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案件查办情况2021年,市综合执法支队共查办各类案件161件(一般程序案件143起,简易程序案件20起,移送涉刑案件3起),共计罚没款285.34万元,涉案金额183.92万元,没收涉案物品4943件。2、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2021年度累计完成市本级食品安全抽检2646批次,其中农产品1328批次。完成抗疫暨双节专项抽检798批次,十四运保障专项抽检200批次,“你点我检”暨评价性抽检1180批次,监督性抽检468批次,累计检出不合格食品24批次,其中普通食品不合格16批次,农产品不合格8批次。3、重点工作情况一是圆满完成国卫复审督查任务。按照国卫复审任务清单,支队共抽调执法人员13名,充实到市创建办,汉台、南郑、城固3县区的10个乡镇开展全程督导“食品三小”整治,历时6个月,完成了创建任务;二是完成了全运会汉中赛事食品安全保障任务。支队共抽调7名执法人员,充实到全运会食品专仓、运动员驻地、禁用药品管控专班开展保障工作,保证了运动员赛事安全;三是按照省、市局要求,结合全系统实际,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了市场流通领域专项整治,落实了“骑手”食品安全监督员“吹哨人”机制;每月按要求向省局、市扫黑办报送相关报表和工作小结。开展了“扫黑除恶”先进集体资料上报,支队被评为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扫黑除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是完成全系统长江禁捕办的日常工作。制定了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方案;参加市禁捕办组织的2次大规模执法行动;督导县区长江禁捕工作2次;五是认真做好秦岭区域“五乱”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按要求开展了自查自纠,并及时将整改情况上报市秦巴办;配合市秦巴办开展了第7轮县区秦巴保护督导巡察工作;六是按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要求,依法査处无检验检疫证明、无核酸检测报告、无消毒证明、无源头信息、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组织完成了非冷链进口集装箱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任务,解决了汉中八一锌业有限公司进口锌矿防控消杀难题;六是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全年共承担大型会议、活动等各类食品安全保障9次,保证了各类活动顺利实施;七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帮扶任务。全面完成帮扶村脱贫退出任务和县镇脱贫攻坚各类考核工作,支队帮扶工作在市级考核评价中获得“好”名次,驻村工作队被镇巴县脱贫攻坚表彰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八是积极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专项活动。按照市局安排部署,制定支队“进、知、解”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要求,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及时到群众、到企业中去,了解实际困难,开展实际帮扶,截至目前,支队共开展“进、知、解”走访44次,走访家庭27户,走访企业17家,解决受到处罚企业实际问题6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成绩显著。按照国家总局、省市局的工作要求,支队制定印发了《关于打击涉及民生领域违法行为“铁拳”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了“铁拳行动”,全市县区市场监管系统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深挖案源线索,集中开展案件查处,先后查办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违法案件。全市系统共查办各类市场监管违法案件2886起,涉案货值284.9万元,案件查办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84.9%。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286起,占案件总数的44.6%;收缴罚没款866.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吊销证照290件,没收涉案物品13107件(瓶、盒)、1144.5kg。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刑案件9件,曝光典型案件52件,清退多收电费422.13万元,惠及终端用户15768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执法整体效能不足。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后,随着监管任务增大,执法工作量随之增加,加之上下级、部门之间配合开展的重大行动教多,缺人员、缺装备、缺保障比较突出,进一步做好综合执法工作存在较大难度。二是能力不足较为突出。一线执法人员,特别是县区大队、镇街办监管所执法人员不固定,知识储备、执法技能严重不足,加之办案手段单一,重视日常检查形式要求,缺乏执法实质效果,使监管隐患长期存在。三是综合执法改革不到位。综合执法改革历经2年时间,至今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单位性质、人员管理、财政供养等问题长期不解决,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进措施一是积极抓好综合执法改革后续工作的落实。积极争取市县区综合执法机构单位定性工作,将现有人员纳入管理岗位,实行定员定岗管理,落实岗位职责,保持人员平稳过渡,解决县大队综合执法力量不足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市县区综合执法一盘棋机制。继续巩固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取得的成果,强化综合执法机构办案的主责主业性质。建立以市支队为主统,县区为主体,镇、街办监管所为主责的综合执法监管体系,强化市支队办理违法行为涉及2个以上县区或重大和有影响的案件,县区大队办理违法行为涉及2个以上镇、街办的案件,镇、街办监管所办理本辖区内的违法案件,确保综合执法达到政治果、社会、法律效果相统一。建立完善由市县区局法制审核和管理科室统领法制管理、宣传、统计,案件审核、合议、信息发布等事务,保持全市执法工作协调统一;完善市县区执法大队季度工作例会制度,以例会形式达到专业培训、工作交流和阶段性工作安排部署。三是加强执法队伍骨干力量建设。在国家总局、省局推荐《专家库》的基础上,优化选拔标准,建立完善市级《专家库》,存续执法骨干力量;持续推进第二轮县区“你点我培训”执法活动,引领基层执法人员阔清思路,振奋信心、补齐短板弱项,开展好当前综合执法工作;建立基础执法人员奖励机制,支持鼓励县区大队、镇街办所执法人员办理大要案,对案件办理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在办案经费使用、外出培训、先进评定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食品安全方面,紧扣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要求,重点打击大米、食用油、蔬菜、禽畜肉类、豆制品、调味品等国家、省局公布的抽检中发现的高风险品种,持续打击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农兽药超标、重金属污染等突出问题;餐饮单位不落实主体责任,环境卫生不达标、防护消杀不符合标准等突出问题。二、药械保化安全方面,重点打击零售药店、医疗机构非法购进药械;美容机构购进、使用非法药械;保健、养生机构购销、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化妆品经营单位销售国家禁止添加物质的化妆品产品。三、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紧扣双重预防机制调动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打击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施、气体充装设施、游乐等设施中违法操作、安检、使用等行为。四、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紧扣重点消费群体,易出现安全风险的产品,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改装电动车、蓄电池,假冒头盔、假冒润滑油;假冒婴幼儿产品;学生用防近视产品等行为。五、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以“双打”平台为抓手,以地理标准保护产品为突破,严厉打击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等行业假冒专利、商标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六、价格与反不正当方面,以涉企和群众收费为重点,持续打击转供电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城市公用管理机构等行业违法收费和不正当收费行为。七、广告与网络交易方面,以网络媒体虚假宣传和格式文本合同交易为重点,持续打击违法药械广告、医美广告、保健品广告、房地产广告、校外培训广告等行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格式文本签订汽车采购服务、房地产购买,体育运动、康养服务、殡葬服务等领域的违法合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