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陕飞一小

汉中市陕飞一小

发布时间: 2022-04-28 17:58
单位名称 汉中市陕飞一小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城固县老庄镇
法定代表人 许文波
开办资金 274.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5.28万元 2031.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学校制定了《汉中市陕飞一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采取了校际研讨交流、市县教研室住校帮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经统计,学校共承接市县教研室到校教学督导3次,与陕飞二小开展联片教研活动1次,全员赛教2次。筹建小学科学、书法、音乐市级学科指导基地校。完成科学、数学、语文三项市级课题立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的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共开设了15个特色鲜明的社团课程。此外,严格执法从教,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调整作息时间表,取消早读,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督促全体教师不得征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之外的教学辅助资料,严控作业布置总量,切实落实有关“双减”精神。在开展正常教学的同时,学校推荐选拔选手参加县市级教学比赛,邢茹老师荣获2021年“城固县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在教师节评优活动中,陈建平、杨伟锋老师荣获2021年“汉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李晓妍老师荣获2021年“城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陈军涛老师荣获2021年“城固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拓展校园活动载体,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结合特色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德育教育的色彩。3月份开展“学雷锋”、“我和小树共成长”活动;4月份开展“缅怀先烈”活动,5月份开展“讲故事”活动,6月份开展“童心向党、逐梦前行”活动,7月份开展“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活动,9月份开展“感恩教师节”活动,10月份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经典诵读活动,11月份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和“消防安全记心间”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12月份开展“强身健体、战胜疫情”主题教育,从心理和个人防护等树立防控意识。今年受疫情影响召开家长会1次,“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2次,重点针对“四类家庭”和“重点保障”家庭合计走访179户(春季87户,秋季92户),通过走村入户家访、电话沟通、调查问卷等形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践行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3.打造新时代智慧校园,促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化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希沃5电子信息化白板,及配套实物展台一套,邀请希沃公司技能培训人员来校为全体老师们开展培训。学校在原有的两台“钉钉摩点D2”人脸云考勤设备基础上,新增“钉钉摩点D3”一台,进一步提升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小组的老师围绕授课内容对“课标解读、教学法指导、家庭作业、教学反思”等文本资源及其“动画、课件、视频”等相关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多位老师获得各级各类信息化比赛奖项。学校组织了4次教育信息化培训,主要开展了“中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解读”、“微课制作的方法”“精品课制作经验讲解”“校际信息化课程交流展示”等方面的研讨及培训,全年共有近70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4.发挥后勤保障效能,构筑校园安全屏障。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工作时效。学校不定期对校园、教室、办公室等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积极完成医用口罩、84消毒液、洁厕剂、杀菌洗手液采购任务,确保安全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学校南区新建五层框架式结构教学楼一栋,截止2021年12月底南区教学楼已完成五层封顶任务。此外,学校为新教学楼采购新课桌椅560套。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形下,我校将“疫情防控+安全”工作列入日程。建立了与校园安全相关的多种安全制度、预案,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各种安全工作细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均担任各项安全责任,将安全工作纳入考核,采取“一票否决”制,全年学校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项目)”传承学校;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林匹克示范基地”称号。组织5位教师参加了“2020年陕西省智慧课堂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学校被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奖牌。2021结题的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2名师教师被授予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很多制度落实不够,不利于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2.教师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不断优化,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3.学生管理有待加强,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系列教育。4.校园环境急需改善。(二)改进措施1.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细节管理。制定、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和健全学校部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管理形式多元化。积极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突出人本管理,倡导“人性化”管理;加强常规管理工作的监控,在落实上下功夫。2.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校本培训力度,是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明确要求,形成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3.抓好德育教育。抓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规范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定期开展研讨会,积极开展师德演讲讨论等活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密切家校关系,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信息及时沟通,丰富校园健康活泼的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愉悦,抓好常规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育人。4.提高后勤服务能力,确保校建工程早日完成。学校南校区教学楼已完成主体封顶,后期内部粉刷、教学用品采购与安装、操场建设、大门设计等事宜均需紧锣密鼓的跟进与落实,确保学校师生早日搬进新的教学场地,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推进南区校园建设,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办学硬条件。快速推进南区教学教学楼项目建设,2022年6月底完成南区教学楼竣工验收、移交工作。统筹推进校园功能布局、教学楼内部施工、安防及校园信息化系统,630kva箱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8月底完成相关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工作。推进南区操场改造及辅助用房建设项目,11月底完成操场竣工验收、移交工作。2.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夯实师资队伍,提升兴教软实力。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2人。加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双培养”力度,新培养市县级教学能手3人、学科带头人3人;实现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零的突破。建成市级科学、书法(音乐)学科指导基地(小学),培养领军人才5人。3.持续深化内部改革,夯实管理细节,提升教育教学和校园安全工作质量。深入落实“双减”要求,做实做细“课后延时服务”,全年课后延时课每班不少于160节,其中社团课不少于40节。深化绩效考核、季度考核2项制度修(制)订工作。开展示范教学4次、教研评比展示4次;完成50名教职工信息化2.0工程测评;开展教学大赛,“十有十没有”示范校创建等专项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项目)”传承学校;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林匹克示范基地”称号。学校在“2020年陕西省智慧课堂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