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商南县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野生动植物管理和天然林保护。天然林资源、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森林抚育管理组织与实施、检查、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拟定与监督实施;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辖区内国有林场管理。 | |
住所 | 商南县育才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邱荣虎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92.94万元 | 2774.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做法(一)有力的推进公益林建设。一是对2020年天保公益林建设1.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0.85万亩进行了扫尾。二是对2021年下达的5.1万亩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封山育林项目进行了选点和方案编制,目前封山育林项目已经完成方案编制并已通过市局审批,正在进行招投标,明年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和检查验收。(二)扎实开展森林抚育工作。2020年底省市下达我县抚育任务1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并验收达标。2021年省市下达1.1万亩,资金220万元森林抚育项目,根据县上要求纳入整合,专项用于森林综合经营项目支出,主要建设内容是对项目村板栗、茶叶、漆树、栎类等林分进行森林抚育综合经营,目前工程项目正在施工,12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任务。(三)高效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2021年下达我县生态效益补偿兑现任务134.35万亩,1758.44万元,其中:国家公益林102.35万亩,1606.44万元;地方公益林32万亩,152万元。县政府制定了《商南县202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工作实施方案》,将计划下达到镇村。目前,全县2021年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任务已全面完成。(四)全面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按照“县管、镇聘、村用”的选聘管理机制,全县选聘生态护林员1435名,每月500元;选聘125名护林站长,每月300元。所有生态护林员缴纳了人身意外保险(每人100元),签订了管护协议,开展了培训,规范了日志记录,完成了管护区的划定和app安装巡护工作,构建起了贯穿全国、省、市、县、生态护林员五级的联动管理系统。(五)全面开展封山禁牧工作。县林业局成立了封山禁牧领导小组,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禁牧范围、年限,印制宣传单0.4万份,在重点禁牧区安装制度标牌20块,宣传横幅20幅,镇、村、组、护林员、养殖户层层落实了监管责任,各镇办设立了举报电话,开展了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活动,10月份顺利通过了省林业局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组检查验收。(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一是扎实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对重点地段每月监测1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13个,覆盖面积1441.8亩。二是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154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巡查监测,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方案》,统一制作并安装了保护标志简介牌。三是做好了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四是积极开展了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二、取得的成效一年来,在我中心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完成2021年5.1万亩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封山育林和1.1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全县选聘生态护林员1435名,选聘125名护林站长;县林业局成立了封山禁牧领导小组,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禁牧范围、年限,印制宣传单0.4万份,在重点禁牧区安装制度标牌20块,宣传横幅20幅,镇、村、组、护林员、养殖户层层落实了监管责任,各镇办设立了举报电话,开展了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活动,10月份顺利通过了省林业局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组检查验收;扎实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对重点地段每月监测1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13个,覆盖面积1441.8亩,范围涉及城关、富水、金丝峡镇、三角池国有林场,共除治枯死树82909株;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154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巡查监测,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方案》,统一制作并安装了保护标志简介牌;做好了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共发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10期,开展了美国白蛾疫情普查,完成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监测中心商南县测报点(监测板栗疫病和中华鼢鼠)各项测报任务,上传国家森防总站监测信息18条,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8‰以内。;积极开展了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林区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狩猎,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截止目前,共排查问题线索15条,立案1起,救助大鲵1只、野山羊1只、灰鹤3只,康复后并对其放生。三、存在问题(一)生态效益补偿金兑付工作还存在不足。补偿计划指标少、标准低,没有省级配套资金,支农、惠农政策面窄。(二)是病虫害防治工作职责分工不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我单位和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有职能交叉。(三)新开岭自然保护区无编制。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无编制和经费保障。改进措施(一)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二)积极跟编办沟通,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我单位和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职能交叉问题。(三)加强封山禁牧、创园、创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要作任务圆满完成。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格执行天保政策,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坚决守住森林资源的“底线”和“红线”,确保全县301.62万亩森林资源安全。(二)做好生态护林员和护林站长续聘工作,加强培训和日常监管,实现护林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三)积极稳妥开展补偿兑现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工作程序,做好2022年国家公益林及地方公益林兑付工作。(四)做好2021年5.1万亩秦岭修复封育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无)按照省市下达建设任务,认真做好2022年森林抚育任务的地块选择、设计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工作。(六)狠抓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及时开展松褐天牛防治。(七)做好种苗产地检疫和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及复检工作,开展检疫执法工作。(八)全力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规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和加工利用行为,全面禁食和养殖食用野生动物,加大对非法驯养繁殖、经营、运输、猎捕和乱挖乱采野生动植物行为打击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