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建设,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管理服务。业务范围:维护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收集、分析和利用全市卫生健康大数据;指导全市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开展流动人口卫生健康及生育信息协查。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建设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魁先 | |
开办资金 | 1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14万元 | 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市卫健委党组的领导下,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全力做好“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重点工作,协同完成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感知之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行业部门任务,配合委里完成疫情防控、国卫复审、乡村振兴、医养在汉中等中心工作,较好完成全面目标任务。现将信息中心2021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一)扎实开展卫生健康领域数字经济工作。按照委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安排,编制了全市卫健系统《关于落实汉中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实施方案》,并按照计划和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卫健系统数字健康工作。(二)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二期项目建设。根据省市对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和当前业务需求,逐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落实。一是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起草了《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化管理制度》《汉中市卫健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认真落实《市卫生健康委保密工作制度》《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方面的制度,在制度上建立完善各项网络安全工作管理措施,确保本系统的网络、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二是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做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学习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利用各室内外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标语、海报及宣传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对疫情防控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泄露常见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疫情防控和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三是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制定并组织实施了《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行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开展2021年汉中市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四)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便捷开展。一是通过市级公卫信息平台开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工作,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项目运行效果。二是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更新完善,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率。三是协助做好每季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应用大数据筛查分析老年人健康体检表、慢病随访表规范性,进一步提升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五)开展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按照省卫生健康委有关工作要求,制定印发全市《关于切实做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自评估工作的通知》,配合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对我市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公立医院和1个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估调研工作。指导全市二级及以上40余家医疗机构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均顺利完成自评估工作。通过质控分析,规范数据采集,提升服务质量,达到以测促改、以测促建、以测促用的目的。(六)做好卫生健康年报统计培训和汇审。配合编写了2020年度全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年报,完成了各县区和委属医疗机构报送2021年度月报,圆满完成了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及专家组的督导检查。(七)认真完成省市相关部门交办的信息化业务工作。一是管理运营市卫健委政务网站和“健康汉中”微信公众号。结合工作需求完成委官网网站版面设计、栏目规划,二是配合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完成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信息和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的实时监测、实时汇总,为研判全市疫苗接种情况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三是配合各个科室完成大、小型视频会议的前期调试工作,有效保障全市卫健系统市、县、镇三级视频会议顺利进行。五是配合打造“医养在汉中”城市品牌,以信息化支撑推进“医养在汉中”高质量发展。(八)持续推动流动人口卫生健康服务管理。一是继续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抓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二是开展流动人口健康宣传,提高我市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普及、医疗救治、健康管理等方面保护措施。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以数字经济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发展,做好便民惠民工作。一是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逐步推进。全市3家三级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24家公立二级医院全部开展线上问诊、预约诊疗服务等,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二是中心城区内市中心医院、3201医院、市铁路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已经完成与汉中通APP预约挂号对接工作。全市所有医院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诊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完善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为全市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三是信息技术在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场景应用等方面不断拓展。汉中市中心医院引进冠脉AI、肺小结节AI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高诊断准确性,提升服务能力。科大讯飞智能机器人外呼系统在汉台区疾控中心试点应用。汉中市中心医院、城固县医院荣获“2020—2021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实践单位”。(二)加强公卫信息化建设,全面助力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开展。紧抓汉中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保障“互联网+健康扶贫(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稳步应用。截止12月底,2021年全市共新增家庭医生签约399266户,新增家医签约1131789人,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347685人次,慢病患者健康体检334163人次,慢病随访1825598人次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6.5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3%,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100%。(三)不断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质量。全市流动人口信息化协查便捷,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通过纸质宣传品、入户慰问等方式开展流动人口健康知识宣传,逐步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推进机制。各县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建设,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异构系统融合难和多源数据共享难、利用率低的问题凸显。二是缺乏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员。既懂信息技术知识,又懂医疗卫生知识的双料人才匮乏,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三是重建设轻管理,运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自身的管理维护能力明显滞后,专业的运维人员不足,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整体不高,各类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还不到位。改进措施:一是持续按照市卫健委的整体安排部署和上级关于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不断推进信息化统筹管理;二是持续强化信息化业务培训和全民健康信息安全培训,全面提升中心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力;三是根据实际,开展必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四是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为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好信息支撑。四、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从夯实数字健康基础、发展数字健康服务、深化数字健康治理、培育数字健康生态、保障数字健康安全等五个方面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信息化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培训一支作风过硬、业务全面的工作队伍。二是要继续做好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抓紧“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医疗健康行业信息化发展应用。三是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关于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智慧感应之都建设相关任务,落实好市委网信办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各项要求。四是协助市卫健委做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应用,不断促进国家基本公卫项目高质量完成。五是要围绕委里的主要任务开展工作,服务大局,全力配合完成委的各项重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