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办理失业工伤保险,管理流动、部分事业、下岗失业人员档案。 | |
住所 | 泾阳县北极宫大街16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冬平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法人设立登记,2021年6月24日。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坚定信心稳就业,扭住就业创业工作主线不偏离1、多样措施推送岗位,搭建平台帮就业。一是举办招聘会20场(其中现场招聘会3场、网络招聘会17场),共涉及招聘企业270余家,提供岗位1400余个。新增备案企业7家,对备案企业就业信息进行梳理,为各类招聘活动提供岗位支持。二是分组深入镇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六查六问”“就业帮扶行动周”活动,入户核对就业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三是探索性启动直播带岗活动,分别走进阿里巴巴(泾阳)客服站、延峰汽车座椅配件公司等2家企业,现场介绍岗位,反响良好。2、帮扶就近就地企业,拓宽渠道增就业。一是对全县社区工厂进行多次抽查走访,了解企业经营实况,宣传优惠政策、鼓励吸纳就业、提供招聘服务;二是审核并向乡村振兴局推荐拨付就业帮扶乡村振兴社区工厂一次性建设奖补资金7家共计70万元;三是认定就业帮扶基地16家并完成授牌;四是认定就业帮扶乡村振兴社区工厂11家3、落实各类奖补,政策激励促就业创业。一是审核并发放社区工厂水电及场地租赁费补贴3家共计4.1万元;二是审核并发放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1家4000元;三是审核发放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17人7866元;四是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96户48万元;五是审核发放2020年度创业孵化基地补贴1户31.4万元。4、开展就业见习工作,为正式就业奠定基础。2021年新认定就业见习单位28家,提供就业岗位140余个,我县就业见习单位累计达55家。2021年市中心下达我县的就业见习任务为65人,我们共完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见习68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项服务,实名跟踪强就业。2021年,我县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共登记895人,其中离校未就业666人。我们认真落实市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的毕业生持续的集中进行就业帮扶,依照对口专业推送各类招聘信息,已实现就业477人,就业率71.5%,毕业生跟踪服务率达100%。6、开展创业指导,政策支持扶创业。一是累计开展创业交流活动10次,如组织乡村振兴创业大讲堂活动、组织召开创业指导专家团专家聘任大会等;二是组织各镇办开展了“创业明星”推荐上报工作,为后续开展表彰工作打好了基础,并向市级推荐上报7名“返乡入乡创业能人(带头人)”先进事迹;三是采集整理、上报市级创业项目30个。7、发放创业贷款,资金扶持创大业。一是积极与陕西信合、邮政储蓄、中国银行3家金融机构合作,简化创业贷款办理程序,全面进行网上办理;二是广泛宣传“创贷”政策,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受理创业贷款政策咨询280余人次;三是累计发放贷款111户2325万元(其中个人109户1625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户700万元),累计回收到期贷款2201万元,回收逾期贷款2万元;四是与财政局协调完成历年6家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拨付工作;五是新认定信用村2个,为信用村发放贷款14户233万元;六是向市上推荐1人1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超额完成市上下达我县的此项任务。(二)、刮骨疗毒强社保,发挥失业工伤保障作用不松劲1、参保情况。全年失业保险新增参保单位147家,新增参保2135人,完成市任务500人的427%;工伤保险新增参保单位132家,新增参保4851人,完成市任务400人的1212.75%。2、基金收支情况。失业保险全年累计收入6081014.60元(其中滞纳金7080.55元),累计支出3342415.37元。工伤保险全年累计收入2978933.40元,累计支出2794395.80元。二、取得的成效在泾阳县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人劳中心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围绕“就业创业”这一主线,抓好“失业工伤保险”两个保障,做好培训、创贷、档案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完成了事业单位改革,服务于全县疫情期间稳就业大局,为推动我县劳动就业等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2021年,虽然我们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尚待解决,一是我们的工作创新还不够,有些工作还循规蹈矩、墨守常规,工作亮点不多,尚需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基层就业创业服务队伍力量薄弱,未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就业实名制登记、创业指导等一些工作开展起来仍然存在困难。四、2022年工作打算(一)、以就业创业服务为着力点,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持续稳定扩大就业。1、紧盯全年就业目标任务,组织好各项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者牵线搭桥,畅通对接渠道,2022年举办各类招聘会不下12场次,发布岗位信息不少于800条。2、扩大就业渠道,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认定工作,促进脱贫劳动力及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2022年新认定就业帮扶基地不少于1家,新认定社区工厂不少于5家,对符合条件的落实一次性建设奖补,鼓励社区工厂多吸纳脱贫劳动力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3、建设零工市场。选择灵活就业人员较为聚集的区域进行一定标识和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和引导,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渠道和就业服务。4、探索构建镇村劳务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打造不少于1个村级劳务合作组织示范点。二是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1、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做好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其就业困难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就业岗位。2、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见习,加大就业见习政策宣传力度,鼓励本地优质企事业单位申请见习单位,扩大见习规模,为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充足岗位,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落实就业见习补贴和见习留用补贴,2022年高校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不少于40人。3、实施就业援助行动,畅通失业登记渠道,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促进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三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1、贯彻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持续营造大众创业氛围,2022年积极举办“创业大讲堂”等创业交流活动,发挥好创业项目库、专家志愿团和培训讲师团作用,开展好创业跟踪服务,激发大众创业热情,重点培育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农村带头人创业,推动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2、积极对接泾阳科创园、茯茶集团、大唐公司、三门角市场、临空科技城等,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工作。加强县镇两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和信用乡村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各类人群返泾入泾创业或就地创业。3、积极争取创业贷款额度,2022年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0万元。4、发放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不少于40人。四是开展培训提升技能。紧扣“四色产业”,发挥公立培训机构的优势,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相应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五是帮扶脱贫劳动力就业。力争2022年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总体规模不减,确保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规模与脱贫攻坚期间保持总量稳定,确保“零就业”脱贫户动态清零。(二)、抓好失业和工伤保险工作,发挥失业和工伤保险的保障作用一是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针对各类单位参加工伤失业保险情况分类施策,精准扩面,实现应保尽保。二是继续落实降费率及稳岗返还等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就业总量。三是严格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结,能通过线上办理的尽量使用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持续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形成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监控有效的内控稽核体系,严格基金管理,确保失业工伤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三、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人事人才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提高职业操守,在办理各类档案业务时出库、入库一定要全程记载清楚。二是进一步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尤其是在7月高校毕业季,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流动人员做好服务。三是完成档案在我单位存放的2000余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四是完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