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好服务。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做好“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工作;指导镇村所站开展工作;做好志愿者培训、组织引导、权益保障等工作。 | |
住所 | 乾县县委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刘波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贴 | |
举办单位 | 中共乾县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万元 | 19.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抓点带面,辐射延伸;守正创新,注重融合”的思路,深化思想认识、狠抓阵地建设、精心策划活动、持续壮大队伍。一是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示范站16个,文明实践基地10个,中心所站基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点线面交错纵横的网格阵地初显雏形。二是设计了具有我县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logo标志,同时为方便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预计今年6月份建成使用。三是注册志愿者16000余人,成立志愿服务组织259支,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50余个,开展活动2000余次,参与志愿者8000余人,带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人数达4500余人。四是各类志愿服务开展常态,举办了2021年“文明实践在乾县志愿服务暖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结合群众所需实施派单服务,宣讲、文化、医疗、法律、科技等五支志愿服务队走进镇村实践所站,开展文化进万家、健康义诊、送法下乡、果树技术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科技之春”宣传月联合54家单位200多名志愿者开展政策法规、科技科普、健康义诊、妇女维权、安全应急、生态环保等知识宣传活动;组织3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我要上全运”2021乾县半程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工作,并举办乾县马拉松裁判员、志愿者培训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开展“送温暖、送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为50多户五保户、低保户提供服务;高考期间,组织20多家单位、社会爱心企业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务;端午前夕,在县敬老院举办“情浓端午粽叶飘香”慰问活动;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了“留守儿童之家”、优秀文化传承进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等公益课堂近5类,开展活动100余场次。五是发挥“红枫景”“群文之星”两支文艺志愿服务队中的群众志愿者作用,定期走进村组(社区)开展基层文化、文艺骨干力量培训,加强所、站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孵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另外,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邀请省志愿服务专家对镇、村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所、站巡回业务培训等16余场次。六是聚焦品牌活动,加强媒体宣传。一年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发稿件130余篇,其中国家级30余篇,省级40余篇,市县级近60篇。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爱乾县APP等新媒体展示各类活动100余场次。二、取得成效。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法制观念。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务实管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乾县路径。其中“红色喇叭润民心”文明实践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入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陕西创新案例》,乾州蛟龙转鼓传承、关爱少年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存在问题。一是群众参与度、吸引力有待提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住人口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接受新事物慢,活动参与率较低,精准对接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措施需进一步改进。二是基层所站工作力量配备不足,工作进展不平衡。目前镇(办)实践所工作基本由文化站工作人员负责,多数身兼数职,由于基层工作繁杂,专职配备难度较大,难以精心策划活动。村站工作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缺乏现代化办公技能,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三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较少。四、整改措施。一是发挥基层实践站作用收集、整理群众需求意愿,合理设置志愿服务项目,提升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二是通过目标考核,与实践所领导签订目标任务书等措施,督查实践所做到专人专用,切实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视度,三是不断加强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总结提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项目。五、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县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健全机制再下功夫。建立健全“到岗到人”的责任机制、“边督边改”的督查机制、“评先评优”的激励机制和“群众参与”的引导机制,抓常抓长,确保试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在创新载体上增活力。坚持“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认真谋划系列活动载体,以项目化运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掀起文明实践活动新热潮。三是在业务培训上强措施。县级层面开展大型业务培训会,组织实践中心业务骨干深入各实践所站举办灵活多样的小型培训会,提高所站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推动工作落实。四是在彰显特色上有作为。发挥本地“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文化内涵、精神实质,做足“非遗”传承文章,全力打造乾县试点特色。五是在供需对接上精准发力。把服务好老百姓作为根本方向,科学合理设置志愿服务“清单”,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迪心灵、惠及百姓、富有成效、群众满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