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4-27 16:52
单位名称 乾陵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研究、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豋编、保管;文物展览及相关研究、馆藏文物研究、博物馆研究;文物宣传、文物讲解、历史知识普及;乾陵范围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具体的文物保护。
住所 乾县永泰公主墓院内
法定代表人 陈玲芝
开办资金 117.2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乾陵管理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0.51万元 326.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管理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项目促保护,夯实文物保护基石完成《乾陵司马道西翼马基础抢险加固工程》《乾陵东、西鹊台遗址本体加固保护工程》建设及初验工作;完成《乾陵述圣纪碑、无字碑保护性设施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方案》编制及评审;完成《乾陵六十一蕃臣石像倾斜监测报告》《乾陵8、9号陪葬墓调查报告》《乾陵内城玄武门遗址环境整治前期调查报告》;完成《司马道西侧边坡保护加固工程搬迁方案》;完成《丝路唐梦——唐代胡俑精品文物展》改造提升项目立项报告。完成永泰公主墓第三过洞部分壁画墙皮脱落的修补工作;配合管理处完成《乾陵东、西鹊台遗址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懿德太子墓出土文物展》项目立项报告及专家论证会。启动《六十一蕃臣石像扶正加固方案》编制工作;持续进行石刻裂隙、表面病害监测,推进《乾陵石刻保护项目》方案修改工作,收集《乾陵汉唐帝陵申遗》资料等。二、强化研究促利用,提升乾陵文化影响力编辑出版《乾陵文化研究》(十四),完成《乾陵文化研究》(十五)征稿工作;编撰完成《气象万千的盛世威仪——乾陵博物馆》一书;完成《唐乾陵—优秀历史文化教育读本》大纲初稿;启动《乾陵石刻艺术》《乾陵陪葬墓壁画》两书编辑工作,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文化保护中去,努力做好乾陵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三、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传承优秀文化“丝路胡风”教育课程先后走进乾县铁佛小学、乾县新阳三星中心小学等地,并应邀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省主会场社教活动展示宣传。先后开展“传经典致英烈感恩幸福生活”“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历史传承文化经典”“品味中秋古韵感悟盛唐文化—花好月圆话咸阳·迎中秋”“九九重阳敬老情乾陵文化暖人心”以及“祖国,我想对您说”国庆节系列活动,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扎实开展乾陵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赴乾县注泔三姓初中、赵后庙小学、兴平金城实验等学校开展活动。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宣传服务,9月份开通乾陵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微信订阅号,截止目前已推送宣传稿件30余篇,点击率2万余次。利用自媒体创新设计“唐墓壁画中的动物世界”“鉴文听物”“节气乾陵”等系列线上教育课程,通过文字、视频及线上互动等形式使广大公众全面了解乾陵优秀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四、加强馆际交流,文物对外展览取得新突破为进一步提升乾陵美誉度和影响力,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先后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回望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参加《泾渭遗珍古韵留香—咸阳文物精华展》;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共同推出《长乐未央—大唐长安文物展》,乾陵博物馆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三彩胡人骑马狩猎俑”、“鎏金马饰”等10件文物参展;配合完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陕西考古圣地》懿德太子墓三件文物外借参展工作。五、遵守文物保护制度,规范管理文物坚持遗址区巡查及保护规划执行工作。坚决执行文物保护规划,确保遗址绝对安全。严格执行制度,严格遵守《陈列及藏品管理制度》,认真开展馆藏文物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全年共检查135次,及时清理维护陈列设施,规范管理文物,提升游客观感度。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并获得多项殊荣。一是全年完成两项文保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两项文保工程的前期调查报告,完成三项文保项目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为文保工程顺利实施做好准备。二重视乾陵文化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乾陵文化研究》(十四),完成《乾陵文化研究》(十五)征稿工作,。三是全年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32场次,积极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传承优秀文化。2021年博物馆党支部被乾县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武则天时代展》荣获首届陕西省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最佳宣传推广奖”。七、目前存在的问题1、考古、文物保护、社会教育及文化研究等专业人才缺少,使博物馆科研基础仍显薄弱,制约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2、缺少社教活动专用场地和专项资金,目前基础设施与省级研学基地建设配置存在较大差距。3、文物保护与发展不协调,保护区域内土地性质需进一步明确。八、整改措施1、增加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满足文博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2、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公众教育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博物馆教育项目设施,做好优秀文化的活化和传承。3、加强实地调查,对不利于文物和遗址保护的土地属性尽快明确。九、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实施重点文保项目。2022年启动实施《乾陵述圣纪碑、无字碑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乾陵东、西鹊台遗址环境整治项目》;推进《乾陵司马道西侧边坡防护项目》《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墓道保护项目》;完成《乾陵石刻保护项目》方案修改;推进《懿德太子墓展陈提升》等多个文保项目建设,不断以文保项目带动文物保护与传承。2、抓社会教育,做好文物活化传承工作。研发推广《大唐霓裳》教育项目;持续做好传统节日、优秀文化进校园等社教活动,完成爱教基地、教育课程的合作协议签订及相关工作,全力讲好乾陵故事。3、抓文化研究,提升乾陵文化影响力。完成《乾陵文化研究》(十五)的编辑出版;启动《乾陵石刻艺术》《乾陵陪葬墓壁画》《唐乾陵优秀历史文化教育读本》的编辑工作,深度挖掘乾陵文化,做好乾陵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及传承利用工作。4、抓日常管理,各项工作快速推进。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持续做好馆藏文物展示利用、管理维护、遗址巡查、图书资料管理,及时完成各类信息上报等工作。2022年乾陵博物馆继续坚守文物工作方针,夯实工作责任,强化效能建设,以加强文物保护和文物活化传承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文保项目,加强业务研究,讲好乾陵故事,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全力以赴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乾陵博物馆党支部被中共乾县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武则天时代展》被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授予“最佳宣传推广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