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农业先进技术,土地养分测定,农业技术培训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镇后稷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黄西社 | |
开办资金 | 26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3.95万元 | 296.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武功县坚决落实中省市粮食生产安排部署,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强品质、增效益”工作思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集成品种、技术提升单产水平和抗灾潜力,集约政策、资金、科技优势,扎实开展绿色高效“吨粮田”建设,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有效供给。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粮食单产提升项目,立足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和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综合示范,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大力推广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小麦“一优二改双控”关键技术,加大示范玉米降本增效“5335”集成技术模式和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以农民增收为第一要务,在技术推广、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一、开展的业务:1、做好绿色高效“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基地建设和全县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武功镇建设绿色高效“吨粮田”核心示范区1.5万亩,全面落实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绿色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示范飞机航化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强化了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核心示范区主推技术到位率98%,其中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到位率96%,项目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较大田提高6%。我站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根据小麦不同时期的苗情长势,印发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发放到农户手中。我站坚持“线上线下”开展农技服务工作,紧盯农业生产目标任务,狠抓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等春管技术指导宣传和包抓区域以条锈病为主的“一喷三防”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2020年秋播我站在武功县海鋈皇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固定的粮油综合试验示范基地183亩,安排的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及展示示范、小麦主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集成试验、小麦不同播种机型技术集成与示范等10大类小麦配套试验示范,突出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示范,各类试验示范展示效果好。2、及时完成绿色高效“吨粮田”创建区及全县大田小麦产量自测工作,顺利通过项目延伸测产考评验收。2021年5月13-19日,经我站农技人员测产,2021年小麦绿色“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513.7公斤,较全县大田平均(预测产436.5公斤/亩)亩增产77.2公斤,增产率17.7%,亩增收约177.6元(平均收购价2.3元/公斤);较对照大田(辐射带动田)平均亩产476.2公斤,平均亩增产37.4公斤,增产率7.8%,亩增收约86元。2021年5月27日,由乾县组织有关专家,对武功县关中灌区小麦玉米绿色高效超吨粮示范项目小麦部分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测评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多媒体)、查阅资料、现场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并按照《2020年省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绩效考评表》内容进行打分,一致认为武功县领导重视、狠抓主推技术,示范区集中连片,插标立记醒目规范,试验示范内容丰富,大力推广优质强筋小麦西农511、伟隆169等,配套落实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控效果好,田间管理措施到位,集成示范推广高质高效技术,圆满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任务,验收合格。综合评分98分,顺利通过项目验收。3、武功县2021年部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站主要承担武功县2021年部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按照每0.6万亩采集一个代表土壤样品的要求,我县2021年耕地质量等级共采集土壤样品50个,并调查登记50个土样的相关资料。同时做好我县5个省级和1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样采集、农户调查、数据整理工作。截至目前,50个耕地质量等级和12个省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样样品即将送往西农大化验室做养分检测。我站今年夏玉米上安排“3414”肥效试验和肥料利用率试验共4个,现在秸秆籽粒正在晾晒。待样品风干后,我们将及时整理样品送往西农大化验室完成后续工作。我站今年冬小麦继续安排“3414”肥效试验和肥料利用率重复试验共4个,现在冬小麦试验长势良好,我们将继续加强后期管理调查工作。对县域100户农作物种植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我县在2022年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依托武功县海鋈皇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武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果业)经营主体及果业重点村,累计建设1个万亩的粮食作物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区和1个万亩特色果业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区。示范区通过政府采购确定的肥料生产企业销售的玉米缓释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和果树配方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目前,肥料采购的相关技术指标已经确定,我们正在积极与县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联系相关招标采购事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受去年秋播适播期阴雨较多、暖冬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冬春季苗情复杂,加之中后期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在病虫害偏重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核心示范区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项目工作成效。2021年5月13-19日,经我站农技人员测产,2021年小麦绿色“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513.7公斤,较全县大田平均(预测产436.5公斤/亩)亩增产77.2公斤,增产率17.7%,亩增收约177.6元(平均收购价2.3元/公斤);较对照大田(辐射带动田)平均亩产476.2公斤,平均亩增产37.4公斤,增产率7.8%,亩增收约86元。三、存在问题:一是近年来粮食收购价格较低、猕猴桃、苹果等杂果价格不稳定,特别今年受化肥、农药价格大幅涨价影响,种植成本增大,种植效益低,群众种植投入积极性下降,且思想保守,对新技术、新机具和新型肥料等接受慢,使农技推广和项目实施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农技队伍人员匮乏,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培训和服务力量有限,仅局限于部分重点区域,影响了工作进度。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落实积极的应对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二是加大技术人员培养,提升现有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站围绕全年农技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立足田间调查,以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综合示范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综合示范为抓手,巩固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和玉米“一增三改一防”技术推广成果,提出科学的小麦、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发动各镇村和局属农技综合服务站,抓好全县粮食田间管理技术的指导和宣传工作,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围绕项目绩效目标任务,继续做好粮食单产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搞好全县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服务工作,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三是以党建为引领,继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站位,扎实基层党建工作,增强站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