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殡仪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殡仪服务。殡葬礼仪服务;遗体处置服务;遗体火化;骨灰安葬安放服务;遗体安葬;丧葬用品服务。 | |
住所 | 宝鸡市宝平路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俊峰 | |
开办资金 | 1011.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04.73万元 | 2120.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今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馆全体干部职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紧管控,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防线。1、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紧盯疫情防控形势,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全馆干部职工闻令而动,自觉践行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我馆入口设置疫情防控卡口,顶风雪战严寒,冒风雨斗酷暑,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2、以一登、二控、三查、四消、五抓“五步工作法”扎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党员、职工深入一线,做好卡口执勤工作,提示进馆人员戴好口罩,检查健康码、行程码,带头做好单位公共场所消毒、引导错峰治丧、控制进馆治丧人员数量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治丧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3、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全面核酸检测4次,检测率达到100%,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项检测,既有利于精准防控,保护群众健康,更强化了职工的防控意识。4、清明节、寒衣节期间我馆以严防疫情传播、保障祭扫安全为重点,限制性开放祭扫,实现了宣传部署到位、疫情防控到位、服务保障到位、祭扫文明安全,营造了平安、和谐、安全、有序的节日祭扫氛围。截止目前,共劝退丧属9000余人、车辆7000余台。全体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展现了殡葬人讲大局、敢担当,能吃苦、能战斗的过硬作风和良好风貌。(二)加强殡葬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我馆始终注重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能力突出、业务技术精湛”的殡仪服务队伍。1、招聘8名劳务派遣工,扩充了工作力量,为了全面提高殡仪服务水平,从仪表、仪态、语言、电话礼仪、处理投诉等全方位进行强化训练,职工业务技能和素质有了大幅提升。2、全馆上下联动,各班组齐心协力、加班加点补录43年殡葬信息共计8万3千多条,截至目前殡葬信息已全部录入国家殡葬信息管理系统。全体职工都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得到广大丧属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3、全年陆续收到治丧家属及群众为我馆赵新玲、王琳琳、仝军利3名同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赵新玲拒收红包500元,张宏宽拒收红包100元,赵佳拒收红包200元,拒收红包真诚服务,已成为我馆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对大家来说,尽职尽责做好服务,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赢得家属和组织的认可是最高荣誉,也是大家努力辛苦最好的安慰。今年我馆有针对性的安排各组对岗位职能、岗位技能在本组开展学习、讨论、交流,派出6名同志参加了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学习的开展,全体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有所提高,丧属接待能力有了进步,工作技能上培养出了钻研探索的精神,并且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扎实开展“防风险、保安全、迎盛会、庆华诞”安全生产百日整治行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力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1、结合殡葬服务高峰期的防水、电、油、气、雷击等各项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全面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安全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大检查大整治大清零大提升”专题活动,环评年报监测各项指标正常,符合各项要求。全年共开展消防演练2次,健康知识讲座3次,地震演练1次。2、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推进我馆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确保各项工作运行万无一失。3、针对今年雨季持续时间较长,防汛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集中检查,对重点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进行现场部署、责任到人、限时除险。值班领导带队每天对馆区进行巡查,特别是对围墙、电线、树木、高空广告牌、低洼易积水的部位做到汛期时时关注,日日留心,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目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业务工作扎实有效。截止到11月底,共火化遗体4338具,接运遗体4241具;整容3420具次;穿衣32具;遗体告别2486场次;业务收入1200万元;为低保、困难群众惠民减免殡仪服务费用15.6万元。(二)提升品质,殡仪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精心打造遗体殡殓服务仪式,从殡礼服务人员外出接运遗体、化妆出库、遗体抬入告别厅三个时间节点入手,对逝者遗体进行诚心规范的鞠躬礼仪,虔敬追挽礼仪服务,拉近了与丧属的距离。并通过提升优化撒花仪式服务,让丧属共同参与,以撒一鞠花瓣,寄一缕哀思,做一种造型,送一份祝愿,代替传统的下跪、磕头等礼俗,更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殡仪服务的“仪式感”和价值意义。在殡仪服务工作中,全体职工都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得到了广大丧属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今年以来共收到治丧家属、社会群众、单位为我馆送来的6面锦旗和2份感谢信。3月份我馆业务组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将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为基层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老旧小区居民排忧解难,筹资11800元为中山东路街道瓦场街社区永兴巷38号楼进行污水管道修缮,解决了污水管道淤堵问题。积极推出惠民政策,为民减负,对骨灰盒价格进行了大幅度降价调整,针对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捐赠骨灰盒,实施遗体穿衣业务,对4台火化炉和花圈焚烧炉进行了升级改造,采购遗体接运车1辆,秉持减费不减服务,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彰显基本殡葬公益属性,切实减轻了治丧群众负担,为治丧群众提供满意的殡仪服务,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今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馆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一)存在问题1、职工队伍中依然存在消极情绪,行业自信心不足。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火化炉数量少,守灵单间狭小,停车场面积和车位数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群众的治丧需求。(二)改进措施1、继续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2、全力配合市民政局完成市殡仪馆建设项目的筹备工作。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支部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党务公开、党员主题日等活动。(二)筑牢安全防线,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抓好消防安全、冬季采暖等领域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各级指示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围绕防、控两个环节,织密疫情防控网。(三)殡葬职工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殡仪馆建设和发展的一项主体工程,继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我们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文化修养、廉洁敬业、岗位责任、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发展和培养一批学习型、专业型、服务型的技术能手。(四)积极研学殡葬文化,拓展殡仪服务项目,尽量满足日渐多样化、个性化的殡葬需求。牢固树立人才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建设思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热爱殡葬工作、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殡葬行业,建设“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服务团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