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陕西境内的朱鹮保护、繁育、发展提供服务。负责保护区朱鹮及其栖息地环境的保护、调查、监测、科研工作;朱鹮人工种群的饲养、繁殖和病、伤个体的救护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县城金家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亚祖 | |
开办资金 | 1719.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42.77万元 | 3276.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工作总结1、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扎实开展野生朱鹮保护及人工繁育工作。一是完成野生朱鹮种群动态保护监测工作。春季通过摸排、宣传、信息收集与核实等工作,共计统计营巢600余处;秋季摸底调查和同步数量调查结果显示,截止目前野生朱鹮6193只,同比增长39.07%;二是人工繁育继续采取自然育雏为主,人工育雏为辅的方法,共计出飞幼鸟48只。(2)积极做好疫源疫病防控。深化日常监管,加强野外巡护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内及朱鹮重点活动区疫情信息,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区内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有序开展。(3)大力开展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为落实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我局共计出动153人次,车辆51台次,悬挂横幅38条,派发宣传材料70份,在区内进行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宣传及宣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4)多项科研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水质监测、红外相机监测按计划进行;二是持续开展野生朱鹮病伤救治工作,截至目前我局累计收容、救护、处置病伤亡野生朱鹮共计154只;三是完成了《陕西朱鹮保护与繁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工作;四是完成了《野生朱鹮在输电铁塔上的营巢现状、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技术规范—朱鹮》项目上报工作;五是发表了《朱鹮囊螨病的诊断》、《2016-2019陕西汉中朱鹮收容救助现状分析》等4篇论文,其中《2016-2019陕西汉中朱鹮收容救助现状分析》等两篇文章分别被《动物学杂志》、《野生动物学报》录用;六是提升科研能力。完成了疫源疫病监测实验室进行改造工作。新增数字DR、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等20多台(件),从硬件上提升了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同时开展科研技术培训1次,使监测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得以提高。(5)大力实施冬水田保护工作。2021年在朱鹮重点活动区共计开展冬水田保护600亩,投食11000公斤,冬季将继续在朱鹮重点活动区开展1200亩的冬水田保护与修复,目前正积极与各涉及村协商共建共管事宜,计划于12月底前所涉及项目地全部通过检查验收。(6)实封山育林工作任务。截止3月底,2020年3000亩封山育林工程全面完成施工,共设立封育碑1座、封育牌1面。工程于4月份全面竣工,同时通过了省森林资源局的检查和验收。(7)努力推动小切口改革。今年4月,按照省局部署,我局制定了4条小切口改革措施:一是将野外保护思路从个体无差别保护调整为注重开展种群监测和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将朱鹮饲养管理方式由传统的人工定时、定点、定量改变为半野化驯养状态下湿地投食、自由采食以提高朱鹮野外适应性。同时,调整人工饲养种群食物种类,改变食物品种;三是有序推动朱鹮野化放飞工作。我们积极为秦岭以北华阴放飞朱鹮筹备10只种源,该活动于10月底举行;四是加强朱鹮文化宣传工作。(8)开展建党百年主题教育工作。一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张富清故居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观看了4部红色电影、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大合唱及演讲比赛等活动;二是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培训。邀请党校讲师开展了“学百年党史明苦难辉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深刻学习了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开展了总书记来陕考察系列讲话等教育培训;三是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我局支委成员分别围绕党史教育内容,先后就建党历程、建党精神、党性修养进行了深刻的讲解。2、2021工作亮点(1)多项工作成绩突出。一是参加国家林草局科普讲解大赛获三等奖;二是参加省局网络知识竞赛获三等奖;三是参加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短视频大赛获优秀奖;四是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原创宣传作品17条;五是朱鹮保护四十周年配合省林业局、汉中市政府、洋县政府分别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撰写朱鹮保护成果素材,并提供相关文字和图片近百张;六是与陕西省林科院联合撰写的《朱鹮保护蓝皮书》计划于近期对外发布;七是朱鹮保护国家创新联盟经国家林草局同意筹建。(2)朱鹮宣传工作再创佳绩。积极配合各级媒体采访,海量报道创历年之最。共在中央电视台各栏目(1频道、2频道、9频道、10频道等)播出有关朱鹮报道47条;在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报道24条;各大网络、报纸(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中国日报、陕西传媒网、今日头条、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三秦都市报、绿色时报等)报道或转载朱鹮信息115条,其中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37次。拍摄朱鹮专题片(5分钟以上)近10部,拍摄朱鹮记录片《朱鹮记》2集,完成《鸟语人》、《朱鹮家族》等电影拍摄配合工作。3、2021年存在问题一是朱鹮保护缺乏总体统筹规划,朱鹮种群在全国布点依然较少;二是野生朱鹮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原有保护方式已无法适应实际情况;三是朱鹮文化宣传工作亟需深入挖掘。二、202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1、总体思路2022年朱鹮保护区在落实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引,以朱鹮保护为主线,以保护生态系统为抓手,总结成功保护朱鹮的经验,做到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把保护区建成具有示范作用领先的保护区。2、主要工作措施(1)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我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党建质量。(2)积极调整保护思路,从个体无差别保护转变为栖息地及种群保护,探索新的保护措施及办法,适应新形势下野外保护工作。(3)建议国家层面制定新阶段朱鹮保护全国规划,明确新阶段保护任务,落实措施和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选址布点,持续开展种群监测、栖息地环境保护,推进朱鹮种群向历史分布地发展。(4)讲好朱鹮故事,持续开展朱鹮讲座、自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并在朱鹮影视作品、文化产品、朱鹮精神等多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逐步形成社会认同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