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乾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4-27 16:39
单位名称 乾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土肥水技术推广、土肥水源监测、土肥技术培训。
住所 乾县文前巷2号
法定代表人 赵懿
开办资金 28.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9万元 23.51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结合我县不同区域的土壤及作物,制定出我县小麦、玉米以及果树施肥方案,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全县群众科学合理使用配方施肥,宣传化肥零增长和减量增效节本,减少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2、完成了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1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共采集土样21个,及时将样品流转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我站合作的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2020-2021年度田间试验与试验数据整理工作;并对2021-2022年度田间试验进行小区划分、施肥、播种等工作。4、2020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系,对我县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区域评价,通过本次耕地质量评价与耕地土壤性质分析,系统地掌握土壤耕地的地力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县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也对保护土壤环境、农产品安全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2021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安排2021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小麦肥效试验2个,已完成小区划分、施肥和播种任务。6、完成周城镇小麦条锈病防治、周城镇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督导、卫生改厕督导等工作。7、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按照局里部署我站在农牧局家属院、朝阳南区进行疫苗接种排查工作,我站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抽调专人挨家挨户好疫苗接种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小区基本情况,建立台账,逐人销号,加强督促对于未接种人员及时接种,确保按时完成接种任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关于2020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完成试验4个,共采集土样40个,植株样40个,其中马连和大杨小麦肥效试验数据已经整理完成,大杨和城关玉米肥效试验测产已完成,土样和植株样已送往西农进行化验分析。结合2020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和“吨粮田”创建,在王村镇南吕村发放玉米专用肥60吨,示范面积5000亩,在王村镇开展“吨粮田”创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小麦、玉米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共召开培训会8期,培训人次4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关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在灵源镇丰兴村发放生物有机肥115吨,示范面积3000亩。在王村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6期,培训人次292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50余份。在全县16个乡镇完成采集土壤样品85个,土样完成研磨筛取处理,已全部送往杨凌资源学院进行化验分析。三、存在问题1、由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专业性强,我站土肥专业人员缺少,工作进展滞后,有待加强人员补充。2、创新意识不强。在解决农业技术新问题上,开拓创新的思维不够灵活。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创新意识不牢固,不能用新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3、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宣传、培训力度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缺乏专业性知识。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我单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理论知识讲解、经验传授、现场指导等手把手、面对面方式指导年轻干部职工再学习教育,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武装自己。2、强化制度落实。要加强日常管理,落实会议和学习制度,用制度管人,凭制度管事,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3、加强农业技术宣传、培训工作,结合项目实施,聘请省市和西农专家教授进行现场观摩、现场培训,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完善小麦、玉米、果树施肥方案,推进科学施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2、做好2022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准备工作,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野外田间调查、田间试验方案的制定。3、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技术。4、加强单位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5、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中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