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工作;农业投入品的抽样检测及评价;“三品认证”及标志管理;农产品安全的交流、合作、培训;其它各项监测检验。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东塔北路35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玉 | |
开办资金 | 10.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5.22万元 | 327.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变更登记事项,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检测能力提升,筑牢质量安全堤坝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量、质齐升年度内以“三棵菜”等农产品为重点,扩大检测覆盖面,加大生产环节抽检比例和抽检频次,全年共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稻谷5大类77个品种38139个样品,配合完成省级抽检样品830个,市级例行检测样品1161个,圆满完成样品抽送检任务;撰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报10期,为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2、配合抓好十四运会和残奥会食品安全保障对洋县、勉县、汉台等县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农兽药门店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杜绝农产品安全事故隐患,保障两会顺利举行;3、推进实验室“双认证”建设,打造坚实检测阵地为适应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要求,提升农产品检测水平,打造出一支高水准的农产品检测技术队伍,单位聚力攻坚实施实验室“双认证”重点工作。成立实验室“双认证”领导小组,明确内设机构和工作职责,对已建成的1000余平米实验室对标“双认证”要求进行全面提升认证,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经完成有机磷、有机氯类等25新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铅、镉的标准检测方法,目前已在线提交了CMA申请,并将于12月底进行现场评审;同时申请并通过了省农业农村厅对“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省级验收(二)“两品一标”认证工作重点提升标准化水平,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1、“两品一标”认证企业和产品数量获得新突破组织23个企业、53个产品上报了绿色食品认证申请,17家企业、25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证书,6个产品取得名特优新产品证书,镇巴毛尖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7个企业、7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0个产品录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4个产品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数量全省第一。“两品一标”用标企业118家,产品产量9.14万吨。2、积极推进“两品一标”证后监管工作开展2021年“两品一标”证后监管专项检查,抽选市县工作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40余人,采取市级抽查和县区自查的方式,对全市37家“两品一标”生产企业开展了全面检查和培训指导。全市“两品一标”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生产记录档案更加健全,标识使用和品牌宣传更有实效,有效提高了获证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3、帮助生产企业提升绿色生产能力配合省级工作机构完成对30家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组织12名县区工作人员分批次观摩了现场检查,提高了县区对绿色生产的指导能力。(三)多措并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1、农产品追溯稳步推进,落实追溯合格证制度,建立诚信体系,主抓全程监管①以落实追溯合格证制度为基础,在24家企业开展了诚信评价试点工作,建立了生产主体名录库,全市640家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追溯平台,新增182家,同比增长40%;上传生产档案760份,使用追溯标签16.7万枚,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生产经营主体432家,共开具农产品合格证60.9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17万吨;②对省上例行抽检不合格的2个样品进行了调查并跟踪指导;2、开展巡查指导落实主体监管责任在加快应用推广追溯合格证的同时强化主体监管,认真开展生产基地检查指导,检查生产主体121家,提出整改意见24条,帮助企业落实生产环节中的自我监管;3.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活动和风险研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调研和风险研判工作,及时向市局反馈了中省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种植业产品监测通报,配合市局完成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会商分析,进一步总结成效,找出问题,提出了建议对策,为下一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廓清了思路。4.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县创建配合省市对汉台区、佛坪县、省级农产品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指导城固、略阳开展国家级农产品安全县创建,指导留坝县、洋县、宁强县开展省级农产品安全县创建;(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1、为保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明确了近10年驻村人员名单,制定了帮扶计划。2、重新选派驻村队员,班子成员到水碓村驻村,新增2名同志参与帮扶工作,新增三类人群监测户2户。截止目前,单位共帮扶26户。3、单位党支部在勉县元墩镇水碓村为群众开展技术培训4次,发放培训资料120份。及时慰问“821”勉县洪灾受灾群众,党员干部捐款捐物积极献爱心,及时向村两委送去1500元的救灾物资一批。4、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被市委办评为较好等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积极创建舆论宣传窗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建设和宣传,提升影响力年内在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汉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微信公众号上更新行业信息72条,关注人数达到1599人。开设优质农产品宣传专栏,发布宣传17期,并同期向“汉中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推送并刊发,在市委文明办、汉中农业农村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汉中日报等媒体发布工作信息12条,不仅为广大汉中市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也为市县工作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了参考资料,有力宣传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加强业务培训,在全市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奠定工作基础,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①举办了2021年全市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会,邀请省农安中心专家老师前来授课,全市120余名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通过了考试,夯实了全市绿色农业生产基础。②开展检测技能培训10次,农检大讲堂4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品一标”证后监管工作培训暨座谈会,农产品追溯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训会2期,培训农产品工作人员、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人员300余人;③在全市农检系统开展了4场“农检大讲堂”,党员带头上台讲业务,交流展示工作,提升业务能力;3、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全市农检系统宣传活动,印发《国家禁限用农兽药名录》、《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和《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种植业)等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4、强化正面引导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微信工作群和微信公众号“汉中农检”投放公益广告、编发信息,澄清网络谣言、普及安全知识、报道监管动态和成就。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①个别县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存在只关注完成数量指标,不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情况;②市县工作机构人力不足,人才缺乏,检测能力不高,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③镇办监管站多为挂靠,普遍存在无场所、无设备、无经费,无手段、无专职人员的问题,村级监管员更是形同虚设、徒有虚名,市县工作机构监测检验、追溯合格证推进、“两品一标”等工作经费均未纳入财政预算,严重制约工作开展。改进措施:①切实加强建设全市统一、符合实际的全市三级监测网络体系;②加快推进市县农检系统实验室“双认证”工作;③持续抓好检验人员检测技术能力综合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推进追溯和达标食用合格证制度,新型包装上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覆盖面达到80%以上;2、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努力加快“两品一标”认证。带动优势地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创立,促进农业产业整体结构的提升;3、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专项检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4、积极开展第二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管理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指导县区开展县区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活动;5、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做好舆情监测和外宣工作,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的进程,实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