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党委系统网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高党委工作的透明度,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服务。市委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内网办公、信息资源系统以及电子公文传输网络的组织、规划、协调指导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1号楼1153室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会斌 | |
开办资金 | 25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宝鸡市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4.22万元 | 33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党委系统网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市委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委系统网络建设扎实安全有效一是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按照电子政务内网项目建设方案,完成12县区(含四大班子、五个常委部门、法检两院)网络终端、涉密单机,95个市级部门和外联单位网络终端和涉密单机的配发安装,全市内网接入节点物理环境达到分级保护要求,实现电子政务内网有效管控。运维管理的党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全年收发文24.59万份;市委办门户网站发布信息889篇,点击量1.86万次;市委办公室协同办公平台上线试运行,协同办公功能不断完善,应用系统总体运行稳定;组织市级部门、12县区协同办公、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等系统用户培训、“三员”培训,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成效明显提升。二是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内网制度建设。按照《涉密网络测评重点把握准则及处置方式(试行)》测评标准,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内网项目分级保护测评资料,对全市电子政务内网所有接入节点进行全面检测核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及时整改,有效畅通电子政务内网市、县两级节点,构建起结构清晰、准入严格、管理规范、机密高效的全市首个党政专用电子政务内网;制定印发《宝鸡市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制定汇编》、《宝鸡市电子政务内网公文交换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管理制度,为全面提升党委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证。三是持之以恒做好网络安全运维。确立电子政务内网中心机房为要害部位,按照机密级(一般)要求,定期监测检查,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内网机房、行政中心园区网络弱电间的值守、巡检、维护保障以及12县区、20个外联单位网络节点维护,全年运维巡检1260次;全力做好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的运维工作,全年受理完成1200次维修调试工作,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内网和专网安全稳定。(二)党政专用通信保障有力有为一是全力做好涉密视频会议保障。严格落实机房管理、运维管理工作制度,坚持党政专用通信视频会议“会前调试、会中保障、会后整理”管理要求,安排专人,全程保障会议系统正常运行。全年共完成中省党政专用通信视频会议保障136场次,同比增加40%,实现“零失误、零差错”。二是积极推进红网二级网配套建设。按照省委办公厅要求,及时研究部署,选定红网机房地址、深化设计,严格按照涉密工程要求,推动红网机房项目招标、合同签订、启动实施等工作,建成标准化红网语音二级网机房,通过省专用通信局任务验收,协助省局完成视频会议核心通信设备迁移,为全市市级领导红机电话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和设施保障。三是极力保障加密红机电话畅通。遵照《红机保密电话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专人,积极做好市委主要领导3部红机电话的维护管理,严格实行年初检查、按月监测机制,全年巡检维护加密红机电话204次,配合省专用通信局完成红机电话测试、密钥更换等工作,切实有效保障市委领导红机电话通讯畅通、安全、保密。(三)积极担负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任务锚定目标,积极承担起市委办公室作为市委网信委A类考核成员单位的网络与信息考核目标任务,不漏一项地完成市委网信委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中共宝鸡市委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五章十五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举措,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全面提升市委办公室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组织召开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会议2次,对重要敏感时期、重大体育活动等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网络安全保障方案;对全办互联网电脑、应用系统、网络平台和网络资产排查摸底,掌握了办公室网络基础信息情况,为办公室网络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夯实了工作基础。(四)加强人才培养明确职能定位一是组织机构功能明显增强。网络技术服务、专用通信保障职能定位加强,制度逐步健全,分工更加明确,力量日渐加强。近年来通过事业单位招录、市级遴选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等途径为网络中心招录6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编在岗人员由5人增加至目前的11人,任命科级干部2人,组织架构逐渐完善。二是常规工作保质完成。全年完成办公室交办的文件批示任务26项,参与机要值班近100次,电子政务内网中心机房、红网语音二级网机房轮流值班值守120余次,开展电子政务内网和专用通信相关业务培训4次,选派2名干部赴上海进行专用通信二级网培训,提升了干部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全市党政机关国产化替代、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实施以及党政专用视频会议系统、红机电话系统的延伸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内网网络系统、党政专用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党政部门信息化办公程度和办事效率,对于保障中央到省、市县的视频会议直联直通,起到了很好的工作效能,特别是电子政务内网分级保护项目的建设以及部署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党政机关公文的流转速度和办理效率,大大降低了纸质公文的印刷数量和印刷成本,相比较传真、互联网、邮箱等非密传递方式,公文传输的安全性、保密性更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运维力量待加强。一方面,网络中心担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很多涉及国家秘密,专用设备为涉密设备,有严格的保密和纪律要求,工作人员在政治上必须过硬;另一方面,党政“内网”、专用通信系统和红网语音二级网机房的建设、操作、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在专业上必须过硬。从实际工作来看,还存在着培训不够,总体运维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统筹协调方面待加强。目前,全市党政机关国产化替代和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向纵深发展,服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会议的两个涉密视频会议系统正在实施,根据全省专用通信“十四五规划”,后期还将建设市本级视频会议系统控制枢纽,联通市到县区13个涉密视频分会场,因此,在配套设施实施建设方面,统筹协调以及管理力度还有所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学思践悟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强化政治担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安全可靠全面应用”要求,认真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三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补充专业技术和运维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实战能力,强化业务能力。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建设。紧盯目标任务科学安排,加强工程调度,及时掌握进度,既主抓前期项目建设,更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做好项目建成后的运维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强化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2022年工作计划网络中心将继续强化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两个方面抓好中心长远建设和运行:一是强化职能、明确分工,确保党委网络建设名副其实。明晰职责定位,强化科室职能作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从组织管理、技术力量等方面,切实发挥科室人员效能,持续做好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涉密信息系统运维,抓好省到市沉浸式涉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红网语音二级网市级领导红机电话安装调试以及党政专用电视会议保障,提升电子政务内网和党政专用电视会议服务质量。二是理顺机制、培养人才,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发挥党委统领一切的作用,畅通市县两级机制,健全完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衔接有序、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凝聚最大工作合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每一个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严管厚爱,历练提升,切实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为全市信息化建设贡献网络中心力量和智慧。三是统筹部署、加强管理,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强抓不懈,统筹部署,紧紧围绕省、市委工作要求,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分级保护测评和电子政务内网增补项目实施,谋划好项目建设、资金决算和固定资产划拨等工作,争取各项工作有力有序、保质保量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