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街道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红智 | |
开办资金 | 727.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4.49万元 | 411.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5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4月12日,单位名称由“凤翔县虢王镇中学”变更为“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中学”;于2021年4月12日,举办单位由“凤翔县教育体育局”变更为“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于2021年4月12日,单位地址由“凤翔县虢王镇街道1号”变更为“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街道1号”。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当好学校发展的领头羊。班子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的能力水平,继续发扬奉献,敬业,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坚守脚踏实地、联系师生、热情服务、勇于担当、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班子成员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到老师、学生、家长中去,了解教情学情,了解社情民意,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接收地气,开展工作。坚持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五会六制”。修订管理制度,创新机制细抓落实。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后勤工作做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强化师德建设,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以及《凤翔县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崇高理想,爱心和责任心,当好学生的“筑梦人”。组织教师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学校从本期开始实施名师带动战略,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2.0培训。学校积极开展青教帮扶活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2021年,我校青年教师王晓妮被命名为宝鸡市教学能手;张俊卫、严莉被命名为宝鸡市凤翔区教学能手。现在,我校已经初步架构起设计政史地、语数英等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填力量。狠抓教学管理,当好课堂教改的指引者。(1)落实教学常规,开展自主教研。开学初,学校即召开教研大会,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常规要求。强化质量管理,建立评估体系。建立听课评课制度、巡堂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质量激励制度。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尖子生。学校从七年级学生开始,就抓好尖子生的培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尖子生个别点拨、辅导、激励,使他们“吃得饱,消化得了”。了解学生期望,激励学生发展。抓考风正学风,做好质量分析。学校组织考试实行单人单桌,亮兜进场,严肃考纪,端正考风,以抓考风正学风。(2)、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根据中央“双减”工作要求,一是强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抓好作业管理工作。二是发挥课后服务育人作用,抓好学校课后服务。(3)、组织学困教育,建立帮扶机制。学校要求班级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档案,制订帮扶措施,并要求各班级坚持开展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4)、注重基础教育,夯实基本功。学校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学科,明确“抓基础,促提高;重能力,促发展”的思路,加大对基础学科学习、能力提升。4、狠抓校本教研,让高效课堂教改持续发力。(1)、开展校本教研,搞好本土化高效课堂研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实施计划,落实每周听评课、专题研讨教研活动,优化教案,突出实效性,要通过研究提高教学效益。积极开展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公开课、探究课、示范课活动。(2)、学课标,促教改,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学校在一开学便组织教师利用教研会群学,课后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并撰写心得体会。教务处组织召开优秀教案研讨会活动。依照“教师设计-组内研讨-课堂试讲-研讨得失—再次讲授-归纳总结”程序,精研细琢,反复论证,与教研组成员研讨磨课,直到教案设计切合学生实际,达到提质增效之目的。(3)、开展名师交流活动,深化教学改革。学校组织开展了以“群贤毕至聚智慧,交流引领共提升”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学校邀请2位名师与我校教师共同执教,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王晓妮同志为全区英语教师上示范课。(4)、抓好体音美科教研,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开足开齐体音美课程,于十月份安排体育组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组织特长生训练,积极参加县市各级各类比赛,组织我校40名学生参观宝鸡市科技馆科技展览。10月21日组织开展了2021年校园科技节活动,各班级积极准备,参加校级展评,学生认真参展,领略科技魅力。5、抓好德育建设,当好学生成长的导师。贯彻德育工作指南,为学生成长奠基。创建以“陪伴教育”为特色亮点的农村品牌学校。常规教育常抓不懈,规范学生养成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育人。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品德教育。深化学风纪律整顿,转变学习风气。家校携手,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班主任培训,探索班会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坚持正面教育,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严肃校纪校规,树立敬畏意识。重视安全工作,确保平安稳定。加强寄宿生管理,做好陪伴教育。加强“五项管理”,落实全面育人。6、关心学生,使贫困学生感受温暖学校努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我校2021年春季共有41名学生接受“国家资助”,并于2021年3月11日及时发放了补助餐券,价值13437.5元。2021年秋季共有44名学生接受“国家资助”,学校资助4名学生。2021年3月18日,在我校举行凤翔区“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2020-2021学年度资助金发放仪式,发给受资助学生每生2000元,其中教材360元,补助1640元。吸引爱心捐助。2021年9月10日,虢王籍成功人士以谭岁让、田红军、李亚东为代表成功不忘乡情,奉献爱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经凤翔区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协调,三家公司情系家乡,共同为学校捐款奉献爱心,促进虢王教育再发展。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体师生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成绩位居全县前四名;八年级的成绩为全县第二名;2021年中考再创佳绩,张思童被宝鸡中学录取;段思敏被宝鸡南山中学录取。总分在600分以上的学生11人;区重点高中凤翔中学录取学生21人,其中4人被录入英才班;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475分的学生49人,上线录取率达到5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学设施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学校暑期对教学楼外墙进行粉刷、更换了门窗,但教室线路老化、实验室设备陈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周转房虽已投入使用,但因缺少资金,老师仍用的是旧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简陋。2、各学科师资力量不均衡。音乐、美术、信息、历史等学科师资力量薄弱。这些学科教师专职极少,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师资力量亟待充实。(二)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要通过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动员爱心人士捐助等方式,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2、选择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让其在校内完成转岗培训,进行跨专业、跨学科任教。通常培训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多举措打造本校的复合型教师。四、2022年工作计划以党建振兴安全为底线,强化学校科学管理。学校党建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三会一课”制度化为重点,落实“固定日”学习制度,常态化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突出党员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学校质量提升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始终把党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同步提升。以尚品立德树人为主线,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深化义务教育立德树人工作。3、建立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创建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为引领,创建“陪伴教育”为特色亮点的农村品牌学校。4、以培养骨干名师为目标,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搭建平台、青教帮扶、自主挖掘”为思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开展赛教课活动、课题研究和名师指导等教学研究活动,做好青教帮扶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5、以教学质量突破为核心,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校际交流听课,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校本教研,搞好本土化高效课堂研讨。学课标,促教改,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