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积极参与税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重点税源单位的纳税台账的建立,全面加强对重点税源单位完税情况的跟踪管理工作我中心积极与区发改委、区统计局和区工业商贸局对接,及时更新了榆阳区重大项目及重点税源项目库台账,建立十四五重点项目库台账;与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对全区注册户和纳税义务人实行动态监管。目前,我中心完成并完善跟踪管理的税源台账有:全区规上企业台账;全区重点项目及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排名台账。(二)强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税费征管环境。今年1-10月,全区累计减税降27.92亿元,其中2021年新出台的政策减税降费情况:税收减免情况0.97亿元。2021年展期实施政策减税降费情况税:26.32亿元。2020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1年的翘尾新增减税降费0.63亿元。从效果来看,短期减收,长期利好。减税降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植财源,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也能适度抑制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按月汇总全区煤炭销售月报,出具月度炭销售情况分析报告根据区煤炭局信息共享数据明细,汇总每月销售月报,出具月度煤炭销售情况分析报告,时刻关注我区煤炭产销价变化动态走势。1-11月原煤累计销售12984万吨,按照本年1.25亿吨任务总量来看,超额完成484万吨。2021年煤价从300多一路上行,最高点接近3000元/吨,目前价格维持在850元/吨左右。(四)总计完成相关税控工作的调研、专题等报告五篇。1月完成契税和城建税实施前调研调研报告;3月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5月兰炭企业调研报告;8月完成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评估报告,11月完成房地产和建筑安装业财税规范调研。通过广泛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形成政策支撑,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五)进一步加强收入进度的过程管理、积极与上级单位和各职能部门配合。收入任务进度的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国库,于每月掌握区税务局和市二分局一般预算收入工作进度。(六)完成榆阳区“十四五”财税征管体系建设规划(草案)按照区政府关于榆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经反复酝酿,在广泛调研询价的基础上,公开采购高品质中介机构进行前瞻性策划,全力配合完成基础数据和文案资料,于3月中旬完善后经区政府、区人大审议通过。(七)完成陕南税政调研工作为进一步深化税政管理改革工作,4月份,榆阳区财政局、榆阳区税务局、榆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以“补齐短板,开阔视野”为导向,组织机关人员先后赴西安、安康等地进行调研,在充分借鉴省内三产发达地区税费征管先进工作经验上,推动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地方财政又好又快发展。(八)榆阳区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在无锡江苏税务干部学校顺利实施2021年5月31日,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由区财政局财源中心牵头、支付中心主办、江苏省税务干部学校承办的榆阳区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在无锡顺利开班。我区重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税干部共计65人参加培训。本期培训课程围绕中省财税改革和我区区情发展实际、以财务管理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展开,集知识学习、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内容为一体,税校专门邀请了相关资深教授、学者、领导就党史、宏观经济形势、税收大数据与风险管理、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税收风险识别与涉税内控建设、资本运作中的涉税问题处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疑难解答、社保涉税、税企争议、发票管控等课程进行专题辅导,课程安排紧凑丰富。实施财税干部、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财务人员,实现财务素质大提升、税费征管模式大创新、财源建设大增强,高标准实施我区发展战略,培育出一批面向预期和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企业。(九)建立健全耕地占用税部门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换工作机制耕地占用税涉税信息共享平台进入试运营阶段,以建立耕地占用税信息共享机制网络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协税护税工作力度,为下一步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水资源税、环保税涉税信息共享及部门联动综合治税打好基础。(十)完成陕九建在我区的项目摸排,初步达成在我区共同建立股份公司意向展开陕九建在榆阳城区在建项目税源调查,初步查实七个在建项目应纳税费总额1.29亿元,其中区级税费2031万元。经过反复座谈,初步达成在我区共同建立股份公司意向。完成房地产和建筑安装业财税核查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和8月17日局务会督办安排,从11月15日至11月30日,由财源中心牵头,会同区税务局、区住建局组成联合核查小组,重点开展了对我区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近年来生产经营情况、营改增后纳税完成情况、账务处理中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结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本次调研共选取7户样本企业,其中房地产企业3户,建筑安装企业4户,通过实地账务核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基本掌握这两个行业在我区的发展状况和财税方面存在的问题。完成陕煤曹家滩煤矿产销分离税费和股权收益流失问题的核查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系陕煤控股企业,股权比例51.5%,其他股东和股权比例依次为陕西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2.5%,榆林市榆阳区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实缴注册资本金38736万元,已全部实缴完成,截止目前累计分红36318万元),榆林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8.6%,神木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5.4%。曹家滩煤矿产销分离,煤炭销售给陕煤运销集团榆中销售有限公司和陕西煤炭运销集团中能红石峡煤炭集运有限公司,运销公司再二次对外销售。产销分离煤矿在具体销售时都是低于一定市场价格销售给集团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对外二次销售。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初步核实曹家滩煤矿产销分离形成的价差造成我区税费和国有资本投资收益流失数据。疫情防控勇当前,扶贫软弱涣散一马当先年初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曹喜庆和李延雄率先垂范,积极参与了区上安排的入驻酒店联防联控工作;曹喜庆主任主动前往软弱涣散村芹河镇黄沙七墩扶贫。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于1月中旬完成2020年财政收入分析报告和2021年收入预测,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财政经济形势,将2021地方财政收入测定为65亿元,具体预测分解为区税务局49亿,市税务局第二分局4亿,区财政12亿。为保证任务落实,以区政府发文进行的下达(由于我区今年煤炭价格一路走高,重新预测任务数为70亿,分别调整为57亿、5亿、8亿)。截止11月30日,全区财政收支运行一路高歌,财政总收入完成261.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66亿元,完成预算数的110.25%。三、存在的问题(一)财源建设方面。纵观我区近10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线,我们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我区地方财政收入是在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后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营改增之前,增值税区级留成是10%,营改增后,原征收增值税的行业和营改增行业增值税区级留成提高到20%,翻倍增长;二是资源税改革前从量定额征收,改革后从价比例征收,税源直接和价格挂钩,资源税随着不断增长的煤价节节攀升,同时加持煤炭资源税税率不断调高,收入陡增。目前,资源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构成我区主体税源,尤其是资源税近两年来呈现一路领跑状态。综上分析,总的来说我区财力大幅提升得益于中央政策性改革,财政收入超过80%来自于煤炭一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非煤行业和新兴财源贡献甚微。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强非煤财源建设和培育新兴财源迫在眉睫、任重道远。(二)水资源税和环保税涉税信息共享方面。水资源税和环保税费改税后,征管模式发生重大改变,由单部门核定、征收改为企业向税务局自主申报、税务向税源主管部门发出比对请求、税务稽核比对,最后完成完成征管流程。但是在改革后,由于各种原因,企业自主申报完成后,税务案头风险分析和后续稽核比对脱节,无法形成有效监管,存在监管和税务风险。(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方面。第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目前我区还存在4个建制乡,这导致注册地址在乡的企业不用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注册地址在建制镇的需要缴纳,导致税负不公;第二,省政府于2017年7月颁布新的《陕西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我区当时按要求制定落实方案,上报省政府后因与减税降费相抵触被搁置至今,这直接导致我区征管部门在征收的时候依据不清,执法风险较大。(四)城市建设维护税市区两级分成方面。城建税属于增值税的附加税,我区城建税主要来自煤矿,但由于我区增值税体量较大,今年预计增值税总收入达到百亿,仅此项附加税就达7亿,但由于市区两级分成为比例为8:2(其他县区都属于地方收入),分到我区的仅为1.4亿。在中心城区以外,我区承担了大部分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承担的事权与对应的财权明显不够匹配。与税务局数据传递方面。从本年度开始,区税务局和市二分局以信息涉及保密为由不再向我局提供月度税务报表,导致我中心无法跟进分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强化市场环境宏观和微观分析,动态监控财政收入变动,继续牵头组织全区税费综合治理活动,着重在培植财源上下功夫,尤其是新兴财源上发力,提高收入质量。(二)继续完善耕地占用税涉税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网络平台,高效率推进全区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为下一步水资源税、环保税涉税信息共享及煤炭产销价格信息传递打下基础。(三)持续实施榆阳区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税费征管规程前置,实施2022年榆阳区企业财务人员对标先进管理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四)完成城建税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下一步争取税收政策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