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移民(脱贫)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居住条件。业务范围:编制全区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8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柯儒刚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国土资源局汉台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1万元 | 0.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业务工作完成开展情况1、狠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易地搬迁各项反馈问题整改针对历次检查所指出的问题全面认领,进行研判、梳理,扎实进行了整改,在系列整改中,将中央巡视和成效考核反馈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整改作为我办工作重点。建立了中央巡视和成效考核问题整改专班,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排查方案,对旧宅腾退慢和后续帮扶乏力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经摸排,我办不存在问题。并结合搬迁家庭实际,完善了巩固计划和措施。2、持续提升搬迁脱贫成效按照行业工作要求,重新对搬迁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就业、创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整更新完善了“三单”台账。配合发改、人社、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就业等后续帮扶工作。巩固提升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3、全面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不动产证的办理及发证工作。配合市不动产中心办理易地扶贫搬迁户不动产登记证72户(其中跨县区安置4户),积极协调各相关镇,采取集中发证、送证上门、电话通知等方式,将证书全部发放到搬迁户手中,同时建立了证书发放台账,记录证书发放情况。4、完成汉台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对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5个镇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进行了财务审计,分别是铺镇、武乡镇、汉王镇、徐望镇和宗营镇,审计资金1710.5万元,各相关镇都能按照“专户储存、独立核算、分账管理、物理隔离、封闭运行”的原则,进行专款专用。5、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收集、整理易地扶贫搬迁资料,按照综合管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脱贫退出、特殊载体等5大类别建立了高标准搬迁安置、旧宅腾退、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档案资料,并向汉台区档案局完成了移交工作。6、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旧宅腾退复垦复绿市级验收工作。我区易地搬迁户旧宅腾退工作已于2019年11月底全部完成,旧宅腾退87户237人(含超范围26人73户),腾退面积18.12亩,拆除旧宅76户215人(含超范围23户64人),拆除面积17.36亩,复垦复绿面积17.36亩,旧宅腾退复垦补助资金按照人均1万元标准全部发放到位。可不拆除房屋(经认定为连体房)11户31人(含超范围3户9人),已严格按照连体房腾退程序,将属于搬迁户旧房的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收归村集体,并对房屋进行了封存处置,同时委托各镇对所辖房屋予以管理。我办委托第三方对已复垦复绿地块进行勘测定界并形成坐标数据,经镇级初验、区级部门联合自验、全部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并通过市级验收。7、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工作。一是建立排查问题台账及时开展自查,对发现问题边查边改,实行销号管理;二是会同发改部门深入相关安置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8、完善了“十三五”避灾生态搬迁信息补录工作。“十三五”期间,省市下达我区避灾、生态同步搬迁任务3648户(含2015年追加任务1500户),完成了3648户搬迁户基本信息录入,通过下发书面通知和提醒函以及安排专人深入镇办进行督导、指导等方式,逐步完善了入住信息和“一户一档”信息补录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通过移民搬迁彻底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更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使社会公共事务及基础配套设施广大搬迁群众得到了享用,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易地扶贫搬迁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户从恶劣、艰苦的环境当中走出来,为其提供全新的生活环境,改变其生活方式,进而改善其生活,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增收渠道,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社会经济效益增长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脱贫速度明显加快,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效落实,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到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或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搬迁户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搬迁地能为搬迁户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增收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搬迁户脱贫致富,随着就业岗位的增加,搬迁群众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搬迁地的开发与建设,将搬迁户的原宅基地复垦复绿,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进行土地和山林等资源的流转,吸引企业投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需进一步提升完善。后续产业扶持需进一步加强。2.改进措施配合发改局等单位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提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通过人社部门技能培训及农业农村部门产业项目投入推进后续产业的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推进“十三五”避灾生态搬迁相关工作。指导涉及的镇(办)完成搬迁对象入住工作,督促相关镇完成安置点项目审计,完善一户一档资料,按时完成信息录入,确保账实相符。2、持续助力后续扶持工作。一是发挥情况明、底数清的优势,积极配合发改部门开展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等后续提升巩固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把安置社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体编制、一体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市场主体、产业项目向安置区聚合,有效衔接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3、收集汇总新一轮避险安居搬迁工作资料,为编制全区实施方案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