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作物、果树、蔬菜等病史测报、检疫、防治、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土壤监测、化验及配方施肥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塔坡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玲 | |
开办资金 | 11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69万元 | 94.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及时发布农情农事信息,开展生产指导服务。完成小麦、玉米苗情长势调查分析10余次,发布指导意见6期;完成12个定位监测点土壤墒情监测,分析5次,上报信息5次,发布墒情监测农事建议1期,公布测土配方明白卡1期;开展病虫情调查100余次,完成病虫测报5期,病虫信息防治措施3期,电视预报4期。2、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开展春耕春管、病虫草鼠害防治、果园管理、秋收秋播等技术培训30余场次,参加培训人员2000人次以上。印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小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苹果蠹蛾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等技术宣传资料3万份,充分利用科技宣传月活动、技术培训会、驻村工作队等多渠道进行技术宣传,提高群众对粮食生产重要性和生产技术的认识与掌握。3、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开展试验示范,推动耕地产能提升。(1)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有序开展监测点土样监测工作。现完成监测点土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6份,每个点1份,收到2021年外检土样反馈数据6组,全部录入了单位测土配方数据库。数据显示耕地土壤质量较上年有所提升,有机质提高了0.14%、PH下降了0.08%、速效氮磷钾平均提高了1.3%;化肥利用率41%,提高了2.5%。(2)完成小麦、玉米肥效试验各2个,肥料利用率试验3个,试验总结报告4个,农户施肥情况调查80份。所有数据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完成数据库更新。各项数据显示耕地土壤质量较上年有所提高,土样有机质等有效养分呈明显上升态势。(3)开展了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编写了《耀州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项目的申请、立项,争取到区级专项资金20万元。主要工作以土样采集、土样分析化验、数据录入数据库处理评价等。已完成土样采集75个,占计划的37.5%。4、强化植保服务,推动绿色防控,确保农药用量零增长。(1)积极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新型药械、新技术。提前科学采用了种子、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了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发放拌种防虫药剂60公斤。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剂、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2)完成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小麦重大病虫防治。及时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和《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全区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开展小麦条锈病的防控示范,组织10台植保无人机,6台机动喷雾器实施了统防统治,统防面积约2万亩,发放应急防治药剂1100公斤,引导群防群治面积约6万亩,及时控制我区小麦条锈病大面积重度流行。经市级评估,我区防效达90%以上,损失率降低到5%以下,达到预期目标。(3)开展果树农药减量示范。今年在石柱镇开展示范面积100亩,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购置悬挂粘板1000张、诱捕器8个,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药液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4)四是认真做好高风险病虫防控和监测工作。从4月-10月,在全区沿耀柳路、耀照路坡头段、小丘段、耀石路、绿想果汁厂、一级路入口、高速路服务区、祥云果品厂等区域共布设苹果蠹蛾诱捕器66个,实行每周观察记载一次,一月更换两次粘板和一次诱芯。据本年度监测结果,未发现苹果蠹蛾及其疑似种类。从5月-9月,在我区瑶曲镇、庙湾镇、石柱镇等重点区域,设置草地贪夜蛾监测诱捕器40个,每周检查1次,有专人负责,从监测诱捕器观察,今年我区未监测到草地贪夜蛾成虫。5、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1)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化肥减量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5.5万亩;商品有机肥、生物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5万亩;完成土样采集91个,化验分析土样常规五项速效(氮、磷、钾)、ph值、有机质数据土样26个,计130项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万份,涉及农户2.5万户。(2)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运用优新技术,重点推广高效BT农药、种子包衣、农田化学除草、自走式喷杆喷雾剂、植保无人机等新药剂、新机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有害残留。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点100亩,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措施。加大统防统治示范面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科学布设防控监测设备,加大普查力度,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3)做好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宣传指导。引导经营主体、农户使用厚度不得小于0.01毫米地膜和生物降解、草纤维等农用地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减少农膜使用量,指导做好地膜使用和回收台账记录。印发《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宣传明白纸》各1万份,开展宣传20余场次,组织农膜捡拾志愿者活动2次,多种渠道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农用地膜危害的认知度,自觉回收残膜和减少对普通农膜的使用。建立镇村废旧地膜回收站,集中回收地膜约3000公斤。(4)开展了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编写了《耀州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项目的申请、立项,争取到区级专项资金20万元。(5)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行政法规,印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1万份,开展宣传10余场次,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1000公斤有余。6、食用菌研发中心搭建基本完成。完成食用菌研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建成食用菌研发实验室100平方米,购进设备20多台组,基本满足工作需求。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认真抓好包联镇办工作。按照局党组安排深入包抓庙湾镇,督促指导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厕所排查;产业项目运行情况排查、扶贫资产进行清查登记、“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春播、秋收、秋播等局中心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按照要求报送相关资料。同事结合中心业务工作到庙湾镇开展农区灭鼠培训,发放灭鼠药剂和器械。2、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包扶工作。按照要求选优派强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落实14名干部联系帮扶28户脱贫户,制定定点帮扶计划书。及时开展“回村回访”“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活动2次;宣讲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农区灭鼠、果园管理、麦油管理培训4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0户,指导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帮助群众秋收抢收2次,走访发放张贴连心卡28张。加强驻村工作督促管理,严格值守工作纪律,积极配合村上开展各项工作,将重大事项及时汇报单位主要领导,及时沟通信息,协调解决问题。3、做好信息宣传、典型培树工作。每月给信息科报送宣传信息不少于3篇次,中心业务工作和先进典型在耀州电视台、铜川电视台、铜川日报、铜川传媒等媒体相继宣传报道,张向阳同志获得“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被单位推荐为全区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4、配合完成创文创卫等工作。落实周末卫生日活动打,扫办公区、清洁区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6期;完成政协委员提案答复1份;加强疫情防控宣传,落实防控要求,建立防控点,组织干部全员接种新冠疫苗;及时处理单位历史遗留问题,维持信访稳定;积极完成造林绿化、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交办的相关工作。三、存在的问题。1、群众对粮食生产和技术掌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群众对参加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没有积极性,培训组织、病虫普查群防群治难度大。2、技术力量薄弱。中心人员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业务站技术力量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新精神。3、推广经费严重不足。财政拨付日常公用经费不能维持日常开支,更无法满足新品种、新技术、新药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四、整改措施。1、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实效性。通过调整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接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坏、质量高低的标准,不断探索农民培训的新机制、新措施,让农民乐于接受培训。2、加强全体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认真落实线上线下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强专业素质。鼓励老人带动新人,传授实操经验,深入田间地头,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提高新人专业技术能力。3、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筹措专项资金。五、2022年工作计划。1、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粮油生产目标任务。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推广。3、做好农业技术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各项工作。4、积极开展农情调查,及时掌握全区农业生产“三情”动态。5、做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工作,开展“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的病虫草害防治。6、建设绿色防控示范点和统防统治示范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药用量零增长。7、做好土壤与耕地质量检测,指导地膜、农药科学使用,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8、积极包装争取各级项目资金。9、围绕局中心工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10、完成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