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汉台地质环境监测站

汉中市汉台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4-27 11:06
单位名称 汉中市汉台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业务范围:全区地质环境管理与监测工作规划;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北大街61号
法定代表人 余光安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自然资源局汉台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保障工作。一是我站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年初省、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的提出的2021年度工作重点及要求,认真对照市局、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安排部署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到岗。二是及时出台了《汉台区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积极指导各镇办迅速编制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夯实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确保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以“三查”为抓手,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受暴雨天气影响,全区降雨发生18轮次,截止10月20日城区总降水量1436.2毫米(汉台年平均降雨量837.8毫米),较历年同期相比偏多84%,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面对防治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我站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一是汛前就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名称、位置、威胁情况、监测人信息进行再核实,切实做实做细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基础资料核查建档。二是在汛中,针对今年主汛期强降雨频发多发情况,按照省市区领导针对强降水期间防汛救灾工作的批示精神,安排各自然资源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灾救灾意识,做到严阵以待,全面动员,全员上岗,全面做好地灾巡查排查。三是在汛后,核查地灾风险隐患,紧盯重点人群和关键部位,重点加强对人口密集的居民聚集区、移民搬迁安置点、风景旅游区、学校等地区的巡查,在巡查检查中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或地段,提前制定防治措施,确保了辖区域内所有隐患点登记在册,做到了责任到人、方案到点、措施到位。截止目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雨前排查1172次,雨中巡查114次,雨后核查102次,共协助各镇政府撤离受威胁群众503户1021人,全区无群众伤亡事件发生。汛期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35处,其中滑坡26处,崩塌4处,地面塌陷3处、地面沉降2,共威胁183户603人749间房屋,道路12条,水库3个。四是及时下发专项资金2.88万元用于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补助,其中4个区级重点地质灾害点监测补助费为每个点1000元/年,其余31个地质灾害点监测补助费为每个点800元/年,积极为5个基层所下拨19场次应急演练经费5.7万元。五是积极筹措资金3.27万元,为基层监测人员和汛期值班人员购买了雨衣、雨鞋、手电等防汛用品。(三)加强监測预警,做好群测群防。一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做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截止目前,分局已联合区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1次,有力的督促和指导了基层各镇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灾工作。二是汛前就对每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都重新编制了专门的《防、抢、撤方案》,确保“两卡一预案”及时发放到每一户受威胁群众手中,“两卡一预案”的发放和警示标志牌的设立达到了100%,建立了汉台区地质灾害防抢撤台账。三是及时更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标识牌,对在册3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工作明白卡、防灾明白卡等数据信息录入到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四是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力做好2018年、2019年专业监测点建设和2021年度地质灾害普适性监测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作用,构建了“技防+人防”的监测预警新格局。(四)强化地质灾害宣传演练。年初,按照市局下达汉台区的考核指标,对2021年全区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应急避险演练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并将相关乡镇的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之中。截止目前,全区已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9场次,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和“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6.25”全国土地日等活动,积极开展地灾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全年共发放宣传培训资料5500余份,培训地质灾害隐患点19场次,开展集中培训8次,开展集中宣传5次,全年共计宣传培训人数10500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我站全年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3篇。(五)加强值守、强化责任。按照市防汛办要求,分局从4月23日起就进入地质灾害汛期应急值守状态,严格落实带班领导24小时随班在岗,夜班值班人员双人在岗,填写好值班日志,迅速处理各项上传下达工作,将市、区级气象、水利、自然资源部门对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预测预报第一时刻准确传达到第一线的监测人员,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不定时对群测群防人员进行电话抽查,询问隐患点最新情况,切实担负起值班责任。同时,每日的地质灾害值班情况均通过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进行了网上直报,做到预警及时、信息传达准确。(六)加强平战结合体系建设工作。今年汛前,已与对口地勘单位中陕核拟定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工作任务,全年已联系“平战结合”技术对口服务单位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开展专项排查25次,开展灾、险情应急调查10次,发现问题落实相关单位及时整改,由于排查到位,险情处理及时,全年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责任事故,极大地促进了汉台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七)做好2020年的隐患点“消点”工作。按照省厅《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办发[2016]49号)和2021年市局对汉台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消点分解任务要求,截止目前,分局现已对达到消点条件的吴庄小学滑坡、凹口村二组滑坡、蚂蟥沟村一组(莲花石)滑坡3个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核销。(八)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地灾综防建设“双清零”任务目标已全部完成。2019年度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中涉及的汉王镇大兴村三组治理项目已于2021年4月23日开工建设,目前主体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竣工决算。2020年度毛寨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已通过项目初验,正在整理资料。2021年度红星村三、四组滑坡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主体施工结束。(九)全面完成监测预警建设项目。2018年度专业监测点建设项目涉及汉台区2个隐患点(王庄村十组滑坡、东沟泥石流),安装监测设备拉线位移计、雨量计、泥位计等8套。2019年度专业监测点建设项目涉及汉台区1个隐患点(水电三局家属院后滑坡),安装监测设备拉线位移计、GNSS、声光报警器等6套。2021年度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建设项目涉及汉台区10个隐患点,安装监测设备GNSS、雨量计、声光报警器等38套。目前2018、2019年度专业监测点建设项目已通过市局终验,2021年度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建设项目的监测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所有监测设备均正常在线,并网上线运行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平台。(十)积极争取灾后重建资金。2021年汛期以来,全区共经历了18轮强降雨,多个镇(街道)不同程度出现地质灾害隐患,在册隐患点也出现7起险情,目前已向市局申报灾后重建项目7个,预计争取中省资金350万元,现已应急治理项目开工建设3个,待上级灾后重建资金下达后,按照项目管理程序抓紧施工建设,及时消除地灾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通过地质灾害演练及宣传培训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全区广大干群的地质灾害自救能力和防范意识。2、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进行地质灾害“消点”,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做好防汛值守等工作,有效的做到了预防灾害放生、及时消除地灾隐患,从而有力的保障了汉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50万元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区级配套资金还及时未到位;二是中省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未到位,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不利因素。三是现有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应急反应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和灾后重建项目应急治理经费。二是加大对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即将来临的2022年各项工作中,我站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纵深推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强化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认真完成市局、区政府下达地质灾害隐患点消点和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的任务,全面提高广大干群的地质灾害自救能力和防范意识。2、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2022年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市局下达各项工作任务指标。4、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后续实施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