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5 10:33
单位名称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药品安全监测评价工作,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承担辖区内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药物滥用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对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严重群体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组织辖区内的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组织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与经电北路十字食药局大楼后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杨娟
开办资金 14.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6万元 36.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一)全面完成各项监测任务。2021年,我们以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四项监测工作为重点,坚持数量和质量齐抓,在持续增加监测报告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报告质量,圆满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一是收集、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799份,百万人口959份,其中医疗机构上报3789份,占比99.74%,严重报告343份,占比9.02%。二是收集、审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412份,百万人口356份,其中医疗机构上报1412份,占比100%,严重报告114份,占比8.07%。三是收集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697份,百万人口176份。四是上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464份。(二)创新开展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线上课堂培训和“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优秀报告病例征集评选工作。开设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线上课堂,组织各县市区局及监测用户利用线上课堂培训67场次。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优秀报告病例征集评选工作,共征集到报告病例90份,评选出优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1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病例5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3份。二、取得社会或经济效益1、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社会效益:2021年,我们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及时下达全年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任务,明确各县市区局收集上报监测报告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一是三次对各县市区局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报告的质量进行通报,促进各县市区局及医疗机构增强提高报告质量的意识。二是指导处理药品聚集性信号6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聚集性信号1起,三是按照省药监局《关于全省三级医疗机构2019年和2020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统计情况的通报》要求,督促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做好2021年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四是开展线上课堂培训推广活动和“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优秀报告病例评选活动,全面提升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质量。五是开展报告表质量评估工作。通过现场点评打分的形式,评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19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160份,促进了报告表质量提升。2、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一是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5·25爱肤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1年“城乡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局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义诊、播放科普宣传视频资料、深入社区、送法下乡入户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安全用妆、美丽有法——关注儿童用妆安全”和“城乡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宣传活动。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布置宣传展台5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联合西华泰毛条路社区,开展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进社区”活动,党员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提高群众安全用药水平。三是利用国家中心线上培训举办了2021年度咸阳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知识培训会,进一步提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工作能力。四是推广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线上课堂,向各县市区局下发了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线上课堂专用U盘和课件下载途径,指导各县市区局和医疗机构运用线上课堂开展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67场次,提升工作水平和人员能力。五是编发信息32篇,全面及时宣传报道全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动态,为我市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人员不稳定。二是报告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严重报告占比不高。三是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人员的素质与现阶段工作要求尚有差距,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待提升。四、工作改进措施针对存在问题一是加大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督促各县市区局、各监测单位不断建立健全监测工作机制。二是持续抓好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提升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三是以报告表评估为抓手,全力提升报告表分析问题能力,形成良性的报告收集、分析、评价。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持续开展“两品一械”监测工作。不断拓展监测途径和监测方式,以优秀“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病例评选工作为抓手,持续推动医疗机构监测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二)切实加强“药械化”风险管控。督促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发挥收集、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药械化”突发性群体安全事件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处置“药械化”突发事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药械化”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稳定。(三)广泛开展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宣传培训活动。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课堂加强对监测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两品一械”安全使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