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征收、管理和使用墙改专项用费;组织协调新型墙材、建筑节能产品的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负责墙改与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及新型墙材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认定等。 | |
住所 | 汉台区民主街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晓诺 | |
开办资金 | 7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47万元 | 3.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做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我市在全面执行中、省、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墙材革新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努力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审批程序之中,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作形成制度化举措,管理实现全流程闭合。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大力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管理,严控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进场复检、现场实体检测关,扎实做好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现场分项核验、节能专项验收备案等各环节工作,切实要求项目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四大”责任主体,严格履行节能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扎实做好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工作。(二)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工作2021年,继续加强对县区绿色建筑工作督促指导。在严格落实《陕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汉中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中“四类建筑”与中心城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专项检查,7月,针对开展绿色建筑工作存在问题,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自查自纠整改活动,同时对各县区进行了绿色建筑工作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共计下达整改告知书9份,有力促进了绿色建筑创建工作的开展。(三)积极推进节能示范项目工作继续推进我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提质升级,持续做好项目工程示范引领工作,争取更多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支持,9月,我市南郑区绿色生态小区“金色蓝镇五期”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省厅专家组的督查和中期评审工作,为明年终评顺利通过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份,我办认真组织各县区开展积极申报2022年度省级城镇化发展专项资金(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经过县区项目推荐,市级审查,共申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清洁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三类7个项目。(四)巩固“限粘禁实”成果在墙材革新与“限粘禁实”工作中,我市严格按照《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的规定和“全省粘土砖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首先是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力度,未取得新墙材省级认定的材料产品不得进入施工工地和在工程使用,严防使用无证产品和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违法行为,其次在墙材生产企业申请新墙材省级认定时,严格审查,从项目立项、环境评价、采矿(取土)权证、安全生产等方面从严把关,基本上从源头上控制粘土制品生产,确保了城区新建项目工程100%使用新墙材。(五)继续做好新墙材及节能产品认定登记受理工作积极引导新墙材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市新墙材产业发展平稳,烧结砖、免烧砖、加气块、轻质隔墙板企业均衡发展,截止12月,全市共有新墙材生产企业33家,年产各类新墙材折标砖总量达19.8亿块,新墙材占我市墙材生产总量的98%以上,新墙材工程应用比例达100%,基本满足我市建筑应用需求;今年全市共受理审查上报8家企业的陕西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申请资料,取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11个;汉中市节能产品诚信登记企业5家4个产品。(六)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为了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我办充分利用网站、科技之春、节能宣传周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政策、知识,今年8月,我办编制印刷了绿色建筑政策标准汇编宣传手册600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宣传彩页1000份,分发到各县区,进行政策宣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我市努力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审批程序之中,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作形成制度化举措,管理实现全流程闭合。2021年全市新开工项目91个,面积344.77万m2;共计完成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项目83个,面积297.53万m2;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分别达到100%,施工现场节能信息公示率达到100%。2.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自查自纠整改活动,同时对各县区进行了绿色建筑工作专项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共计下达整改告知书9份,有力促进了绿色建筑创建工作的开展。9月,省住厅对我市开展的绿色建筑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省厅领导和专家对汉中绿色建筑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1年全市新开工绿色建筑项目23个,面积172.45万m2;全市建筑竣工项目83个,面积297.53万m2,其中绿色建筑竣工项目28个,面积172.95万m2;绿色建筑与竣工建筑之比为58%,如期完成绿色建筑占比55%目标任务。3、继续推进我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提质升级,持续做好项目工程示范引领工作,争取更多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支持,9月,我市南郑区绿色生态小区“金色蓝镇五期”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省厅专家组的督查和中期评审工作,为明年终评顺利通过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份,我办认真组织各县区开展积极申报2022年度省级城镇化发展专项资金(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经过县区项目推荐,市级审查,共申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清洁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三类7个项目,均成功进入省级示范项目库。4.在墙材革新与“限粘禁实”工作中,我市严格按照《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的规定和“全省粘土砖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基本上从源头上控制粘土制品生产,确保了城区新建项目工程100%使用新墙材。11月省住建厅在全省开展了粘土实心砖全面专项排查工作,对我市所有在建项目及建筑工地临时围墙使用粘土实心砖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市共计排查项目工程170个,均未发现违法使用粘土实心砖现象,“限粘禁实”成果良好。5.积极引导新墙材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截止12月,全市共有新墙材生产企业33家,年产各类新墙材折标砖总量达19.8亿块,新墙材占我市墙材生产总量的98%以上,新墙材工程应用比例达100%,基本满足我市建筑应用需求;2021年,我市汉中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2个产品己获得住建部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今年全市共受理审查上报8家企业的陕西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申请资料,取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11个;汉中市节能产品诚信登记企业5家4个产品。6、编制印刷了绿色建筑政策标准汇编宣传手册600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宣传彩页1000份,分发到各县区,进行政策宣传;在我市9月份开展的“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全市各县区共计制作户外宣传展板40余块、免费向公众发放各种宣传手册800余份,展示新型建筑材料产品20余种,建筑工地悬挂宣传横幅30余幅,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市绿色建筑管理工作制度流程还不够完善,绿色建筑标识评价认定、验收、运行管理等制度不够健全。二是部分县区对绿色建筑工作重视不够,绿色建筑创建工作进展缓慢。三是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墙材革新等信息数据统计报送工作不及时准确。2、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对建筑节能工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积极制定汉中市绿色建筑“十四五”期间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分区域、分阶段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三是进一步规范我市信息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信息及时准确报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办计划推进的重点工作:1、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工作。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日常和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加强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管,加大对建筑节能工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我市建筑节能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100%。2、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全过程闭合管理机制,确保2022年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0%。积极制定汉中市绿色建筑“十四五”期间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分区域、分阶段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3、进一步完善我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墙材革新等信息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信息及时准确报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