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4-28 11:41
单位名称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捐赠款物的接收、仓储、发放;社会福利企业的审核、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法定代表人 楚群飞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5万元 0.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办在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社会捐赠工作开展方面:一是开展了抗洪救灾捐款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抗洪救灾捐款活动的通知》(汉办函[2021]93号),市捐赠办积极组织进行了市本级和中、省驻汉单位的救灾捐赠活动。10月中旬捐赠活动结束后,市捐赠办共接受到捐款267万元。依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257万元拨付县区用于全市1028户因洪涝灾害受灾需重建房屋灾民建房,每户补助2500元;按照上海1家公司定向捐款10万元的意向,拨付市应急管理局用于中秋节向受灾群众购买月饼进行发放。在此次捐款活动中,各级共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支持和投身抗洪救灾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帮助灾区群众战胜困难,及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是开展了乡村振兴捐款活动。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省民政厅组织动员省级社会组织加入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团,其中给我市深度贫困县镇巴、略阳县成立“镇巴合力团”、“略阳合力团”,并倡导合力团积极主动参与防汛救灾,帮助受灾群众共克时艰,共渡难关,重建美好家园。截至12月中旬,市捐赠办收到“镇巴合力团”向我市捐款125500元,“略阳合力团”向我市捐款22940元,年底前通过市财政局已全部拨付2县用于乡村振兴、抗洪救灾工作。三是做好慈善捐赠常规性的管理工作。2021年,市民政局向各县区民政局、市级各类社会组织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展慈善公开募捐活动的通知》,在做好慈善捐赠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公开募捐资格、严格公开募捐备案、加强捐赠管理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五个方面进行了再强调,确保了慈善公开募捐活动依法有序开展。并指导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扎实做好慈善捐赠工作,切实管好用好捐赠款物。进一步加强慈善捐赠引导协调和监管工作力量,理顺内部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提升慈善活动监管水平,畅通爱心到达“最后一公里”。公开募捐备案是开展募捐活动的必要程序,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事先制定公开募捐方案并报同级民政部门登记备案。慈善组织对捐赠款物要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公开社会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等情况,并确保信息长期可查询,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方面:一是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21年,我市有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4308人(一至三级的低收入残疾人和其他困难残疾人),其中儿童2384人、成年人101924人,18周岁以下每人每月100元、18周岁以上每人每月60元;有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1203人,其中一级14553人、二级26650人,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要求,省财政负担50%、市财政负担10%、县区财政负担40%。2021年,按照享受两项补贴动态人数,省上下拨我市6052万元、市级配套1200万元、县区配套5025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各县区在发放过程中,采取每季度发放一次,全部进行社会化发放,直接到人。二是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以奖代补政策落实与补贴发放工作。为夯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有效防范肇事肇祸案件发生,我们根据《陕西省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暂行办法》,对全市摸排的489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监护补贴1175万元(每人每月200元,由市、县财政按5:5负担),其中市级财政补助588万元、县区财政配套587万元落实了监护责任。通过以上惠民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生活条件、照护需求、监护责任,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我办在以上工作履职的基础上,还按照局机关安排的工作任务开展了全市民政事业统计,民政项目储备和申报,局财务预算、决算、核算管理,局资产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五险一金的业务经办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2021年我办扎实的业务工作开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有力的支持了我市抗洪救灾、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开展社会捐赠,为灾困群众捐赠款项;通过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益服务、志愿服务,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工作人员驻村、包户参与局乡村振兴佛坪县大河坝镇谭家河村的工作,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一定成绩。2、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通过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照护需求。3、提升了全市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通过对全市民政系统发展规划的制定,发展项目的立项、申报、争取,全年得到中省市对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殡仪馆改造及设施设备购置、城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城镇社区服务站建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项目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护的“儿童之家”建设、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补助、互联网+养老试点社区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设施设备添置,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民政部门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为下一步开展更好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成绩喜人,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客观、冷静地审视我单位工作现状,我们在保障改善民生、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非常重,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存在的问题:一是抓机遇、抓发展的意识不足,工作创新能力和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典型示范不够,亮点不突出。二是工作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服务能力和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对基层指导监督检查不经常、办法不多、力度不够。三是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程度还不高,标准化、信息化滞后,项目建设管理亟待加强,已建成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个别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效率不高,信息宣传氛围不浓的问题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下功夫解决。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强调研,认真分析目前情况下公益慈善捐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二是深刻领悟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宗旨理念、政策原则、目标任务、思想方法等,用好三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1年我办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局里的认可和好评,但在2022年,我们还需发扬成绩,再接再厉。1、继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做好信息比对、动态管理、社会发放,把党和政府惠及困难残疾人的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做好、做扎实。同时认真开展调研工作,针对社会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还有的不到位,频发社会安全事故的问题,进一步强化落实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政策的检查工作,防范和化解社会安全隐患。2、继续做好民政公益慈善捐赠工作。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宣传活动。针对社会报道的先进人物和困难对象等遭遇的突发困难这个焦点问题,适时与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进行联动公益捐赠、看望慰问活动。继续配合局慈善福利科,落实“慈善法”,加强对全市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捐赠行为的监督。3、继续做好单位自身建设和发展。工作上严要求,以全市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为载体,结合2022年新年伊始全市开展的“双招双引”暨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勤学善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聚焦”,扎实履行“三基”职责,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战疫情、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全方位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民政慈善事业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