坚持日汇总、周公示,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广大群众监督,捐款均已上解至区市场监管局,纳入全区统一管理。二是疫情期间组织全体干部开展网上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宣传,为包扶贫困户发送微信、短信200余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了解生活生产状况,尽力解决群众需求及存在困难,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三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迎宾路社区等8个村送去方便面100箱、纯奶100箱、口罩300个,价值1万余元;派驻两名志愿者在迎宾路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核查工作长达两个月。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会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效果明显,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红十字会主责主业有续开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红十字会法》的宣传缺乏深度和广度,宣传形式单一,以致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和会法认知度不高,会法中规定的相关职责难以落实;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与弱势群体的需求不相适应,人道救助能力有待提升,筹资募捐的形式有待创新。红十字会人员少、经费不足,机构职能和实际工作量不相适应;镇办级红十字会没有专职干部,工作往往在镇办形成断层,严重影响了基层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四)红十字会干部自身建设还需持续加强,依法履职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风险处置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整改措施:1、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促进救援队伍协同救援能力、救援物资保障能力等进一步提升,至少建立一支救援队伍。2、每年持证红十字救护员人数增加100人、救护知识普及人数增加1000人。努力实现“红十字救护站”在有援建需求的4A级以上景区应急救护服务保障全覆盖。3、制定筹资募捐规划,每年募集款物总额20万元以上,制定重特大灾害应急预案。聚焦关爱生命与健康,增强救助实力,扩大救助规模。4、依法推进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县级红十字参公管理。推进基层组织、阵地、工作有效覆盖,红十字基层组织达到50个,会员达到5000人,注册志愿者达到500人。5、推进治理结构、人事制度、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综合监督体系,设立理事会,监事会。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好党史教育活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深入推进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坚持实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时刻紧绷“廉政之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一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红十字会宣传组织工作和提高筹资能力三项工作为重点,每季度调研不少于1次,每年有针对性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与兄弟部门多交流、多探讨,多征求基层组织、会员、志愿者对做好工作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大家的智慧和能量。三是创新会员志愿者发展渠道,多在基层红十字组织开展活动,为其办实事,争取他们对红十字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三)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狠抓红十字任务落实。一是拓展筹资募捐渠道,积极与发达地区爱心企业联系,筹措救助资金,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对困难群众实施救助。二是以红十字“五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活动,每年开展2次以上应急演练活动,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三是规范志愿者管理,吸纳更多有爱心、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四是组织红十字基层组织、志愿者、会员参与“三献”的宣传推动,积极与血站联系,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一年来,我会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效果明显,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红十字会主责主业有续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