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2-05-05 10:50
单位名称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征集、研究、整理、保存重要党史资料;宣传党史经验;指导县(市、区)党史工作;党史遗址保护,纪念场馆建设。
住所 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21号313室
法定代表人 张留文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渭南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6万元 12.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够遵国家有关守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室在市委的领导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党史基本著作编撰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共产党渭南历史》(第二卷)3月底将全面完成修改任务,征求市级各部门的意见,并报送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二次审读。《习仲勋与渭南》正在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提升书稿质量。将启动《三秦红色地标渭南卷》的编写工作。积极收集整理《脱贫攻坚口述史》103篇,并已上报省上,力争明年初编印成册。完成了《关于习仲勋同志有关保密故事》渭南红色地下的交通线及李大钊与渭南等相关史料的征集工作。(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一是深入学习下真功。我们为干部配备七本必读书籍及三个《历史决议》读本,将每周一、周五确定为固定学习日,举办“党史讲堂”,让全室干部申报题目,登台讲解,把全体干部的言行引导到“党史姓党”“党史为党”的正确方向上。组织全体干部听取著名管理学家、政治学博士、中央党校教授李拓同志围绕题为“百年大党辉煌成就的历史密码”的专题讲座。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集体交流研讨相结合,组织干部一月一讨论,积极开展“学习七一讲话,谈感悟、促工作”主题交流会、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解交流会等学习活动,并要求全体干部撰写心得体会。二是实际调研顺思路。在深入县(市)区调研,赴汉中市学习考察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渭南党史研究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统一干部的思想与行动,召开了“对标汉中议措施,守正创新谋新篇”大讨论,制定了我室《以“四抓四促”为载体,精心组织实施“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政治建室、编研立室、人才强室、创新兴室、从严治室”的工作思路,引导全体干部经过2-3年的努力,使渭南党史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小部门要有大作为。三是埋头实干展形象。我们把学习的成效放在办实事、开新局方面,促进了各项工作。在为民办实事上竭全力,按照学史力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事”活动,做好包扶村临渭区阳郭镇苌坡村红色交通线的调研、指导工作,联系汉中核桃销售商为该村销售核桃30余吨,协调市、区交通局争取水毁路段修复资金。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创文创卫和文明劝导工作。呈办60期“听红色故事,走奋斗之路”渭南党史人物故事展播栏目。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献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渭南历史百年大事记略》在《渭南日报》七一特刊上用两个版面刊登。张留文主任署名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赴汉中学习考察党史工作的报告》,在《渭南工作交流》和《陕西党史》上发表。副主任和一名同志分别撰写的文章在《陕西党史》上发表。其他两名同志撰写的四篇文章分别荣获全省和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二、三等、优秀理论文章奖等奖项。2022年度宣传专项引导资金年度项目《渭南红色资源的保护、整理和利用研究——以西北野战军在渭南的调研为例》通过省委党史研究室批准报送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三)党史宣教工作有声有色一是注重宣讲活动。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按照上级的安排,采取报告会、宣讲活动、拍摄专题片及线上、线上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扩大党史宣传,推动党史宣传教育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增强了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宣讲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一步坚定全市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副主任到渭南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宣讲共计50余场次,受众20000人次左右。二是拍摄专题片。为了扩大渭南党史的宣传面,我们先后与陕旅集团、国家电视剧领军人物夏蒙等合作,拍摄完成了六集文献纪录片《东渡!东渡!》,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编排,预计明年初可在央视播出,形象地再现八路军从我市韩城东渡黄河奔赴前线的场景,起到广为宣传渭南是八路军东渡抗日出发地的作用。为了充分反映西北野战军在渭南的历史功绩,我们与陕旅合作拍摄的《挺进关中》进展总体顺利。我们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赴我市党史教育基地完成调研推进“印记”微党史短视频拍摄工作。三是改进渭南党史网站。今年8月,我们对渭南党史网站进行了改革,新增并开通了“渭南党史”微信公众号,增加了其在今日头条推送等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大等特点,加大党史宣传力度,各方对党史网络评价良好。截止12月6日,我们利用渭南党史网上传工作信息近百条,其中刊发党史宣传文章19篇。同时,我们在陕西党史网刊登《市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对标汉中议措施守正创新谋新篇”主题交流会》等报道13篇。收集、整理《渭南党史上的今天》相关资料,在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渭南党建网、渭南宣传网、华山网、渭南新闻网等网站平台发布。还在渭南日报刊登《传达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等信息报道5篇。(四)审读审看工作进一步规范我们出台了《党史研究室党史作品审读审看办法》,对审读审看工作予以规范。一年来,先后对市博物馆临展陈列大纲《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丝网版画艺术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渭南图片展资料的审读工作,对渭南日报评论员文章《传承崇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及渭南日报社开设的渭南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审读,审读篇目20余篇。对全市“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文案及视频、渭南先锋相关资料开展审读。对市电视台渭南红色档案栏目、陕西省红色印记等栏目出品的渭南精品党史故事进行审读。与市文联联合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渭南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展”,审读并编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渭南市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参考选题》。完成了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的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的审查工作。对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新布展大纲《渭华丰碑气壮山河--渭华起义纪念馆陈列大纲》及《渭华起义展陈设计方案》等资料进行审读。对市文旅局《党的利益第一位--重要时期的习仲勋》和大型秦腔现代剧《根据地》剧本进行审读。此外,还审读了合阳、潼关、澄城等县的党史二卷和大事记,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五)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培元固本提能力。举办了全市党史系统2021年大练兵强本领培训班,邀请全省党史专家和实务工作者讲解《党史基本著作编著的若干问题》等四个专题。11月22日至26日,由张留文主任带队,两名业务骨干参加,赴宝鸡参加了全省党史系统业务培训班,召开省培训班精神传达会,并把学习课件发送党史研究室微信群中,让每个同志学习。二是聚集合力搞研究。我们制定了《渭南党史特邀研究员管理办法》,在全省、全市范围内聚集专家搞研究工作。已聘请两名全省党史专家和我市的专家学者15人的特邀研究员队伍。还采取县上到市党史研究室跟班学习等办法,先后有3名优秀年轻干部来市委党史研究室跟班学习。与有关县(区)党史研究室上下合作,与全省党史专家刘德海等同志在编写《党史二卷》方面举力合作,已结出硕果。三是建章立制求实效。今年7月以来,根据我室管理混乱的实际,相继制定了《学习制度》《室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党史作品审读办法》等16项制度和五个方面的操作规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自觉落实制度,并据制度规定,积极开展治乱、治违、治懒活动,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市委办、市财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配备了一些硬件设备设施,新建了图书阅览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二、工作亮点一是专题片《东渡!东渡!》即将在央视播放。经过几年的努力,六集文献纪录片《东渡!东渡!》已通过文化部国家重大项目办审核,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排播,预计明年初可在央视播出。二是业务培训抓得实。10月21日至22日,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党史系统2021年大练兵强本领培训班,邀请姚文琦、刘玉平等三名党史专家讲授了《如何编写中共地方党史》《陕西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口述历史撰写》等知识与技能,张留文主任作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辅导,为参训学员解了渴、充了电、指了路、提了神。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明年的工作设想一是由于党史基本著作的周期长,涉及的史料多,我们在编著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多,我市的基本著作编著的进展稍慢。二是我室干部队伍严重老化,11个人中40岁以下的仅1人,由于十多年来未提拔一名干部,干部队伍中积极干事创业的劲头很难调动起来,全市党史领域的领军人物极其缺乏,各县(市、区)党史研究室缺人干事、缺钱办事的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全市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尚薄弱,渭南党史馆的前期工作推进不快。明年党的二十大将召开,做好明年的工作极为重要。党史研究室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工作大局,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干部队伍建设),扭住两个重点(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二卷》和《中国共产党渭南历史百年大事记》,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党史研究、党史宣教和党史馆前期建设),推进四化建设(专题研究项目化、宣传形式多样化、审读审看规范化、整体工作一流化),以新时代全市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陕西党史优秀供稿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