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土资源管理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系统建设、资料管理、查询与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分析。 | |
住所 | 汉中市滨江路与南团结街十字 | |
法定代表人 | 赵建荣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27万元 | 12.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机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于6月9日上线运行。平台整理入库了规划、现状、管理、社会经济四大类多个专题的自然资源数据,形成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以“一张图”为基础,完成了建设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农用地转用及建设用地报批会审、土地收储、土地统征、土地利用、执法巡查等业务系统建设,实现了自然资源全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为打通市县两级应用,统一数据基础,建立了《汉中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汇交标准》等多项数据更新维护标准。为尽快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市县一体化建设,明确建设内容,落实工作责任,下发了《汉中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市县一体化实施方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并对各县区机房、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目前,试点县略阳县局已完成平台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和市局网络已对接,其他县区机房及网络设备改造正在进行中,为完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市县一体化部署奠定扎实基础。2、加强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监管,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一是加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管理。确定专人负责网站信息发布及安全维护,坚持“谁发布、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信息发布管理流程及时发布全系统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重大决策及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有效和权威。全年在省厅门户网站市县动态栏目发布信息76条;在市局门户网站发布工作动态179条,通知公告146条,发布政策解读、人事信息、财政信息、党建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征收、建议提案等信息累计62条。二是认真做好舆情监测、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全年共处理“12345热线”来件206件,市长信箱转办件85件,在线咨询19件,“互联网+督察”1件,所有来件100%时限内办结。与网信办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自然资源领域舆情监测,每月对自然资源领域可能发生的热点舆情尽早研判预警,做到正面引导,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三是严格做好门户网站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机制,依托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的技术力量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保护。网站严禁与非法网站建立链接,严禁泄露国家秘密,严禁从事与政务网站不相符的活动。加强网站管理人员保密安全教育,要求网站管理人员不得在公共场所登录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严禁将管理信息向他人透露。未经允许,严禁对网站后台信息数据进行修改、删除。3、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一是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网络安全、保密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和网络安全新要求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外部人员访问机房登记制度》、《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办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将网络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办公电脑内外网分离制度和入网审批登记制度,确保终端设备可管可控。明确专人负责涉密电脑管理,非职责范围内人员严禁操作、接触相关设备。涉密岗位人员签订了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保密承诺书。三是开展网络安全排查工作。定期对各科室、单位电脑终端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按照要求使用IP地址,严禁电脑在内外网之间交叉使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是组织完成了机房整体环境等保测评,确保整体网络安全达到三级等保要求,保障数据安全。4、认真做好全局办公信息化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做好设备调查摸底。以国产化替代为契机,对全局各科室、单位信息化设备及IP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夯实全局信息化设备规范科学管理基础。二是提供技术服务,提升管控水平。局办公电脑220余台,便携电脑20余台,各类软件系统20余类,机房设备众多,在确保设备、网络正常工作的同时,对大部分系统提供必要技术服务。三是认真做好机房“六防”工作。局机房现有服务器10余台,网络设备若干,每天对机房认真做好“防火、防水、防尘、防盗、防入侵、防高温”等六防工作,确保网络畅通,设备及数据安全。四是持续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数据、“双公示”信用信息平台接入等技术保障,为局系统各项活动、各类会议提供及时可靠的视讯保障、摄像照相服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加强市县两级信息宣传协调和指导,截止目前,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在省厅网站《市县信息》栏目刊发信息298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2、注重市局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作用发挥,不断提高对外宣传效果。全年在省厅门户网站市县动态栏目发布信息76条;在市局门户网站发布工作动态179条,通知公告146条,发布政策解读、人事信息、财政信息、党建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征收、建议提案等信息累计62条。3、认真做好舆情监测、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全年共处理“12345热线”来件206件,市长信箱转办件85件,在线咨询19件,“互联网+督察”1件,所有来件100%时限内办结。通过加强网上信息公开工作,全力维护自然资源系统良好形象。加强网上舆论工作,提升国土资源工作在社会各界人士心中的良好形象。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理论功底较差。二是思想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工作缺乏内动力,存在工作乏力现象。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想束缚,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积极做好建设、监理、需求三方协调,抓好硬件平台维护管理,做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协助做好各科室单位平台使用、培训等工作。加快推进试点县平台建设相关工作,形成经验并指导其他各县区尽快完成相关建设,实现市县联网运行、联动办公。配合相关科室做好“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工作,为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保障。2、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不断发挥市局门户网站、局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报道市县两级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特色亮点,展示良好风貌,树立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