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4-28 11:18
单位名称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汉中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信息化及电子政务规划、管理和推进,建设和管理政府网站。
住所 汉台区民主街43号市政府2号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杨成
开办资金 1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智慧城市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41.66万元 2432.92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情况:在市智慧城市建设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2021年中心紧扣局党组重点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克服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了年初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强力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协同办公推广工作,推进政务系统迁移上云,完成2020年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加强政务网络安全管理。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我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力度,全力推进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完成考核任务。3、大数据建设按照《汉中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工作方案》和《汉中市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积极推动大数据建设;加快区域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2021年度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工作,推进市级数据汇集;建立汉中市社保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应用场景建设。4、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升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水平;深化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市长信箱和12345运行管理;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5、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启动乡村振兴。全力推动5G网络向乡村延伸,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统筹开展定点帮扶123户;持续抓好产业帮扶;帮助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消费扶贫;组织帮扶干部开展“进、知、解”活动和“六查六问、一看一听”行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数据归集共享应用成效显著。我市数据共享交换共享平台汇聚数据1.532亿条,支撑了“互联网+行政审批”、金融超市、天汉通、工程领域改革、财税业务等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市级部门(单位)应用前年调用数据1228万余次。其中综合治税方面:2021年查补入库税款2581万元。民政低保方面:2021年共计核对各类对象174421人,反馈县区疑似信息核查后退出372人。公租房申请审核方面:公租房“掌上办”综合服务平台累计访问查询量突破5000人次,调用数据5万余次,线上递交公租房申请672件,审核通过74件。“一贷通”融资服务方面。平台注册用户17226位,授信金额682860万元,放款金额626177万元。2、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有力。2021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年访问量412.5万余次,累计转载、发布信息1.4万余条。重点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两学一开”、十四运、国卫复审、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开设相应专题,累计更新信息1620余条;开展了全市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了四个季度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抽查工作;累计向县区和部门推送政府网站日常监测预警信息240余次,督促整改问题2750余个。3、12345热线和市长信箱解决群众诉求。完成全市热线归并优化工作,汉中12345热线已归并全市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35条,与省级12345热线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汉中市12345热线接听群众来电101947个,形成工单97128个,一次性解答群众诉求52643个,转承办单位50218个,受理省级12345热线平台工单1317个,各承办单位办结工单50199件,办结率99.9%,对热线满意率99.4%;市长信箱累计受理群众来信4137件,直接答复582件,转承办单位3555件,各承办单位办结3553件,办结率99%。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发布信息3890余条。依法依规办理市政府依申请公开,受理市政府依申请公开21件(办结17件,4件结转下年度),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发生。电子政务推广有力提升政府办公效率。市级各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部分中省驻汉单位、各县区四大办共1265余家部门已全部普及公文传输应用。二是政务协同办公累计已有47家单位正式启用系统,2021年累计办理公文183596件,协同事务51233件。有效提升全市通信基础设施水平。一是提前完成2020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项目18个点位建设任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5亿元,新增光缆总长度0.773万公里,开放公共区域64个,新增千兆光纤到户端口22.2788万个,新增千兆光纤到户用户9.8377万户,新增物联网用户45.07万户,新增公共充电桩621个。二是成功申报2021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涉及34个4G网络未覆盖区域,项目总预算约233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4G信号和网络自然村覆盖水平。三是我市固定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到60.36Mbit/s,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位居全省第二。高质量推进5G“新基建”建设。一是全年新建5G基站1400座,累计建成2440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通信保障。二是积极打造5G应用场景。推动并建成5G+安防监管平台、“5G+高清视频”监控服务项目、“5G+智慧工地”项目、公路高边坡(滑塌)地质灾害点智慧5G监测预警项目、5G+地质灾害监测项目等5G+智慧应用。三是将5G网络向乡村延伸。在乡镇累计新建5G基站701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四是积极协调督促各通信运营商进行网络覆盖,成功完成汉中发展大会暨“兴业在汉中”主题招商周系列活动、最美油菜花海节、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活动的5G通信保障。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缺少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措施:加强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组织高校、信息化部门、华为浪潮等企业的专家来汉讲座,提升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加快“智慧汉中”项目建设。结合已出台的《区域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综合确定2022年启动的项目以及进度计划,同步做好各个项目的方案论证、需求确认、绩效评价、推广应用等工作。2、全力推进我市大数据建设。落实中省相关标准规范,围绕推动全市数据资源“聚通用”,建立健全涵盖数据、平台、管理、安全和行业应用的数据管理体系;制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管理办法,建立开放数据管理制度及标准,推动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重点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出台一批数据开放目录。推进相关行业应用场景建设,用活用好数据资源。3、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夯实5G示范市基础。制定5G暨千兆示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全面启动5G示范城市建设,2022年建设不少于1000座5G基站,提高镇村的5G覆盖率。引导县区、行业部门创新5G应用场景,推动重点园区、山水画卷沿线5G专网建设。4、提升政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积极做好基础资源、终端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强化政务网络风险评估、检查和监督,提升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等能力,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审查制度,加强网络运行状态监测、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全面提升我市网络安全保障能力。5、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推进政务“五公开”,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依申请公开办理,加强对县区和部门政府依申请公开催办;做好省对市和市本级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评估工作。6、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更好的服务群众。继续做好12345热线和市长信箱的日常工作;做好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后续优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