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4-28 15:15
单位名称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雍城遗址,促进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制定并组织实施与其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出土文物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展示;争取各级政府的投资,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物保护和发展旅游事业。
住所 宝鸡凤翔县南指挥镇南指挥村
法定代表人 景宏伟
开办资金 4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文物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6.12万元 943.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守安全底线6月8日、12月8日邀请政安消防工作人员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消防应急演练2次。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20名干部参与线上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工作,馆里干部及文保员开展田野巡查372人次,其中夜间128人次,联合凤翔区文物局、公安局、南指挥派出所,对遗址区法人违法现象和土地流转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信息进行采集,累计检查42人次,收集遗址区内外地人员信息100多条,阻止遗址区违规建设蓄水池、铺设燃气管线4处。加强博物馆内部安全管理,紧盯消防安全、项目建设工地安全等重点部位,一年来,开展馆内各类安全检查18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处。对照全省博物馆2021年安全防范建设创建达标对照表逐项梳理,购置防暴叉、防暴棍等工具2套,申报秦公陵园安技防提升改造、大墓陈列布展消防设施配备等安防项目的立项,进一步补充完善达标建设工作短板。(二)大力推动高A级景区建设工作积极开展4A级景区创建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工作,博物馆东大门、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阶段性验收。(三)积极推动展览陈列工作制定陈列展览形式设计方案,于2021年2月上报陈列展览项目资金申请,项目资金10月已拨付到位,通过对施工图进一步深入细化,现项目已正式启动,正在进行招标。(四)积极开展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与周边学校联系,将博物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青少年课本知识相融合,精心打磨了《生灵神韵瓦映春秋——秦都雍城瓦当概述》《文化遗产知识小课堂》、《清明节日知多少》、《天涯共此时,月圆话中秋》等一系列主题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博物馆第二教育课堂的作用,全年共开展进校园活动4次,外出展览宣传3次,向广大师生、群众宣传先秦历史文化知识。(五)社教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分别开展“绘制秦风书签”、“做灯笼春节祈愿”、“绘风筝,逐梦想;知清明,增自信”“向劳动者致敬”、“赏非遗,迎端午,知乡情,传文脉”、“庆党百年,古乐传颂,咏唱红歌”等社会教育活动,利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小秦带你学历史》、《小秦带你识文物》、《假如文物会说话》系列微课26篇,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微视频4条。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7篇。(六)推动《雍城遗址保护规划》颁布实施经多次与省市文物主管沟通协调,6月7日,《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予以颁布实施。秦公一号大墓坑壁修缮保护工程经前期各项准备,于10月10日开工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深入开展雍秦文化研究,撰写并发布学术论文2篇。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动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6万余人,实现门票收入32万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周边果农、农业产业公司、旅游餐饮、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实现销售额约150万元。2021年7月23日启动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后,积极做好考古发掘配合工作,截止年底,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深度1.5至2.5米,清理盗洞97个,出土文物60余件,其中纯金器8件,玉器20余件。通过协调,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从省考古研究院接收移交出土文物300余件。获得宝鸡市文物局2020年文博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宝鸡市文物局2020年度文物安全(消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维持正常运转的经费严重不足。正常运转和文物安全巡查没有保障,服务人员流失严重。随着环境提升项目和陈列展览项目的完成,参观范围扩大,需要更多服务人员保障讲解、环境卫生和安全,日常运转费用将进一步增加。2、文物移交阻力重重,对陈列展览的布展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存的椁木移交难度较大。(二)改进措施1、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与省、市文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沟通衔接,落实安全及旅游服务人员工作经费,保证文物安全及日常旅游接待工作正常开展。2、加强与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沟通对接,解决文物移交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保证新陈列布展按时间要求顺利开展。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抓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持续开展系列讲话和有关文物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学习,切实做到用正确的政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持续深入开展专业知识学习,练就扎实基本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更好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抓项目,提升发展质量加快陈列展览项目、大墓坑壁加固修缮等项目的工作进度,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的衔接沟通与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管理,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积极谋划包装,推动祭祀坑保护展示、陈列馆改造等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为创建4A级景区奠定坚实基础。(三)抓宣传,提升品位形象深化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开发更多让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教育活动项目,让雍秦文化不断走向大众,深入人心。加强馆藏文物研究利用,展示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真正达到让文物“活”起来的效果。加强对外宣传交流,积极参与学术研讨,通过各级媒体展示博物馆形象及研究成果,通过博物馆日、旅游日等机会对外展示推介,不断提升雍秦文化社会影响力和博物馆知名度。(四)抓安全,守住发展底线加大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力度,严格落实秦公陵园区监控中心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充分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保证田野文物安全。抓好馆内消防安全建设,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与消防知识培训,持续提升防范意识和安全水平,确保馆藏文物及人身财产安全。配合辖区派出所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文物领域内“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加强遗址区及馆内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社会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